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北卡羅萊納大學UNC印象
送交者: 查普希爾 2005年10月03日21:03:4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UNC是北卡羅萊納大學英文校名(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首字母縮寫。

也許,UNC人最感自豪的,是他們的學校是美國最早創辦的州立大學。在查普希爾收聽地方電台,常常可以聽到關於UNC的介紹,其中必有“美國第一所州立大學”之類的話。由於美國聯邦政府不辦大學,因此,UNC也可以說是美國第一所公立大學。這所大學創辦於1793年,現在美國兩千多所大學中排名第27。但UNC人並不認可這一排名。他們覺得,這一排名過分側重本科教育,而本科教育在美國實際上是通才教育,真正出專業人才的是研究生教育。如果從研究生教育和學科的角度排名,雖然UNC的理工科不是那麼出色,但是UNC有幾個學科如公共衛生、人口研究、口腔醫學等,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商學也還可以。他們研究生的招生規模與培養質量,也有目共睹。不過,在我看來,能夠在美國高校中本科排名27名,也很不錯了。因為北卡羅萊納畢竟不是一個大州,人口只有700多萬,經濟勢力與州政府的財力都有一定的限制。

漫步UNC,你首先感到的是它那濃厚的歷史與文化氛圍。200多年的歷史加上精心的保養與維護,使UNC校園變成一座活的歷史博物館。有些看起來很不起眼的東西,卻有可能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在校園的中心地帶,有一個別致的小亭。亭子裡面安了一個飲水機。我路過的時候,常在這裡喝水。但也就是喝水而已,對亭子本身並沒在意。後來有人告訴我,這亭子下面,實際上是一眼水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我不禁大吃一驚。上網一查,果然如此。這個亭子叫做老水井,從UNC建校開始,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全校師生唯一的一處飲水水源。還有一棵叫做戴維白楊的老樹,據說1792年,當時的北卡州長威廉·R·戴維就是在這棵樹下為UNC選定校址的。一幢叫做老東方的樓房,是UNC建校後的第一幢建築,於1793年10月12日奠基,後來UNC就以這一時間作為學校的校慶日。而且這一建築直到現在仍作為學生宿舍,在為學校服務。

有些建築,承載着歷史的風雨,本身就是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讓我隨便錄下兩座建築的標誌牌上的內容:

傑拉爾德大樓
1822-1837年建
根據查爾斯·傑拉爾德市長(死於1797年)的名字命名
獨立戰爭時的戰士
學校早期的贊助者
由於學校財政的困難,本建築歷時15年才告完成
作為教堂使用
詹姆斯·K·波爾克總統(UNC1818級學生)曾在這裡演講。

摩菲大樓
建於1924年
阿契博爾德·德包·摩菲(1777-1832)
1799級學生
古代語言教授
學校理事;改革倡導者
1965級學生立

讀着這些說明,展開想象的翅膀,難道你眼前不舒展歷史的風雲,耳畔不迴旋時代的音響?傑拉爾德市長戰場上的英姿,波爾克總統演講時的激昂,摩菲教授改革的疾呼,以及與此相關的學校的歷史,難道你能沒有一點真切的感受?

教學區的建築大多以與學校有關的歷史人物命名。其命名的基本格式為:人名+HALL。比如前面提到了的傑拉爾德大樓、摩菲大樓。再如,英語系所在的建築叫做格林樂大樓,教育學院叫皮波迪大樓,計算機系叫西特生大樓,學校的中心圖書館叫戴維斯圖書館,等等。許多大樓裡面,還有醒目的位置,設置了這些人的畫像或者塑像,有的配有文字說明。才來的時候,我以為這些以人命名的樓都是這些人捐錢建成的,至少,他們捐了一部分的錢。後來才知道不是這麼回事。這些樓除了少數幾幢被命名者捐了錢之外,其它被命名者都是學校根據其生前對學校的貢獻選擇的。這樣做不僅增加了校園的歷史文化氛圍,而且也是一種價值導向。後來者看着他們的畫像,讀着他們的事跡,不僅會生出景仰之情,而且無形中也會受到陶冶,知道自己今後努力的方向。

大概與建校時的主要建築材料是紅磚有關,紅磚直到現在,仍在UNC的建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僅校園裡的道路,主要的室外活動場所的地面大都是紅磚鋪的,而且大多數建築的牆體也是紅磚砌的。十八世紀的建築如此,十九世紀的建築如此,二十世紀初,二十世紀中,二十世紀末的建築也是如此。學校的中心圖書館戴維斯圖書館建於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但建築者有意地把鋼筋水泥的骨架隱在裡面,從外面看,仍是一座全由紅磚砌起的建築。這樣做的目的,我想主要還是為了使不同時期的建築能夠協調一致,使校園保持一種統一的風貌,突出學校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傳統。他們也的確達到了目的。這些紅磚的建築,配上一些外裝飾,與藍天、白雲、綠樹、碧草相映,古樸中也不失美麗。

寫到這裡,不能不提到UNC的松鼠。在UNC校園裡面,能夠活動的生物,除了人,最多的大概就是這種小動物了。它們在UNC校園的樹上爬上爬下,在草地里躥來躥去,十分活躍。不怕人,但也不與人親近。有時你看見它就在面前,於是你對它沒有興趣,它卻可能在路邊對着你舉起兩隻前腿,仿佛在對你打招呼,就像峨眉山上的猴子一樣,這些松鼠給UNC校園平添了幾分生趣。但是這種人與松鼠和諧相處的局面大概也不是短時期內能夠形成的。要在有着兩萬多學生的校園內留住這些可愛的小東西,讓它們自然地生活,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一種關愛的精神。

這,大概也是歷史的一種現實表現吧。

大氣,是UNC的特色之一。

我理解的大氣,不僅指大方、大度、富足,也包括雍容、氣勢、大家氣派的意思。大氣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現象,是內在的豐富、慷慨的外在的自然流露。大氣不像小家碧玉,雖刻意裝扮得艷麗異常,但舉手投足總有一種侷促之氣;大氣也不像暴發戶,雖然全身都是名牌,但渾身上下總透着一股俗氣一種不自然。大氣是一位大家閨秀,不事修飾而儀態萬方;大氣是一位英俊少年,不修邊幅而風流倜儻;大氣是一位飽學之士,不喜賣弄而出口成章。

UNC的大氣首先表現在校園與校園裡的建築上。由於有一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UNC校園的布局不是很有計劃。它不像蘇州的園林,慘澹經營,獨具匠心,各種搭配恰到好處;也不像一些建校伊始規模就已定型的大學,什麼東西擺在什麼地方,早已規劃妥當,整齊劃一,各就各位;它的布局似乎更像中國的山水圖,由歷史的如椽巨筆隨意點染而成。然而,不知怎麼回事,它就是給你一種大家氣象。也許,是因為校園裡那縱橫交錯的建築群所產生的那種氣勢;也許,是那大片綿延的草地所產生的空間;也許,是不同時期的建築所形成的那種歷史滄桑;也許,是四千多畝的校園面積所產生的遼闊;也許,是許多條公路把校區分割成許多小塊,幾路公共汽車又把它們聯成一個整體而形成的多元整一格局;但更大的可能是這一切的合力。

與國內大學的建築相比,UNC的建築有自己的特點。國內大學的建築大多是長方形的,以更好地採光與透氣;而UNC的建築大概是更多地依靠電燈與空調的緣故,大多是正方形的,中間也無天井。從外表看,這些建築稱不上雄偉,最高的戴維斯圖書館不過8層。但走進裡面,你則可能產生一種雄偉的感覺。因為這時你已看不到它的高,而只能感覺它的大。到處都是走廊與房間,有時轉上好一陣,還看不到一扇朝外的窗子。裡面的裝飾談不上豪華,但應有的都有,給人一種底氣很足的印象。

學校的設施應該說是第一流的。以學校的主圖書館戴維斯圖書館為例。這座圖書館占地一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三萬多平方米。主樓8層,每層2000多平米,是藏書的地方。附樓二層,則是報刊雜誌、庫本、查目、流通、辦公等的所在。而閱覽,則到處可以進行。書庫里也安排有閱覽的地方,你找到書如果不想出去,可以來到靠窗的桌前,靜靜地看上半天甚至一天。圖書館裡的藏書十分豐富,光中文報刊就有一百多種,至於電腦、複印機、打印機、微縮閱讀等更是一應俱全。再如這裡的主運動場。全塑膠的跑道與運動場,先進的電子監控與記分設備,高達六層樓可坐幾萬人的看台,絕對符合舉辦大型國際比賽的要求。

更加可貴的是,這些設施都全面地對師生開放。不管是誰,只要你有使用這些設施的資格,你就只管放心大膽地使用,除了特殊情況,一般不會有人對你的使用進行限制。比如在圖書館借書,只有時間限止,沒有數量限制,只要你按時歸還,你借多少都可以。再如,你在圖書館複印,每頁要8美分,即使對於美國人,也算不上便宜。但是這裡有些書的內容,圖書館已經輸到網上,你可以用圖書館的計算機將它查出來,然後再用圖書館的打印機將它打印出來。而這又是免費的。複印要錢,而打印則不要錢,這裡似乎有點矛盾。因此,我第一次去打印的時候,心中頗有點忐忑,因為這明擺着是要占UNC的便宜。我試着問管理員,我想把這本書打印出來,可不可以。他告訴我可以。只是別人也要打,因此我一次打印的數量不能超過40頁,打完之後,才能再接着打下一個40頁。我這才明白,學校既然把這些書輸到了網上並提供了打印的手段,就是準備讓你把它打印出來的。至於這是否為你節省了開支,或者給某些人提供了占便宜的機會,它其實並不是很在乎的。

談到大氣,不能不提到UNC所實行的“One Card”制度。One Card實際上就是UNC人的身份證,可以認為“通卡”。任何人只要為UNC所接受,註冊之後就可以到學校的通卡辦公室免費獲得一張通卡,憑着通卡再到學校的電子郵件管理處申請一個電子郵件地址,這樣,你在UNC便可通行無阻了。凡是UNC人憑通卡能夠去的地方你都可以去,憑通卡能夠使用的設施你都可以使用,憑通卡能夠享受的優惠你也都可以享受,不再需要其它任何證件,也不需要交任何費用。而在一些無法檢查你的通卡的地方,如只允許校內人員上的校內網站等,你的電子郵箱密碼便起到通卡的作用。就像阿里巴巴的咒語一樣,把你的密碼輸進去,一個新的世界便向你打開了。憑着通卡,你可以在圖書館借書、借錄像帶、借CD、VCD、DVD,在校內辦各種有關的手續,甚至可以把它當作儲蓄卡在學校的商店裡使用。非常方便,省出了許多的麻煩。

相比之下,國內的大學在某些方面便顯得有點小家子氣。自然,UNC的有些大氣是與一些特定的條件如美國經濟的發達和土地的豐裕等分不開的,我們不一定學得來,但有些大氣只要變變觀念,改變一下管理手段就可以做到,比如通卡制度。

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開始做呢?

如果用國內的標準來衡量,UNC的校園與其說像一所大學,不如說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鎮。它不像國內的大學,有一條圍牆將自己與外界隔離開來,圍牆外面則是“社會”。由於沒有圍牆,校區與周圍的城區之間便沒有嚴格的界限,校園的北面直接連着查普希爾的主要街道弗蘭克林大街。其它幾面也與城區成犬牙交錯之勢,你可以從城區的任何一個地方進入校區。而且,校區也與市區一樣,公路縱橫交錯,幾路公共汽車來回穿梭,將人們方便地送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與中國的大學大多有圍牆相反,美國的大學大多沒有圍牆,從校園布局的角度看,很難說這兩種模式哪種更好。從歷史上看,中國一直專注於內部。長期的中央集權,國家經濟內部的自足,以及地域的相對隔絕,形成了中國文化內向的特點。從現實看,中國社會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形式:“單位”。單位在中國當代社會可以說是無所不在。每個人都屬於一個單位,並且往往終生屬於這個單位(現在情況有點變化)。單位內部,從領導到工人到家屬,從生產到供銷到後勤,從衣食到住行,聯繫非常緊密,人們的利益也與單位密切相關,由此,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一個內在自足的小社會。而在形式上,最能把單位與外部世界劃分開來的,自然便是圍牆。大學也是一個單位,受傳統與現實影響,也就很難對圍牆置之不理。而美國歷史很短,從建國到現在,一直處於一種不定的狀態。內部領土的擴張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告一段落,外來人口的遷移直到現在還沒結束,由此形成了其開放的特點。從現實看,美國雖然也有“單位”,但這單位並不承擔社會的功能,單位僅是一個人供職的地方,他並不屬於(中國意義上的屬於)這個單位。他除了與單位發生聯繫外,還要與社會的其它方面發生聯繫。這樣,單位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了。單位與外界的形式上的隔離也就變得不是那麼重要。因此,大學的圍牆,也就成為可有可無的了。

從這個角度看,圍牆的有無便成了大學是開放還是內向的一種標誌。

從另一個角度看,圍牆又是一種象徵,它代表着約束與拘謹。在圍牆裡面,人們受到有形的和無形的氛圍的感染,容易變得循規蹈距,而沒有圍牆,則往往無拘無束一些。

作為一個外來的訪問學者,我在北卡大學實際上是一個局外人,對於這所大學開放的實質與程度不得而知。但作為一個經常在校園來來往往的人,對於UNC校園裡那種無拘無束的氛圍,我卻有着切身的感受。

比如圖書館。在國內,圖書館是個神聖的地方,有着許多的規定,如不許喧譁,不許穿拖鞋入內,不許躺臥,等等。總之,圖書館是一個讀書學知識的地方,而不是一個休閒的場所。而UNC的圖書館則自由得多。自然,它首先也是讀書學知識的地方,但你也不妨在這裡休息。你可以穿着拖鞋短褲進來,可以在館內坐躺臥,甚至可以在館內睡覺。總之,只要你不做影響他人學習和破壞圖書館環境的事,你做什麼都是可以的。我才來UNC的時候,沒有自己的學習室,上課之餘,便常常來到圖書館,取張報紙,找張長沙發躺下,一面休息,一面看報。有時不知不覺睡了過去,也沒有人中途把我搖醒,或在我醒來後告訴我下不為例。

校園裡的其它地方也是一樣。實際上並沒有什麼行為規範,只要不影響他人,你幹什麼都可以。秋日的陽光下,到處都是或躺或臥或坐着曬太陽的人。吃飯也是一大景觀。由於這裡的作息時間沒在中午安排專門的休息和吃飯的時間,12點鐘照樣安排上課。因此,人們往往是在快餐店就餐,或者買點食品,隨便在校園找個地方坐下,吃完了事。我由於經濟比較緊張,不敢進館子吃飯,總是從屋裡帶來飯菜,在英語系的公用廚房裡用微波爐加熱,再在校園裡找個地方坐下,慢慢品嘗,也覺得十分方便,沒有人來指責我有礙觀瞻。

自然,圍牆還是安全的屏障。但我總覺得,要圍牆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圍牆圍起來的地方就不能太大。如果圈的地方太大,圍牆則起不到任何保障安全的作用,只能給人們的進出造成不便,甚至給門衛的狐假虎威提供條件。記得我在陝西師大讀研究生的時候,有一次暑假回家,走到校門時,門衛不知哪根腸子不舒服,突然將我攔住,非要我到系裡開了證明,才能將我的行李放行。理由是學校這一向失盜嚴重,沒有學校有關部門的證明,行李一律不准放行。而這時已是中午,系裡工作人員已經下班,火車又不等人。我拿出研究生證給他看,不行。打開行李給他看,也不行。不知說了多少好話,才得到了他的通融。現在想起來,靠這種辦法來維持校園秩序,簡直滑稽之至。不說它違反法律,侵犯了人的尊嚴,單就操作層面來說,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以大學校園之大,如果治理不好,本身就可能成為藏污納垢的場所,偷來的東西又何必非運出校園不可,另一方面,既然能把東西從屋子裡偷出來,又何愁運不出校門?

因此,雖然我已在國內大學學習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但比較而言,我更喜歡沒有圍牆的校園。不過我也知道,大學校園建不建圍牆,實際上是由各種傳統、現實與文化的因素決定的,並不以哪個個人哪怕是學校領導人的意志為轉移。我的喜歡與否,也只是說說而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中國學術界的出路:引入競爭機制
2003: 什麼是牛人?zt
2003: 我的性愛觀
2002: 博士後情斷多倫多
2002: 也說說科大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