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清华、北大:为谁而办? ZT
送交者: LP 2002年04月15日17:49:2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21世纪人才报》:清华、北大:为谁而办


【我个人的意见,非常不喜欢以反问句和疑问句做新闻标题,现在国内媒体使用
问句风格的标题过于泛滥。而且这个问句标题有明显的误导民族主义偏执情绪的
作用。我认为清华北大当然是中国政府为中国人民而办了,但是当年美国用庚子
赔款建立清华大学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建立本国的研究生预备队,为什么对比五
十年代的科学家归国热,现在很多北大清华毕业生去了美国,这是值得思考的有
趣的问题.】

本报记者 王英 北京报道

三年十八个亿的投入,这是北大、清华享受的特殊待遇,但是高投入是否得到
了高回报?北大、清华最优秀的人才在哪里?

【1北大清华的特殊待遇是否经过了正常的、民主的、合法的拨款程序我们不知
道。
2 请问“高回报”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你希望获得“高回报”的时间有多长?
国家18个亿的三年投入期是否过去了?
3 请给出“最优秀的人才”标准。是否认为出国的人就是最优秀的人才?】

2001年一个周六的晚上,留学美国的小陈参加了一次很特别的聚会。
这是一次再简单不过的聚会,20几个人很随意地分坐一间不算太吵闹的小酒吧里
随意地聊着天。

但这绝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聚会,因为这是来自中国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班级的学
生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美利坚合众国——举办的一次同学会。

这不是天方夜谈,也不是子虚乌有,如果看一看下面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肯定,
这样的事情还绝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特例存在。

最优秀的学生去了哪里?

2000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
751人,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去了美国,比例高达78%。
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
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也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
比上一年增长9个百分点。这一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
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13人,比例接近90%。
在拿到这组数据之前,北京大学教务处的一位女士对记者说,北京大学出国留学
人员的统计数据是不会向外公开也从来没有向外公开过的。

【据我所知教务处不会掌握学生出国的第一手资料,教务处只管和教学有关事宜
的。只有学生处才有可能知道准确的情况。既然“统计数据是不会向外公开也从
来没有向外公开过的。”那为什么这次对你例外了,文章没有交待清楚。我们
只能在这里存疑。】

2002年4.5日,记者冒雨来到了北京大学派出办公室,门上贴着一张白纸:有事
直接推门进来,不用敲门。推门进去,里面一片忙碌的景象,交取表格、办理手
续的的人出出进进,怪不得说不用敲门。这里的一位负责人一边忙着手里的活,
一边抽空说,“这段时间是办理出国留学手续的高峰期,北大学生申请出国留学
被拒的还是很少的,今年截止目前为止出国留学的人肯定比去年还要多。其中大
部分出国留学是自费的。

清华大学对于出国留学人员的统计数据一样是讳莫如深,但是来自新华社的一些
数据表明,199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申请出国留学的为760多人;1999年为
960多人;2000年突破千人大关,达1120多人;2001年继续保持在千人以上,每
年都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据北京大学的一些老师和学生说,北大文科出国的学生还少一点,理工科毕业出
国的学生比例则非常高,比如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一直是出国比例比较高的的
学科,如上文提到的几乎全班都出国的现象也并不罕见,因此把同学会搬到美国
开也就很自然了。

在北大、清华同样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多学生在大二大三的时候不去上课而手里捧
着新东方的“红宝书”准备“寄托”(GRE和托福)考试。

走出北大校门的时候,正碰见一群来自四川某中学度春假的中学生,细雨丝丝,
却丝毫没有减低这些孩子的热情,他们争先恐后地在北大西门那座古乡古色的门
前留影。一个女孩子对给她拍照的同学大声地叮嘱着,一定要把“北京大学”四
个字拍进去。

北大、清华对于这些中学生来说,仍然是两座神圣的大门,这里寄托着他们的希
望和梦想;但是一旦梦想实现,当他们真正迈进这座大门的时候,为什么他们的
“寄托”目标就变成遥远的大洋彼岸那些国家了呢?难道这里仅仅是他们实现跳
跃的一道龙门?

黄鹤一去不复返

为什么出国留学?学生们的理由充分得似乎无可辩驳,“国内技术水平低,试验
设备差,研究环境不好。”

的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的学术水平和学习研究的环境确实无
法和诸如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相比。

【其实出国留学的理由各种各样,因人而异。以上一些只是普遍的能在公众媒体
上说的,可能还有一些稍微敏感的就不能提了。而且理由只说了中国一面,而没
有说美国或欧洲一面是很不完全的。就算是国内不好,那为什么没有人去 埔寨、
印度、留学呢?我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一遇到中国现在还不如意的的情况就轻描
淡写一句话带过,而不去深入讨论。】

不过出去的学生大部分乐不思返又如何解释呢?

《中国青年报》曾经在清华校园做了一个随机采访,在随机采访的18位清华学生
中,明确表示希望出国深造的有14位,另外4位视情况而定。在被问到是否会回
国时,坚决回国的只有3位,另有3位说现在是倾向于回国的,但不敢保证以后会
有什么变化,表示要看利弊再来决定和不打算回国的各有4位。

很多人在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不再回来。

另据统计,在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自费出去的,而学成回国的
人员不到1/3,其中自费留学生回国率只有4%左右。绝大多数的北大、清华学生
都是靠奖学金出去自费留学的。如果按照上述比例推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
黄鹤一去不复返。

为什么不愿意回来?国内的发展条件不好、体制不健全,国内的薪资待遇不高,
国内的政策不够有吸引力……同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起来,上述理由也的确成立。
如果按照个人效益最大化的选择,他们的确是实现了个人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也正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我们才更需要一流的人才投入到社会各个行业
中,以改善现状,从总体上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灭人欲存天理”这套儒教说辞,翻译成流行白话文就是以党、国家、人民、
民族的利益为重,牺牲小我顾全大局,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哪里需要我就到那里
去。可惜的是在这个道德倾覆的社会这套刻板的说教已经彻底不管用了。“人往
高处走” 无可厚非,个人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是人家自己的事情,愿意给你解
释解释,你就听。不愿意给你也别打听,更何况你让我们回国只是“从总体上提
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北大、清华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和培养的大学,拥有全中国一流的师资和教学环境、
设备,子不嫌母丑,但现在最宠爱的孩子尚不思回报国恩,我们又怎能对别的孩
子有更高的期望?

记得上次采访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所的叶朗教授时,他引用老子的话说“大曰逝,
逝曰远,远曰反。”我们的根基在中国,鸟飞得再远再高,最终应该还是要飞回
来。

【‘至圣’孔子还说过了:乱邦不居,危邦不赴。】

三年十八个亿,为谁做嫁衣?

从1999年起,为了支持北大、清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国家分三年累计单
独给北大、清华各拨款18个亿。18个亿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需要的资金可能
还差得太远,但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18个亿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正如
北大校长许智宏所说:国家给北大和清华拿了18个亿,的确是很大的一笔投入。
北大、清华历史上从来没有得到过国家这么大的投入。这是一种额外的投入、是
一种特别的预算。本来按正常的拨款模式,北大、清华所得到的资金已经高于一
般院校,再加上这种这种政策倾斜,中国其他那些高校也不敢奢望能够和北大、
清华争高低了。

所有的现象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那就是国家对北大、清华十分重视和关照,为
了把北大、清华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也不惜厚此薄彼。

【1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是光靠金钱的。18个亿可以建个世界第一的歌舞厅。
但是现在国家就是拿出1800亿也建不成一流大学。再说“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
是什么, 谁搞清楚了?
2 这18个亿如何花才是个关键问题,修个漂亮的大门(体现一流的气派)再加几
个雄伟的教学楼(体现一流的实力)和豪华教师公寓楼(体现党的尊师重教政策)
钱就差不多了。】

这是为什么?

因为中国处在一个经济发展的快速成长期,急需大量优秀的人才投入到各行各业
中去,尤其是大批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但是18个亿和更多的投入之后,我们却发现,原来我们是在为别人做嫁衣。一流
的人才,尤其是一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大量地流失,而且是急不可耐。

【人才流失用急不可耐来形容,语文水平和记者身份不想配。】

花越多的钱,师资力量越强,教学环境越好,却恰恰为他们出国创造了越加便利
的条件。

清华的一位学生说,“能在本科毕业时出去,就不要在本国读研究生。”在北大、
清华,本科毕业直接出国的学生比例比研究生还要高很多。

“事实上,美国的留学政策、奖学金政策就是要中国本科生去读研究生。”新东
方的出国留学专家、副校长徐小平在一个留学讲座上这样说。北大的一位教授也
说,之所以北大一些物理、化学专业的学生去美国留学的比例比较大,是因为美
国这方面人才紧缺,因此这些专业的同学申请赴美留学也比较容易一些。

【北大教授的说法也只说对了一面,目前国内总是应用科学的开发研究,忽视基
础科学的战略地位,长期对基础科学投入不足,物理、化学等基础研究危机日重,
基础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也是重要方面。这也是国内应该反思和改进的
一个方面。而不是向本文记者一遇到国家的责任就轻描淡写,只是单纯质疑毫无
过失的学生。】

即使是没有出国参加就业的学生,也还有很有很大一部分人流入了外企。原因是
同样地,因为外企,尤其是那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他们的待遇要远远高于国内的
企业。

【除了待遇以外,恐怕还有正规的科学的民主的管理,试想你的孩子同时被首钢
和GE录取,在工资一样的情况下,你倾向于哪个呢?】

于是一批批人才就这样流失了,前赴后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辛辛苦苦 诳又质 , ┓式剿墒堑鹊揭栈窆档氖焙颍颐侨囱壅稣龅乜?着别人毫不费力地就把果实摘走了。

【“别人”哪只是毫不费力啊?!“果实”多得说不过来,简直是挑着捡着摘。
尤其是“教育产业化”以后,咱们谁也不欠谁的,更何况培养费我一分没少交。
“培养费政策”也算是为人才流失做出了重大贡献。东拼西凑好几万元然后在国
外咬牙存钱还债,从感情上就割裂和政府的关系。而且交了培养费,就等于赎回
了卖身契,从此咱们两清了,谁还想回来?你赔我的培养费?】

是国内真的没有这些这些人施展拳脚的环境和战场吗?但是一样的环境,一样的
政策,一样的体制,我们同样看到了大批成功的人士,成功的企业。同样的条件
这些人能够适应,为什么流失的那些人却不能?相反地,尽管也有大批黄鹤一去
不复返,找到了他们认为更好的土壤,但是又有多少黄鹤在异地他乡“鹤立鸡
群”,做出一番丰功伟业了呢?

【1你提的问题你并没有正面回答 国内现在是什么样的人正在“战场”上施展拳
脚?
2请你给出“大批”成功的人士、企业的证据。同时他们必须是守法的公民或者
是企业。
3你怎么知道“流失的那些人”是因为不能适应“同样的条件”而流失的呢?
4 你认为什么样的功业算得上“丰功伟业”?你从哪里知道的“黄鹤们”去异地
他乡的目的是为了“鹤立鸡群”?
5你怎么总是质疑“黄鹤”,你要知道“黄鹤”是按照国家政策和法规,遵纪守
法的该交钱交钱走的。对于政府应该思考和改进的地方你为什么总是惜墨如金?
你怕了?哪你就不配写这样题材的文章。】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国内目前在吸引出国留学人才方面的确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
国内的一些体制也的确还有待完善。但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政策、体制、环境
也都是逐步发展、改进和完善的,为什么我们的一流人才没有托暮托判娜谌氲?到这个过程中来呢?

【你最后的问题是在问谁啊?反正“黄鹤”没有义务回答你这个愚蠢的问题。将
心比心,如果你要是有个孩子大学毕业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美国大学的
全奖和签证,同时他还被首钢录取到设计科上班,你期望你的孩子如何选择?
请你给我答案,可以小声点。】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