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有关负责人透露:该校机械学院的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采取“匿名预审制”后,有相当多论文首次未能通过预审。按照惯例,博士生学位论文在正式答辩前,一般要请专家评审,之后再进入答辩程序。这样的评审方法,由于评审专家往往事先知道论文作者和导师是谁,所以论文一般均可顺利通过预审。华中科大机械学院对博士生学位论文进行“双盲式”预审(即隐去作者、导师姓名,再确定专家评审)后,69篇论文中竟有39篇“卡壳”,占总篇数的56.5%(《楚天都市报》4月11日)。
为什么一实行博士论文“盲审”制,就有众多论文“卡壳”?这是否从一个侧面表明,现在的一些博士生毕业论文学术价值不高,博士生头上耀眼的光环和其应有的真才实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不久前,有位学者在《文汇报》上撰文惊呼“博士生缩水现象比硕士生更为严重”时,笔者还有点不敢相信,以为这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现如今,从华中科大机械学院一个单位的博士生毕业论文“卡壳”的比例中,就不难想像全国又有多少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即便已经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又有谁敢保证它们都是货真价实的“硬通货”呢?
不过,“盲审”导致学位论文“卡壳”的比例较高也并非全是坏事,这反而是一块试金石,至少让人们认识到目前高校在培养博士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问题在于,有多少高校能够像华中科大机械学院那样,在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这个关键环节上只认质量不认人?
其实,“盲审”制不仅应在博士论文答辩时实行,同样应适用于硕士生,让他们“从小”就认识到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当然,仅靠某些高校的良知来独家推行“盲审”制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由国家学位委员会出台相关政策,将其作为一项正常制度强制推行,这样“盲审”制才有望得以普及。(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