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评《学术批评的学术规范问题》(二)
送交者: maoma 2002年04月26日17:59:39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谁来监督学术界?——评《学术批评的学术规范问题》(二)
时间:2002年4月16日 作者:田畔(中国社会科学院) 来源:学术批评网


在《学术批评的学术规范问题》一文中,brainzhou先生提出,学术界(他称之为“学术共同体”)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并不需要别人来指手画脚。 究竟应如何对待?篇幅所限,本文主要讨论媒体监督问题(1)。

(一)

学术界要不要媒体监督,是王铭铭事件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反对媒体介入学术打假,是王铭铭辩护者的一贯主张,brainzhou先生当然也不会例外(2)。与其他一些人不同,他似乎是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平面媒体、广播、电视更多地充当政策、行政的传声筒,承担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任务。”因此,“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事只有它自己能够解决,这是其结构功能所决定的。媒体有另外的功能。”

这话令人生疑。难道这些媒体在“更多地”之余,抽点时间给“学术腐败曝光”,就不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吗?只有“充当政策、行政的传声筒”,才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吗?……

brainzhou先生又说:“近年来,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先后揭露了一些学术界内部的抄袭、作假事件,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并认为“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上传播能够迅速准确地达到目标群体,也为学术腐败曝光提供了新的平台。”那么,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先后揭露了一些学术界内部的抄袭、作假事件”和“为学术腐败曝光提供了新的平台”,算不算体现了媒体的学术腐败曝光功能?按照常规,既然能做某件事,当然就具有某种功能。

由此,brainzhou先生的说法出现悖论:他一方面认为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事只有它自己能够解决,媒体有另外的功能。另一方面,又承认媒体在做给“学术腐败事件”曝光这件事,从而应当具有相应的功能。那么,媒体到底有没有学术腐败曝光的功能?看来brainzhou先生自己也没搞清楚,所以才自相矛盾。——到底要说什么呢?以如此混乱的思维,也要来谈学术吗?

笔者一开始非常纳闷,brainzhou先生要说什么呢?以如此混乱的思维,也要来谈学术吗?不过,brainzhou先生尽管在论证上前后矛盾,他的结论却再清楚不过:媒体虽然经常给学术腐败曝光,但那不是它应管的事,学术腐败曝光不是它应有的功能。也就是说,“近年来,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先后揭露了一些学术界内部的抄袭、作假事件”,是越俎代庖,干了自己不应干的活,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们不禁要问:这也能叫学术批评吗?真让人大开眼界!

brainzhou先生还特别谈到网络问题。在王铭铭事件中,网络确实起了重大作用。如果没有互联网的海量和迅捷,参加争论者必会大大减少,不同思想观点撞击的激烈程度也会大大降低。甚至可以说,没有互联网,王铭铭事件很难成为轰动全国的大事件。因此,网络应具有学术腐败曝光的功能,当属毫无疑问。然而,据brainzhou先生说,“网络学术腐败曝光”的“两个主要渠道”即“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和“网上论坛”是不同的,前者的“运作模式已经日渐趋向平面媒体”。换言之,根据上述brainzhou先生的逻辑,前者当然也不应具有学术腐败曝光的功能。

“网上论坛”又如何呢?brainzhou先生说网上论坛有两种,一种是开放性论坛,“只要遵守很低的进入门槛”,任何人都能发帖子。但由于可以匿名,所以“揭发者完全可以胡说八道,甚至无是生非(当为“无事生非”——田注)”。另一种是封闭性论坛,发布的内容要经过论坛主人的审阅,但论坛主人“既可以删改别人的帖子,也可以不删;他可以按照揭发人的线索对抄袭作品内容进行审查也可以不做;他可以通过版面设计突出某些议题也可以掩盖某些议题”。brainzhou先生在此告诉我们,网上论坛的文章,不是“胡说八道”、“无事生非”,就是被做了手脚。这样的论坛,即使具有学术腐败曝光的功能,在上面发表的文章,比如对王铭铭教授抄袭的揭露,也很难能有严肃性、真实性和公正性。

(二)

我们不能断言,brainzhou先生编造以上理论(如果可以称之为理论的话)就是为了攻击打假者,但他确实是在以学术批评网的所谓“腐败”来证实他的所谓理论:
“缺乏竞争的学术批评网,只此一家的学术批评网为什么本身会带来腐败呢?……许多人寄希望出现一、两个铁肩担道义的勇士来打假。问题是这一、两个打假网站的主持人的行为如果得不到规范,他的权力是不是太大了呢?……学术批评网的主持人可以登出揭发打假的文章,但这种文章太多太多,隔一段时间,他可以有选择地挑选一、两人做为(当为“作为”——田注)示范对象拎出来发动一场由网络媒体、纸张媒体参与的人民战争。他选择的标准不是抄袭行为本身的危害程度、抄袭行为的严重程度等学术的或客观的因素,而仅仅是个人的喜好、媒体可能的轰动效应。作为一种网络媒体的学术批评网站要以它自己的点击率、注意力经济为目标,这才可以为它带来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在这样的情势下,学术打假的勇士可能成为权力奴役下的腐败份子(当为“腐败分子”——田注)。因为他有一种合法伤害别人的选择权,同时也拥有‘合法恩惠权’。这么多学术腐败行为,哪些发布哪些不发布,哪些隆重发布哪些虽然发布、但尽量轻描淡写,这一切的选择权尽在一、两个人手中。学术打假的组织者的所作所为都在堂皇的旗号下进行。一切以学术公正的名义,一切以道德的名义,有着强烈的合法性依据。被揭发涉嫌抄袭的人很多,如果(当为“但是”——田注)媒体给予强烈关注的涉嫌抄袭者和媒体没有给予许多关注的被揭发涉嫌抄袭者的境遇和结果往往很不相同,对于前者的打击力度远远超过后者。有的错误会被无限放大,有的错误会被相对遮蔽。一切都在弹指一挥间。这里,学术批评网的主持人与涉嫌抄袭者当事双方承担的成本或风险极不对称。”

刚看到这些文字,还真吓了笔者一跳,以为学术批评网真有什么腐败劣迹。仔细一读,才知道什么叫做“戈培尔伎俩”!原来他是靠谣言立论的:“缺乏竞争的学术批评网,只此一家的学术批评网……腐败”。这“缺乏竞争”、“只此一家”,实在是好笑。学术批评网又不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怎么就成了全世界“只此一家”呢?事实上,从事学术批评的网站不胜枚举,比如brainzhou先生发布文章的世纪中国网(http://www.cc.org.cn)就有大量的学术批评(包括打假)文章。另据了解,目前注册一家个人网站只要几百元(每年的维护费用从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并不需要其他什么特别的手续。因此,如果brainzhou先生认为“不公平”,还完全可以自己注册一家甚至若干家“反学术批评网”,对腐败分子行使“合法恩惠权”,并与“缺乏竞争的学术批评网”来个“竞争”,这也不是很有意思的事儿吗?

学术批评网明明不是“缺乏竞争”,也不是“只此一家”,非要说成是“缺乏竞争”,“只此一家”。这是什么意思呢?也许,brainzhou先生的“只此一家”只是名称上的“只此一家”?如果真是这样,笔者除“佩服”外,还真没话说了。

brainzhou先生说:“作为一种网络媒体的学术批评网站要以它自己的点击率、注意力经济为目标,这才可以为它带来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动力。”这又是一派胡言。众所周知,网站点击率的高低本身并不能带来任何直接的经济效益,就像图书馆的收入与图书出借率高低无关一样,只有出租才能有收入(现有些图书馆借书收费,其实是变相出租)。请问,现在有谁登录学术批评网阅读或下载文章被收了费?当然,网站刊登广告会有收入,与点击率高低也就大有关系,点击率高,广告费自然要多。但学术批评网上有广告吗?据笔者所知,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什么人或单位向学术批评网进行赞助,完全是主持人自己出资,“赔本招挨骂”。因此,在学术批评网本身既不收费、又无广告收入和赞助(即使有赞助也与点击率无直接关系,除非赞助者利用该网做宣传即变相广告)的情况下,非说什么学术批评网要以“点击率、注意力经济为目标”(请教:什么叫做“点击率、注意力经济”?这是新产生的经济比如网络经济之一种吗?),“才可以为它带来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动力”,有什么根据?如果没有根据,brainzhou先生不是胡言又是什么?

任何腐败都是与权势相联系的。尽管学术批评网已经成为中国反学术腐败的重镇、学术批评与反批评的新平台,但它仅仅是就学术而论学术、为学术而学术。学术批评网既没有对学术腐败现象的实际的处罚权,其主持人也不可能处罚哪个腐败分子,当然也没有冤枉哪位“清廉人士”。即使学术批评网批评得对,有关部门就会照着办吗?brainzhou先生也太抬举学术批评网了,耸人听闻告诉大家,一个个人网站掌握了学术界的生杀大权,其主持人可以随时“发动一场由网络媒体、纸张媒体参与的人民战争”。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学术界真是太“孱弱”,太不堪一击了。至于学术批评网“哪些发布哪些不发布”、“哪些隆重发布”、哪些“尽量轻描淡写”,这又有什么不对?任何负责任的媒体都不可能是流水账,也不可能来了稿件全都不分青红皂白,统统用一个规格刊发。就是那种标准很低的“开放性论坛”,虽然格式比较划一,不也有“门槛”吗?而“选择权尽在一、两个人手”,与“腐败”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关键是要看他说的对不对,做的合法不合法。至于其内部如何管理,完全是另外一码事,岂能东拉西扯、混为一谈?因此,请Brainzhou先生最好不要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以为自己造谣别人也一定是造谣——难怪他对媒体监督充满了不信任的“道德激情”。

学术批评网没有也不可能垄断中国的学术批评。如果真有什么腐败问题,Brainzhou先生完全可以具体地指出来,进行有根有据的反批评,而不必闪烁其词,含沙射影。真不知道他的“腐败”定义是什么?如果自己有特殊的标准,请给大家先讲清楚,并请举出事实进行证明。既没有明确标准,又没有事实证明,不是泼脏水又是什么?如此何以服人!

如果非说积极参与揭露批评王铭铭抄袭等案就是“腐败”,那么什么又是不腐败呢?捂着盖着、不许批评就是不腐败吗?幸亏中国有学术批评网这样一些学术网站,许多学术腐败问题才能够比较容易地揭出来。这为中国学术界提供了一个讲真话的学术平台,有什么不好?“一切以学术公正的名义,一切以道德的名义,有着强烈的合法性依据”,不更是天大的好事吗?难道非要打假者像造假者那样,以“学术腐败的名义”、以“不道德的名义”、以“非法的方式”来说话吗?Brainzhou先生承认:他“批判对象之一,就是满怀道德激情的众多讨论者”(3)。笔者一直不明白,“道德激情”有什么好批判的?王铭铭事件虽然产生于学术界,但已经违背了国民的基本道德操守,违反了著作权法。打假者“满怀道德激情”去批评他的抄袭,不是名正言顺吗?也许造假者该抄袭的照样抄袭,该剽窃的照样剽窃,我们大家都对此事不闻不问,不表现任何“道德激情”,Brainzhou先生就满意了。brainzhou先生在批判打假者的“道德激情”时,自己难道不也是充满着“反道德激情”吗?甚至在“激情”之余,连基本的事实都不顾了。为了打击学术打假者,不惜捏造谣言,难道这就是反对“媒体曝光学术腐败”者的理论水平吗?笔者可以负责任地讲,像学术批评网主持人这样对学术打假“满怀道德激情”的人物,中国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这样的人物越多,王铭铭之类欺世盗名者就会越少。笔者呼吁有更多的学界中人站出来,为学术界伸张正义。

(三)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Brainzhou先生主张的可行性。虽然他一个劲地往学术打假者头上泼脏水,但如果他确实开出济世良方,我们仍然欢迎。

Brainzhou先生从社会学借鉴了“学术共同体”概念,他说:“学术共同体独立于它的成员,有其抽象的看法和伦理要求。首先有个对这些价值标准的认同和成员身份界定问题,中国的学术共同体形式上说要由大学、科研机构和学会组成,它们大都有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内部的后勤、行政人员也有学术职称。文字和正规程序的标定有着极为重要的功能。从学术生涯的开始,作学生(当为“做学生”——田注)的时候,就要学习这些成文的条目,使之内化为自己看不见的手。”

很显然,Brainzhou先生的“学术共同体”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小社会,如果出现违规行为,比如王教授抄袭,可以“通过内部机制解决”,而不必“把目光投向它以外的地方”。这是再好不过,我们学术共同体真的能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当然也就不用“媒体、法律共同体等”插足。这样一来,我们学术界不仅可以在全社会保持“唯有读者高”的圣贤形象,做全体国民的楷模——这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还对社会安定团结大有裨益,比如“道德激情”者就可以把激情用于其他更为有益的方面,省得总是“挑起事端”,“扰乱学界”……。

但是,这可能吗?这种所谓的学术共同体,无论其理论形态如何完美,在目前中国的现实中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什么“要由大学、科研机构和学会组成”,什么“它们大都有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什么“内部的后勤、行政人员也有学术职称”云云,这不就是中国目前的学术行政单位吗?在今天的学术界难道就没有那些所谓“文字和正规程序的标定”、“成文的条目”?当然有!对此,brainzhou先生也不否认,而且评价还挺高:“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学术能力的评定有一定的标准,简单地说是看成果,看论文,看在研项目(当为“科研项目”——田注)。对于抄袭、窃取他人成果的人也有明确的惩罚措施,这些规定清清楚楚,赏罚分明。”但效果又怎么样呢?他也不能不承认:“另一方面,我们的学术环境目前还有个小背景,就是低水平、重复性工作很多,抄袭文字,抄袭观点,抄袭方法,抄袭数据的比比皆是。”“通过行政力量争取课题,通过人情关系评奖报成果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既然“规定清清楚楚,赏罚分明”,就是具有严格的“学术界内部”管理机制,怎么又会“抄袭文字,抄袭观点,抄袭方法,抄袭数据的比比皆是”呢?凡生活于学术界的人都清楚,目前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而且是越来越严重。在单位本位主义、保护主义(这正是学术腐败的温床)等因素的严重影响下,集体违规已是家常便饭,一个共同体就是一个特殊利益集团,出了问题捂着盖着,很难得到公正的处理。一些学术教学单位甚至已经沦为拉帮结派、以权谋私、学术作伪的场所或工具。——这一切都是“公开的秘密”。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可以指望所谓的学术共同体能够自我约束、“防止学术作伪”呢?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目光投向学术界“以外的地方”,以便“从那里获得改变自身的力量”。这些力量包括行政、法律和媒体等,而首先要依靠的就是媒体曝光。因为如果连情况都不清楚,有关部门如何处理?媒体可以将真实情况披露于世,brainzhou先生对此并不否认:“媒体的介入使得某些负面的东西得到曝光。”但他又十分荒谬地问道:“这只是问题的提出,然后怎么办呢?媒体做追踪报道吗?立竿见影地使所有学术腐败现象消失吗?还是持续不断地曝光,发现一起腐败曝光一起?”

这个问题问得好!事实证明,不仅学术界,其他行业亦如是:许多腐败问题是大曝光大处理,小曝光小处理,不曝光不处理,甚至曝了光也不处理。其他抄袭者因为没有媒体的“追穷猛打,群起声讨”,“度过了自己的学术声誉危机,受到“客观上保护”,而王铭铭事件因为有媒体的“追踪报道”,的确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不正说明对学界腐败现象需要“媒体做追踪报道”,“持续不断地曝光”,“发现一起腐败曝光一起”吗?

因此,我们的结论与brainzhou先生完全不同:媒体监督即使不能直接防止学术作伪,也会使作伪者受到一定处罚,这样自然就会起到警示作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学术作伪。

(四)

反对媒体监督者,还有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就是媒体监督会给学术界造成危害。按照brainzhou先生的说法,“国内著名网站的新闻频道的运作模式已经日渐趋向平面媒体,对于学术腐败事件的关注完全按照新闻做点的标准来选择,而不是依据事件本身的性质、严重程度来选择”。这就是说,媒体报道的标准不是事件本身的严重程度,而是从“炒作”效果如何出发。王铭铭事件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在‘王铭铭抄袭’这一媒体事件当中,传统媒体因袭了事件组织者事先拟定的道德判断,互联网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讨论的空间。……作为媒体事件的‘王铭铭抄袭’已经不可能就事论事了,它负担着仪式和象征的功能,承担着社会大众无名的道德激情。”既然是在“大众无名的道德激情”冲击之下,“已经不可能就事论事了”,还有什么理可讲?

brainzhou先生言下之意,群众是阿斗,造假者才是真正的英雄。媒体介入只能误导舆论,很难保证事件处理的公正性,尤其是成为“全国性的媒体事件”之后,就更不可能“就事论事”了。因此,媒体的介入不仅无补于事,而且还会“干扰和破坏”“不健全的、孱弱的学术共同体”。

我们承认,由于种种原因,媒体有时不可能完全如实报道,比如有的事实报的详细,有的事实报的简单,有的事实没有报出来,甚至有的事实有意或无意报错了。但是,媒体能为其他行业比如学术共同体制定法律法规吗?能抓捕审判抄袭剽窃者吗?能处罚王铭铭教授吗?而又有哪个单位根据不实报道处罚了谁?又有哪家法院根据谣言判决了谁?即使有这种现象,那也主要是执法者没有认真调查所致。所谓媒体曝光,不就是把事实告诉大众吗?如果曝错了光,当事人不是还可以依法起诉媒体吗?媒体也必须为此承担相应责任。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舆论即使被欺骗也不可能长久,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谁是谁非,并不用媒体来告之!

媒体的“关注”甚至“强烈关注”,顶多造成一种倾向,但决不意味着最后的裁决。这种倾向对于当事者有时的确无辜,但有时却非常必要,是一些重大问题得已解决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媒体的“关注”,人们从何了解事实真相?又会有几个人知道王铭铭教授抄袭?如果没有媒体的“强烈关注”,人们又如何知道中国学术界的许多见不得人的内幕?有关部门又根据什么来制定有关规则呢?光靠下面呈上来的报告,那报告上有王教授抄袭的事吗?王铭铭在学术上的不实之处以前也不是没有被发现,但还不是一路绿灯地升迁?根据以前的经验,如果没有媒体大曝光,王铭铭抄袭事件即便不是不了了之,也一定是轻描淡写。既如此,我们又怎能因噎废食,放弃媒体的监督?说到此,笔者到有个疑问,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反感曝光?怕媒体介入?好像有一种本能的反应,认定媒体介入肯定是利大于弊,甚至全是负面作用。你自己没问题,又怕什么呢?难道没有的事,媒体会给你编出来?当然,这种情况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媒体也可能被居心叵测者利用,比如这几年在网络上编造谎言诬蔑打假者,就不乏其人。但你自己没有嘴吗?不会奋起反击吗?媒体不是没有给王铭铭机会,有多少记者想听听他的辩解,他为什么不说话呢?

反对媒体监督说的荒谬性还在于,它一相情愿地认定,学术界能够逃避开媒体的监督。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媒体的本职工作——媒体最基本的功能是传达社会信息。它将社会上有价值的信息加工整理,然后向社会发布,同时也就起到了对社会的监督作用。如果发生了某件重要事件,不论好坏,媒体都责任向社会进行报道,漏报或错报,都是媒体的失职甚至重大事故。因此,学术界的美闻也好,丑闻也好,都是媒体报道的对象,这是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的。有了该报的事,想不让报道可能吗?(特殊政治需要,另当别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管得了吗?在这种情况下,侈谈媒体另有功能,不应干涉学术界的事,有什么意义呢?即使你可以说服若干家媒体不曝光某事,但你能够说服所有的媒体吗?除非国家立法——凡学术界丑事一律不准报道,就当没那么回事——否则毫无办法。如果brainzhou先生觉得他的想法很有建设性,不妨向人大提出立法请求,没准代表们审查后,认为该方案有利于中国学术建设,会同意立法并全票通过呢!

[注释]
(1)Brainzhou先生文章《学术批评的学术规范问题》(世纪中国网-世纪沙龙栏,2002年3月30日;http://www.csdn618.com.cn/luntan/china/goodshow.php3?db1&id=67658&id1=23507&mode=1。2002年04月10日,又发布于世纪中国网-公共平台栏;
http://www.cc.org.cn/pingtai/020410300/0204103017.htm)。该文第二部分的小标题为“媒体监督能不能防止学术作伪”。
(2)当然,Brainzhou先生不承认自己是王铭铭的辩护者,但我们并不以其声明为根据,而是要看他的行为,即他在《学术批评的学术规范问题》一文实际说了什么。
拙文《王铭铭抄袭案何以成为“全国性媒体事件”?——评〈学术批评的学术规范问题〉(一)》2002年4月8日在学术批评网-学术批评栏刊出后(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744&type=1001),被人于2002年4月10日17时贴到世纪中国网-世纪沙龙栏(http://www.csdn618.com.cn/luntan/china/showcontent.php3?db=1&id=68793&id1=23838&mode=1)。Brainzhou先生于当日21时随帖作了简单答复《答田畔先生(1)》,全文如下:
“我只看到田畔先生《评<学术批评的学术规范问题>(一)》,想来可能还有二、三之类,我应该看全后再一并作答。但我先说一句,田畔先生根本没有读懂我的文章,就把自己的主观臆想加到我的头上,我承受不起。田畔先生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到我文章要批判的对象上去,做殊死搏斗状。我文章的批判对象是什么呢?是学术批评的方式。文章中说得很明确。田畔先生也引用了那段话。即王铭铭抄袭有错。这是我文章很清楚的前提,但田畔先生非要说我为谁辩护。我的文章提出了文章设定的问题,田畔先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欢迎;若要按照自己的意见歪曲我的意思,就比较可笑了。我文章的批判对象之一,就是满怀道德激情的众多讨论者,田畔先生又出来重复自己的道德激情。”
笔者几次注册世纪沙龙都未成功,据了解是沙龙方面技术上有点问题。由于世纪沙龙未注册不仅不能发文章,就连跟贴发言也不行,所以只好在此简单说几句:
第一,Brainzhou先生批评说:“田畔先生没有读懂我的文章”,“按照自己的意见歪曲我的意思”。“根本”“歪曲”倒谈不上,如果这样,就等于说笔者是无理取闹。我想Brainzhou先生决不是这个意思。但我承认,由于Brainzhou先生在《学术批评的学术规范问题》中大兜“理论”圈子,有意(也许无意)生搬了一些新名词,又缺乏论证;笔者有时的确不知其所云(“没有读懂”,但不是“根本”),可能会对Brainzhou先生的深意因误解而有所“歪曲”。不过,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又当局者迷,自己看不出来。如果方便,请Brainzhou先生“一并作答”时具体赐教(如果提前,更欢迎)。
第二,Brainzhou先生说:“王铭铭抄袭有错。这是我文章很清楚的前提,但田畔先生非要说我为谁辩护。”笔者认为,是否承认“王铭铭抄袭有错”,与是否为其辩护完全是两码事,承认其有错,并不必然不为其进行辩护。是辩护者也没有必要不承认,笔者就自认为是学术打假呐喊者和辩护者(因无缘参与一些重大打假行动,还够不上打假者)。只要大致读过《学术批评的学术规范问题》一文,即便不大清楚近年学术批评状况的人,也可以看出其倾向性,是在为王铭铭开脱,是在无端攻击打假者。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所谓“探讨学术批评的学术规范问题”旗号下进行的。
第三,Brainzhou先生说:“田畔先生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到我文章要批判的对象上去,做殊死搏斗状。我文章的批判对象是什么呢?是学术批评的方式。”这就是说,Brainzhou先生的“批判对象”是“事”而不是“人”,与“田畔先生”无关,是笔者非要自己当靶子,往枪口上撞;但他又说:“我文章的批判对象之一,就是满怀道德激情的众多讨论者,田畔先生又出来重复自己的道德激情。”请问:Brainzhou先生到底是批判“学术批评的方式”(事)?还是批判“满怀道德激情的众多讨论者”(人)?前面说自己批判的“对象”不是笔者这类(满怀道德激情)人而是“方式”,接着又说自己批判的“对象之一”就是笔者这类(满怀道德激情)人。在短短几百字中,“批判对象”与“批判对象之一”居然不具同一性!笔者承认,对任何观点的批判都不可能不涉及到持这种观点的人,不过抽象、具体不同罢了;但涉及了就是涉及了,没有必要闪烁其词。如果非要闪烁其词,也要前后统一,不应违反形式逻辑。
(3)见注(2)。

2002年4月13日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首发 2002年4月16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