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能不能取代汉字?
最近北京车站的车牌标志中,原来的英语注释被汉语拼音代替了。此举搞的不伦不类,连中国人都不认识了,遭到大众的一致批评。但据当局说此举是为了贯彻有关的汉语拼音文件和强迫外国人学汉语云云。我估计只有习近平拍板才可能有此举措,北京市长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自己决定。此举又是我党的一贯优良传统“外行领导内行”的体现。我猜测,习近平以他的小学资历想学武则天,毛泽东一样在历史留名,所以才敢改动文字。政治的因素不是我这里的兴趣,我想简单地讨论一个学术问题,汉语拼音到低能不能取代汉字?我曾花过相当长的时间研究这个问题(也许也想留名千古吧,我叫它“字母字”),最后不了了之,因为首先还要吃饭第一。但我很有一些感受,简单说一下我的结论。
第一, 毛泽东提出的“走世界拼音文字的方向”(大意)是对的。问题是,中国五十年代的汉语拼音只是走了朝这个方向一半的路。
第二, 以目前的汉语拼音,不可以取代汉字,因为重音字的原因(所以目前的汉语拼音取代英语的改变必定会失败无疑)
第三, 汉语字体组合的本质是“叠床架屋”。所以必须首先研究如何精简汉语偏旁部首才可以用。
第四, 将偏旁部首精简之后,成为类似西语的字母,必须要二十六个,必须是独一无二才可以使用。
第五, 精简过的偏旁部首类似于西语的字母,规定了发音规则以后就可以代替汉字原型,而且可以用声音拼写,如同西语,以克服汉字目前的根本缺陷。
对目前现有的近二百个左右的偏旁部首改造的难度在于,这些精简过的偏旁部首必须能有与汉字一对一的功能,而现代汉语有近七万个字,常用的三千四。要达到一对一的目的。计算机将汉字的书写简化了很多。但还必须首先调用软件才可以输入,不像西语可以直接用键盘输入。但语言的主要用处首先在听说。汉语的字型和音的无关联,是汉语最落后的弊病。
汉语的改造是造福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大事。但我怀疑以习近平小学程度文化的智力是否能够作成,因为他是“志大才疏”之辈。总之,作就是尝试,有胜于无,祝他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