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学界“近亲繁殖” |
送交者: 刘成友 2002年05月02日16:57:09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在当今学界,“近亲繁殖”之风愈演愈烈,越是在重点大学和高级科研单位里越是普遍。长此以往,会变得封闭僵化,没有活力 ●“近亲繁殖”很大程度上有占山为王、排斥异见的成分,顺我者留,逆我者走。“山头”越立越高,势力越来越大,而气氛却越来越沉 闷,路子越走越狭窄 ●在知识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典型的“报酬递增”,每个人拥有的知识不仅没有在交流中减少和丢失,而且能够获取和吸收别人的知识, 甚至能够产生各方都不曾有的新知识 人类近亲繁殖,难以生育出健康聪慧的后代。这是常识。然而在当今学界,“近亲繁殖”之风却愈演愈烈。如果任其蔓延,势必影响学术的 健康发展。 学界“近亲繁殖”有种种表现,不细想的话,它似乎很自然;深究起来,却极不正常。不妨留心一下你身边的或者你所熟悉的一些大学和科 研院所,在很多专业和系科,从教授到副教授,从博导到助教,从学科带头人到普通教员,你可以发现几乎清一色的都是本校毕业留下来 的。教授留自己的弟子在身边,等弟子做了教授、博导,又留自己的弟子在身边。很多在校研究生不难发现,全系教师大多皆可唤作“师 兄”,有的还是自己的“师叔”,而“师爷”依然活得硬朗,真可谓子子孙孙无穷匮。对于只留本校毕业生而拒斥外校生,一些手中握有人 事“生杀予夺”权力的掌门人总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自己的学生,自己比较了解。这是非常勉强的理由,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打算去了解 别人。 这种现象,越是在重点大学和高级科研单位里越是普遍。普通院校为引进人才,需要外校毕业的硕士和博士来加强学科建设。但重点院校大 多专业设有博士点和硕士点,自己培养的学生就地消化,自产自销,所以不用从外面引进。在中国的两大学术中心北京和上海,“近亲繁 殖”现象比比皆是,而武汉、南京、广州等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些博士反映,自己毕业后到另外一个有本专业博士授予权的学校去找工 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如此,理工类亦然。 学界“近亲繁殖”,类似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此以往,会变得封闭僵化,没有活力。学术乃天下公器。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交流, 乃至争鸣和批判,是学术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大学者不可缺少的氛围。师出同门,学术风格、研究思路、知识结构等 相近,加之知识分子爱面子,不好意思批评别人的观点,更不敢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开展学术争鸣。这种心态对学科建设和专业研究都有害无 益。事实证明,所谓门户之见在当前学界仍然存在。因此,“近亲繁殖”很大程度上就有了占山为王、排斥异见的成分,顺我者留,逆我者 走。“山头”越立越高,势力越来越大,而气氛却越来越沉闷,路子越走越狭窄。在这种温和而缺乏生气的局面中,在校学生很难得到各路 高人的指点,无从接受其他门派学术观点的启发,所学者少,所见者寡,视野不开阔,思路打不开。 在西方一些世界著名大学,比如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一律被逐出门外,留校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有志于回母校任教,必须在别的地方取 得一定成就后再重叩母校大门,并和来自其他学校的学者一起公平竞聘,这样就避免了“近亲繁殖”。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从各地广揽人 才。文科的教师李大钊毕业于北洋法政学校,后留学日本;陈独秀先在杭州求是书院,后到日本留学;胡适则留学美国归来。陈独秀描述当 时的情景说:“对于各种学说,无论新旧都有讨论的自由,不妨碍他们个性的发达;至于融合与否,乃听从客观的自然,并不是主观上强求 他们的融合。”正是这种“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使当时的北大生气勃勃。 学术交流与观点碰撞不是战争,战争具有杀伤力,会损害和削弱对方。知识交流却相反,能在碰撞和批评中彼此激活,相互受益。一位研究 经济学的学者曾指出:在知识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典型的“报酬递增”,每个人拥有的知识不仅没有在交流中减少和丢失,而且能够获取 和吸收别人的知识,甚至能够产生各方都不曾有的新知识。五湖四海的人们走到一起,尽管思想倾向不同,研究思路有别,治学风格相异, 也许会有争吵和冲突,会多些面红耳赤,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群体将产生更强大的力量,使学术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生长、繁荣,而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来就是我们所倡导和追求的。 来源:《文汇报》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