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案例看颜宁“抄袭” |
送交者: 芨芨草 2022年11月17日02:21:3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从实案例看颜宁“抄袭” 君均臣诚
这几天,关于颜宁是不是在最重要的贡献上,抄袭了阎润涛的构思,具体里面是咋回事,隔行如隔山,我们只能让行业里的专家去最终敲定。但很多年前,发生在我们学院的一件事,却可以让我们对美国大学到底该怎么处理类似争端,有一个认识。 几年前,有一个学生小组,在做毕业论文,论文的最终是要请系里的教授做评委,最终决定毕业论文的质量。其中一个组员,就找了一个以前自己在一个实验室做过研究的教授,请她来做评委之一。结果那老师一看设计的内容与自己在自然科研基金的项目类同,而这学生当时就在实验室里,工作了一年多,整个论文却只字未提这位老师的项目,就立刻暴跳如雷,向学校反应,这组学生抄袭别人成功,所以要求开除整个团队学籍。 我现在还记得那个早晨,刚进办公室,头就等着我,要我代表老师,去协助调查。那后面三周时间,我啥也没做,完全扑在了这个案子上。 整个学院调查组有三人组成,我一个代表独立教授,系里管教学的副院长,大学管学生的负责人,三人就开始调查。那老师也通过关系,直接从大学管科研的领导,往我们小组上施压,要我们处理好这几个学生。 当时我看了学生的报告与那老师的研究,的确类同,就提议,不就是加一个引用参考资料吗?也就是在参考资料文献中,加这位老师的项目,引用一下,也就没啥不妥了。这实际上也是最终结果。可一开始,系里管教学的副院长就否定了这条路,因为当学生把论文交上去之后,那就是铁定的可审核的文件,就像交上去的答好的考卷那样,交上去之后绝不能再改一个字,直到分数判定下来。所以如果在交报告之前,学生们把这参考文献放在报告里,就不会有这事发生。现在却不能改一点。 从这点来说,颜宁的文章,绝不能再加进去阎的文章做参考文献,这就是为什么颜宁要把底线定在她的模式与阎的毫无关系这点上。一旦行内人士证实,二者是类同的,那颜宁抄袭、剽窃就算做实了。 回到学生的事,现在学生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的确是剽窃,所以几个人就会被全部开除,白读了这几年的书,还落了个不良记录。另外一种,是如果这群学生根本不知道老师的科研,那就是非故意抄袭,那就只要教育一下、纠正错误就可以了,毕竟人家是来大学学习的,要学习就会有错误,绝不能因为一个无意识的错误就全面否定他们。 最主要的是,学生的设计,并不是按照设计思路打分的,而是根据他们完成思路的工程演示能力打分的。比如说,几个团队可以做同一个思路的课题,但彼此最终演示品却大不相同,所以几个团队可以比赛,看谁的动手能力最强。 当时的第一步,是调查取证。因为怕学生串供,所以没有告诉他们出了啥问题,只是把团队都叫来,然后一个一个单独问,问一连串的问题,最终从每一个人的回答,最终找到合理的事实真相。 几个人,每人一小时的问题问下来,学生们都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不知道具体是啥问题。我们综合了学生们的回答,可以断定,这些学生没有一个知道这老师的自然科研基金会的项目。这就奇怪了,难道真的有这巧事,学生们的思路,与老师前几年拿资助的思路一致,这也太巧合了吧。 最终我们小组,向大学那位管科研的领导与那位老师汇报了这些内容,经过商议,最终大家同意,下一步就是了解到底学生的思路是从哪里来的。 所以接下来几天,就是再次询问学生,在一大堆问题中,安排了最重要的几个问题,完全不起眼,学生不知道那些问题是我们想要的。 “你们是怎么想到这课题的?有记录吗?有人可以证明吗?” 结果更是让人惊讶,通常在学生选题时,他们会筛选10- 50个不同的课题,而且是大半年前的事,所以绝大多数小组成员应该都不记得是怎么找到这个课题的。可这个组,所有人都最终提到,这课题是另外一位老师给他们的,最终小组觉得不错,就采纳了这位老师的课题,而且这位老师说过,最终要买下他们的系统。只是学生没有在论文中感谢这位教授,这肯定是一个大错,只是这位教授没有发难,所以只要在论文中阐明,也就摆平了。 难道是这位教授有意把其它教授的课题透给学生,又不告诉学生是另外一位教授的项目?那就是这位教授的问题了。我们就立刻找到这位教授,问他是怎么产生这设计思路的,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的是,这位教授的母亲,最近出了事故,在家跌断了腿,几个小时没有得到帮助,也没有人知道,所以他就想给自己父母造一个系统,好在老人摔倒后,自动通知家里人,这就是思路的由来。当然这位教授知道同事有自然基金的项目,只是不知道具体在干啥。等到听见就是这种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这老师也大吃一惊。 最终,我们再次去向上面与那位老师汇报我们的发现。包括当时学生筛选课题的记录,与这位老师给学生的邮件记录,我们以为这下就可以完事了,因为尘埃落定,并不是学生知道后故意窃为己有。 可那指控的教授,却抛出一个大料说,里面的一个学生,在她实验室里做项目做了一年,而且参加了各种讲座,不可能不知道这项目,因为那是这实验室的主功方向,大家经常一起公开讨论。 这下,我们又有新的地方要调查了。我们就找来这位学生,问了她当时在实验室做啥,知道不知道这实验室的项目。结果才发现,这位学生成绩平平,而且在那实验室做的项目根本与这设计思路无关。难道真的有人,在那实验室待上近一年,却对最主要的项目毫不知情?真有点不可思议。 到这时,已经过去近十天,我们三人真的啥其它事也没做,天天在一起琢磨怎么调查清楚来龙去脉,真可以说每个人都绞尽脑汁。 这时候学生们也都猜出了为什么?大家都非常紧张,不知道最终是啥命运。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学生下手,看看她到底会不会是对外面的事漠不关心。 我们首先叫来其它队员,问问在他们做项目时,有没有发现这位队员,有没有异常的地方。结果果不出我们所料,这位的确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当她在睁眼梦游时,不管在她眼前发生了什么,她都不知道。所以重要的事,大家要反复交代她几次,才能让她注意到。 这时我们就走了第二步,就是问她,在做这项目之前,有没有发现这项目思路很眼熟的地方。结果她根本想不起来,一口咬定,这项目是她平生第一次看见这思路。 接下来,我们就再次去见那教授,告诉她为什么这位不是故意去抄袭,而是根本就没注意到正在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这位控告的教授,一方面根本不相信这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主要项目,因为墙上到处都是关于这项目的大幅海报,另一方面也证实了这位学生好像常常白日梦游,这也算是这教授的感觉,因为当时常觉得这学生心不在焉。最终虽然这教授还继续威胁我们,要通过高一级的大学级别调查组的来纠正我们这学院级的“错误结论",纠正我们包庇学生、纵容学生剽窃。但她也没想出啥其它策略,继续调查下去。最终,这事就平息下来,学生们加了一个参考资料,也就是这位老师的项目,在论文中引用了,就算过了关。前前后后,整整三周的时间,我们三人,也都像是白日梦游了一场,最终回到原点。 事后,我问学院的管教学的副院长, “这事真的要怎么复杂地走一圈吗?” “这算简单的,复杂的要走这样的好几圈。” “那不是对学生很不利吗?” “那当然,虽然极个别情况下会处理学生,但绝大多数,都是调查清楚后,澄清事实就可以了”。 “那老师是不是小题大做?” “不是的,因为万一有人真的把类似的思路放在网上,没有引用她的工作,以后不管是申请资助的创新度,还是研发出专利,这知识产权上的纠纷就开始了”。 这里要解释一下,如果有人最终造出类似的产品,他只要说,我是看见那学生的毕业论文,就可以绕开这老师的工作。哪怕是老师申请成功专利,也就毫无价值了。因为专利申请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新颖。专利局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这专利认可,可一旦有人发现更早的、同样的思路,这专利就自动报废了。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所以这老师最终一定要别人把他们的工作引用上这,说明是先有他们的工作。 那么,是不是我没看见,就可以避开前面已经知道的事实呢?不是的,任何一个做发明的人,都必须尽可能地去了解前人的工作,就算有了遗漏,那也算后者准备工作没做好,绝不会因为没有看见前者的工作,就当自己的是首创。 当然,唯一有可能后者超越前者的是,前者想拿自己的发明当祖传秘方,完全保密,最终却泄密了,或者真的被别人在不知道秘密时,找到了谜底。那后者可以先申请专利而把前者挤出局,来个反客为主。 好,接下来,我们就逐一分析颜宁的案例。 (1)颜宁的老师,施一公,会不会真的不知道自己师兄的工作? 完全有可能,虽然概率很小。 (2)颜宁是不是有可能在完全不知道阎润淘的工作情况下,重新走了一圈? 完全有可能,虽然概率比较小。 (3)那颜宁的工作,是不是独立创新? 不能算,因为阎的工作已经在公众视野中,你没看见,不等于不存在。你没有用他的工作走捷径,那是你自己的事,可谁又能排除你看见了,装没看见呢?所以颜宁做的,要大打折扣。 (4)阎如何才能维护自己权利? 与个人打嘴仗是毫无意义的,直接把颜宁所在的学校,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大笔金额,就可以迫使真相大白。虽然颜宁可以从这跳到那,但她发表论文时的单位,却是跑不了的庙。至少他们犯有失察罪,特别是这事已经公开化这么多年了,还没有认真调查,这是典型的失察。 可如果颜宁是在一个中国大学里做的这事,那就没办法了,这也许就是很多抄袭的人,偷窃的人,最终都爱往那地跑,一来人家是买主,二来外面没办法追责。 举个例子,刘若鹏从杜克大学窃取了隐形技术,最终回国开公司,发大财,当然中共军方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西方想追责,也没有办法。 当然阎家人还是有最后一个地方,那就是控告自然杂志。当然校方通常油水高,所以更容易找到免费的律师帮阎家打学校官司,而杂志,油水就少多了。现在阎不在了,可他的家人依然可以走法律程序。 这比杨李纠纷容易多了,而且杨李纠纷只是个人对决个人,就算杨有私人财产过亿,也难找到律师接案子对付个人,更况且他们是几十年前的旧案,又没有多少铁证。 可这案子,却铁证如山,因为都是发表过的,有公开的证据。唯一要说明的,就是这案到底给阎与家人带来多大损失,自然人都死了,是不是死于对这事的耿耿于怀?这就是律师们最拿手的地方,留给他们去发挥吧。 到底最初构想重要,还是验证重要。我就举一个例子吧!很多年前,有一个博士生,对爱因斯坦的波粒二相性非常着迷,最终大胆地提出一个设想,也就是没有验证的假想,假定所以物质都有波粒二相性。最终围绕着这个设想,写了三十多页的博士论文,交给导师要拿博士学位。他导师看着这三十多页的空头支票,满篇假象,不知道该不该批他博士。最终决定把论文寄给爱因斯坦去审核,如果这位牛人说论文通过了,就接受这位博士。结果不但通过了,几年后还得了诺奖,你也别嫉妒人家,因为这理论极大地推动了量子力学。这位就是物质波的倡导者,路易·德布罗意。 到底假想理论重要,还是验证重要,当然是前者,前者给后者指明了方向,只是这几十年,后者有钱有势,通常就不拿前面人的贡献当回事,这就是科学界堕落的标志,为了成名,可以不择手段。 多说几句,就连爱因斯坦,也对前妻愧疚。他第一任妻子,是犹太女学者,超级学霸,应该与爱因斯坦智商匹配,也是当时班上的唯一女性。很多年后,我们根本分不清哪些思路是来自这位,还是来自爱因斯坦,因为犹太教强调妻子躲在丈夫背后,所以最终爱因斯坦出头发表了那最著名的五篇文章。如果按照今天的习俗,肯定是夫妻署名,可当时只有男人署名。最终爱因斯坦移情别恋,这位女强人豪不示弱,就是要把诺奖的钱拿到手,才同意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最终逼得爱因斯坦哇哇大叫,“漫长的战争(一战)都结束了,(我们家的离婚)大战还在继续”。当然当爱因斯坦把支票最终寄给前妻,就签字了,结束了。是不是很有意思? 我猜想,上帝把很多奇想都赐给那位女人,最终要看这女人也不愿意按照上帝的规定去做。最终女人过关了,可爱因斯坦却失落了,最终沦落为泛神主义者,也就是从一神论的犹太教,滑向啥都可以是神的教上,当然他最享受的是,别人拿他当神,更享受世界各地的名女人成为他的情妇,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基本上没啥灵感的根本。如果他守住那第一任妻子,应该拿三个诺奖都没问题,人一旦离开祝福的源泉,就只能在干枯中死去。 再说几句颜宁,一个美女,又是单身到45岁,科学家用美丽与身体去不择手段地趟路、开路的,并不是少数。这位有没有这样做,我不知道。但既然如此爱虚荣,就连自己错了,也不愿意纠正,还特别喜欢成为网红,更愿意去为暴君洗地,所以这一切加在一起,大家就明白这类是啥货色。 只要阎家去告高校,赔几个亿是大概率事件,这些名校最怕名誉受损,所以肯定是场外和解,赔一大笔钱,把颜开除。就算是自然杂志,它们在知道之后,依然不改,所以几百万、几千万的和解费,最终也是肯定的。不管是那个,颜从此就名誉扫地,再也没有被利用的价值,加会被狠狠抛弃。实际上有良心的人早就抛弃了她,是她自己抛弃了良心!就让上天慢慢展示她的结局,她已经离开了祝福的源泉,最终只能在悲惨中结束。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1: | 呵呵呵,吃豆腐啦。好好的“习近平来拜 | |
2021: | “拜习会”谁加分谁减分 | |
2020: | 匮乏有理念的爱的后现代——感悟 | |
2019: |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被曝论文造假(zt) | |
2019: | 《自私基因》作者道金斯是嫉妒狂、和老 | |
2018: | 中美之争,我不死谁死? | |
2017: | (5)为什么我对中国文化持基本否定态 | |
2017: | 《劉正保存學術來函》目錄(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