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漢語,漢字,英文,英文字母
送交者: 石路 2002年05月07日17:38:0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語言和文字是不同的,我們知道,很多民族的語言是沒有文字的。一種語言有其優劣,一種文字同樣存在長處和短處,但語言和文字是不同的。總體上講,比較兩種語言也好,比較兩種文字也好,應該說各有長短。一定要下個孰優孰劣的結論,需要廣泛的全面的論證。

如果泛泛的把語言和文字通稱為語言,比較英語和漢語的優劣,大體上還是各有所長。如果單純的從語言的表達能力上講,法語是國際公認的最精細語言之一,因而,國際協議的文件都要有法語的副本。

英語之所以成為國際通用語言是有歷史緣由的。在漢語成為國際通用語言之前,既使漢語好得不得了,漢語也不能取代英語。只有廣泛推廣漢語,經過一段時間,在中國保持政治經濟強勢的條件下,漢語才可能成為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已經形成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學習英語,不是講道理的事,是國際交往的要求。

英語成為國際通用語言,也不是沒有其自身的優勢。英語的26個字母的形成有其語言發展的淵源和象徵意義。英語的表達是很有特色的。一種語言的奧妙不是簡單的上上什麼課就可以了解,至少不能深入體會。學好一種語言,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一種語言環境中生活,會非常有助於了解這種語言。漢語如此,英語也如此。把“計算機”按漢語的方式翻譯成 “computational machine” 是典型的 “chin(ese-En)glish”,這樣的翻譯絕不是專業人士的方式,也就是
說這根本就不是語言問題,而是個人語言素養的問題。另一方面,對中國文化有着關公戰秦瓊式的半瓶子認識,不能說是嚴謹的吧。

說明一種語言的優劣,應該從基礎語言說起。一些應用範圍狹小的詞語,不具有代表性。老頭鞋是一種中國老式的鞋,並不是只有老年人穿,要翻成英語,該怎麼翻譯呢?其實怎麼翻譯都不能說明什麼,因為沒有典型意義。那麼什麼樣的比較才有意義呢?比如:“我們出去聚餐,你來嗎?”這句話怎麼翻?這就有意思了。“你來嗎"這三個字,有豐富的含義。這可能是一般的客氣話,可能是詢問,可能是邀請,可能是要求,也可能是挑釁,甚至是威脅。僅在這點上,你可以說是漢語的精煉,也可以說是漢語的含蓄,總之語言色彩不明朗。英語有這樣講法:"we are going out for dinner, will/would/may/might/can/could/do you join us ?". 可能還有其它說法,這裡不一一列舉了。大家注意,"will/would/may/might/can/could/do" 這些詞在詞義上,差別是細微的,但在語義色彩上是很不一樣的。你可以說這是英語的繁瑣,也可以說是英語的精細。

人類社會是不斷發展的,世上的事物也要不斷相應發展。沒有發展的事物是沒有生命力的,勢必落後時代,而遭淘汰。語言也是不斷發展的,這是社會發展的反映和要求。英語詞量大有其自身的原因。莎士比亞的作品難讀,應和我們的古文難讀類似吧。反觀中文的詞彙,這些年也有很多變化。比如,"爽"原不是單用的,現在卻常被拿出來單用。"哇塞"這原本不是一個詞。還有現在常說的"你真克林頓",這"克林頓"也是新詞。

聯想到網上很多人批評雙語教育,除客觀的困難外,如師資力量不足,大多數人的批評不是從推廣英語教育本身的利弊出發,更多的是從保持民族文化的角度加以拒絕。這就失去了判別是非對錯的基礎。

每個人有不同觀點是正常的,但要得出結論,首先應基於對事物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客觀的立場。任何觀點的形成應從對事物本身的研究分析入手,從事物的發展演變中找出規律。所謂全面,就是不僅要舉出對自己觀點有利的證據,更要分析不利於自己觀點的事例。從分析反面事例中,發現其內在的本質。

消除頭腦中的偏見成見,建立一個開放的,而不是保守的,多向性的,而不是單行道式的,包容的,而不是排斥的,客觀的,而不是主觀的,開闊的,而不是狹隘的思想方式,思維方式,才可能認識真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