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影响海外学者归国的首要障碍
送交者: 北帆 2006年04月21日15:29:55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影响海外学者归国的首要障碍是国内科学界浮夸、功利的风气

  我对四川大学魏、邱的论文案未做过详细考证,不欲发表具体意见。但是我
认为最近四川大学有关领导在魏、邱案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学术打假会使海外
学者不敢回国效力荒谬说辞、四川大学在院士问题上大搞政绩工程的功利做法
(包括“破译死亡密码”等一系列夸张宣传)、华西一员工对(院士)政绩工程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大言不惭等等是对科学界的是、非、黑、白的颠倒、对科学
家良知的颠覆。所以四川大学在标榜“一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时首先应该
对自己在“破译死亡密码”事件上的毫无争议的错误行为进行检讨才有意义。

  我本人在北美的一流大学毕业在三流大学作了几年教授后最近归国,将自己
的研究项目转移到了国内的大学。决定回国的想法其实非常简单:1)国内一流
大学的科研条件已好过美国的三流大学;2)“将研发工作(如果将科、技混为
一摊的话)转移到中国去”已成为华尔街的共识,并必将成为继20年来制造业向
中国转移后的又一次划时代变化。另外作为公费留学生回国干几年也顺理成章。
讲这段话仅仅是为了以海外华人学者的立场谈谈感受。我要说的是:国内的客观
条件不错,人文环境不佳。

  回国后我感觉最好的是那些勤奋而训练有素的研究生和基层科研人员,感觉
最不好的便是学术单位的政绩工程和浮夸风气。我看到国内有这么多、这么好的
bench researchers,却没有足够好的原创性题目给他们做、也没有使他们潜心
研究的人文环境,使这么好的人力资源浪费在炒废纸文章的无用功或负面功上,
切实感到海外学者回国有着巨大的客观需求。同时国内科学界中上层的那种浮夸、
功利的风气和无处不在的政绩工程也时不时地让人感到此时回国是不是敲错了门。
留学归国人员众多,有的善于钻营(不全是贬义)、有的爱好钻研,本来是尽可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但是国内的风气似乎太适合前者而太不适合后者。这样
的风气大大影响了爱好钻研的学者回国效力。

  胡锦涛主席最近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改善社会公平的意见说明国家领导人已
经意识到了“政绩工程”的危害并且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作为科学家,我希
望这一施政思想能够尽快地反映到国内科学界来。这其中首先值得讨论的就是国
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目前的规划中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对科技政策的规划、没有
对提倡和保障科学精神做出规划、没有如何在科学界保证公平竞争从而吸引更多
的科学家落户进行讨论,而是过于突出了行政性的科学业绩,摆偏了政府职能部
门的职能。规划的主导思想其实与胡锦涛的上述施政思想并不一致。

  值得一说的是今天的时代与五十年前的“两弹一星”时代已经完全不同。当
时中国急缺科技人员,而“两弹一星”这样一个目标极为明确的跟踪项目又是那
样急切,把有限的科技人员和资金资源集中起来大搞技术攻关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今天中国每年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已比美国还多,自然科学和工程领域每年的大学
毕业生更是美国的几倍,我们更需要的是公平合理、富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环境来
调动科学技术人员的(科研而不是公关的)积极性。另外,在建立“创新性国家”
任务中我们必须开展许多原创而不是跟踪的科研项目。更多的场合,科学和技术
在哪个领域能够实现原创性突破是很难预料和规划的。另外通过行政规划把国家
的科研投入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实在有太多的弊端:

  1) 大量投入的领域不一定是技术实现突破的领域,从而使更大量的真正的
科学或技术突破失去了机会;

  2) 大量而集中的研究经费最容易落入那些“在领导面前是专家,在专家面
前是领导”的人的手中,从而使科学研究中最值钱的东西—先进的科研思路在人
们心目中变得不值钱了;

  3) 严重颠覆了平等竞争的科研环境,鼓励科学家进行大量的人际公关,同
时也不利于对青年科学家学风的培养;

  4) 本来应是裁判的政府职能部门为政绩严重卷入运动员(科学家)的利益
之争;其实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绩在于当好裁判。

  在今天多样化、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时代,“两弹一星”的大集中
情结该放一放了,科学界的政绩工程习俗要改一改了。

  以上感想与华人科学工作者政府职能部门讨论。

(XYS20060421)

(xys.3322.org)(xys.xlogit.com)◇◇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數學問題: “ 點有多大、線有多寬、面
2005: 爱因斯坦的悼词
2004: 八十年代出国 卓有成就的华裔科学家
2004: 老外们怎样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