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劉清平隨筆|自由意志33. 洛克式二元對立的嚴重自敗
送交者: luis 2023年11月30日15:58:2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劉清平隨筆|自由意志33. 洛克式二元對立的嚴重自敗

 

依據兩種能力有別的高論,主張柿油與意志無關的同時,洛克也一如既往地,將他指認的現實柿油,與必然對立起來了:“要是做或不做某種行為,不在主體基於意願,所產生的能力範圍內,他就是不柿油的,受到了必然的束縛。”

 

不過哈,這種原本就很滑稽的二元架構,在此好像顯得更滑稽了,因為洛大師對“必然”的定義,荒唐的程度超過了“柿油”:“完全缺乏思想,或者完全缺乏按照思想的指導,做或不做行為的能力的地方,就會出現必然……沒思想,沒意願的主體,就是所有方面,都會受到必然支配的主體。”

 

細究起來,這個定義本身,以及據此展開的論證,包含着若干,相當露骨的邏輯硬傷,一個不留神,就把CPU燒了,以致有理由說,他對二元架構的自覺捍衛,其實有點兒接近於,自敗性的自我拆台,嗯哼。

 

第一呢,按照前一篇引用的,洛克有關柿油的定義,這裡的第一句話,其實意味着:“完全缺乏柿油的地方,就會出現必然”,所以也就等於,直接憑藉二元架構,將“必然”界定成“沒柿油”咧;除此之外,對這個基本概念,自身的核心語義,卻啥也沒說,因而連同義反覆的廢話一句,都算不上,不是?

 

第二呢,一個“沒思想,沒意願”的東西,嚴格講是“客觀”的,但不見得就是“必然”的。拿洛克舉的網球例子來說,雖然它的確沒思想,沒意願,可肯定不會因此,就是認知維度上,通體一定如此,木有任何偶然的玩意兒;否則的話,網球比賽中,也不會出現那麼多,出人意料,難以預測的局面啦。

 

趁機插句嘴噢:洛克的上述定義,還因此充分體現出,主流西哲,以及後來馬哲,經常將“客觀”與“必然”,“主觀之外”與“一定如此”,“不依賴人的主觀意識而存在”與“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等等,混為一談,攪在一起的低級邏輯謬誤,由此造成的負面效應,那是相當的深遠,嗯哼。

 

第三呢,如同洛克所說,談論像網球這樣子,沒思想,沒意願的東西,有木有柿油,的確毫無意義。可是吧,考慮到第二條的理據,這一點顯然證明不了,必然束縛柿油,反倒折射出,洛克斷言意志與柿油無關,壓根不成立:木有意願的網球,也就談不上,會有意志自由,或是現實自由了。

 

說白了,他先依據網球,沒思想,沒意願的“客觀”特徵,把網球說成是“必然”的,再從中推出,網球木有“柿油”的命題,這樣子論證,二者之間的勢不兩立,恰恰屬於堂吉訶德大戰風車,穿越了兩回的典型範例,不是?

 

第四呢,至於洛克還把,“沒能力選擇運動或靜止”的網球,與前一篇討論的甲相提並論,同樣是個笑話:網球木有選擇,動還是靜的現實自由,不是因為它缺乏,這樣子選擇的能力,而是因為它本來就木有,這樣子選擇的意志自由;相比之下,甲卻首先是個,不想掉到水裡的,自由意志主體,因此才會由於缺乏能力,阻止自己掉到水裡的緣故,陷入違心背欲的現實不自由。所以哈,拿網球來比附甲,實在是有牛頭對不上馬嘴,不知所云的龐大嫌疑。

 

火上澆點油哦:再聯想到他的前輩,霍布斯也熱衷於討論,水四處流動的柿油問題,21世紀的那兩位數學大腕,浪費了不少腦細胞,一門心思琢磨,微觀粒子的隨機偶然,怎樣體現了它們,人模人樣的柿油意志,其實也不能,完全怪在他倆頭上,卻忽視了西哲大師們,始作俑的先行序列責任,嗯哼。

 

反諷意味更濃的是,洛克接下來圍繞,欲望和不安的關係,展開的大量論述,與他想要證成的自覺結論相反,不僅觸及到了,自由意志的產生根源,而且還自發指認了,自由與必然的雙重性兩位一體:自由意志既有,“一定是如此”意思上的內在“必然”,同時又在,“一定要如此”的意思上絕對“必要”。

 

首先哦,洛克是在二元架構里,回答“意志受什麼決定”的問題時,把意志性的欲望,與情感性的不安(痛苦),混同起來的,所以才主張:“促使心智從事行為的,主要動機是不安”,而“欲望就是心智想要獲得,所缺失的好的不安”。這些說法雖然承認了,欲望(需要)的產生,源於好東西的缺失,卻再次暴露了,他的邏輯漏洞:要是“欲望的不安,決定了意志”,我們怎麼還有理由斷言,“意志與欲望,是完全有分別的”呀?

 

其次哦,這樣子一來,洛克割裂意志與柿油的見解,也就不攻自破了:正因為源於缺失的意志—欲望,推動着人們從事行為,努力得到值得意欲的好東西,才讓他們隨意任性地達到目的後,能夠進入心滿意足的自由狀態——用洛克自己的話說就是:“自由的目標在於,實現我們選擇的好。”

 

以他引的保羅名言,“與其慾火攻心,倒不如嫁娶為妙”為例:正因為有了源於缺失的“慾火攻心”,人們才會設法通過嫁娶行為,享受到“從心所欲”的幸福快樂。既然如此,我們怎麼還有理由斷言,“意志與柿油無關”啊?

 

再次哦,洛克憑藉欲望亦即需要,引進了好壞價值,一方面主張,“我們需要所缺失的好的欲望有多大,感到的痛苦就有多大”,另一方面強調,“意志的選擇,在於去除痛苦,並以此作為獲得幸福的第一步”,從而不僅潛在指認了,好壞之間的語義對應,而且自發肯定了,趨好避壞的人性元理,甚至還猜測到了,避壞對趨好的前提效應。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他還依據這種,“欲求幸福,厭惡苦難”的恆常傾向,明確將因果必然加在了,有思想,有意願的人,乃至上帝這個“最自由的主體”上,宣稱:“上帝肯定不可能,選擇不好的東西……全能的上帝也處在,幸福的必然性支配下;有理智者越是受到,這種必然性的支配,就越接近無限的完美和幸福……追求真正幸福的必然性,構成了自由的基礎……要是受到了,這種必然性的支配,恆常地追求幸福,那這種必然性越大,我們就越自由。”

 

不用講,這些說法等於承認了:只有遵循趨好避壞的內在必然,人們才能基於隨意任性的意志自由,實現從心所欲的幸福自由。留給我們的唯一疑問是:這裡說的“一定如此”意思上的“必然”,與前面說的“沒思想,沒意願,沒能力”意思上的“必然”,到底是不是同一個“必然”?受到必然支配的人,乃至作為“最自由主體”的上帝,會不會也淪落到,和同樣受到必然支配的網球,差不多的不柿油境地?CPU眼瞅着冒起煙來咧,不是?

 

好玩的是,洛克有一次還指出,他在許多地方,都用“確定(determinate或determined)”替代了,“明晰”和“清楚”兩個詞。按照前半截的分析,這種替代似乎也從語用學角度,自敗地宣告了,決定論(determinism)與柿油意志二元對立的破產:假如這個架構真能成立的話,按照他的這種語詞運用,人們對於柿油意志,就不可能形成,任何清楚明晰的,確定性話語體系啦;最好情況下,也只會停留在,某些模糊籠統的,不確定胡蒙瞎猜中……

 

最後哦,從“欲望想要獲得,所缺失的好”這個前提中,好像還能得出一個結論:自由意志不僅遵循着,“一定是趨好避壞”的內在“必然”,而且還屬於,“一定要滿足需要”的絕對“必要”;否則的話,假如人們壓根木有,趨好避壞的行為動機,也就沒法彌補自己的缺失,維繫自己的存在了。

 

更好玩的是,洛大牛自己,也對此給出了有力論證:“造物主既然明悉,我們的構造和組織,知道什麼決定着意志,所以才讓人們產生了,饑渴的不安,以及其他自然欲望,以啟動和決定人們的意志,促使他們保持生命,維繫種屬”——儘管如同《人性邏輯》25篇,提到的那樣子,他在《政府論》裡,曾對人們的房事活動,常常辜負了,上帝用無限的智慧,把強烈的性交欲望,安置到人們機體裡,想維繫人類存在的崇高意圖,感到無比痛心嗯哼。

 

不用講,要是洛克能從,這些論述暗示的,自由與必然的兩位一體角度,論證人們對生命,財產,幸福的自由追求,既構成了一定如此的必然訴求(而非隨機偶發的靈機一動),又具有不可或缺的必要意義(而非可有可無的微不足道),無疑會大大加強,他的自由主義理論的邏輯說服力。可惜的是,這只是我們今天的,良好應然意願,並非洛克當年的,真確實然作為。遺憾。

 

或許就是根據,洛克的這些論述,後來伯林把他,連同霍布斯和休謨一起,統統貼上了,自我決定論的兼容論標籤。不過哈,這樣子的定位,同樣是片面的扭曲,因為前面引用的大量文本,清晰地顯示出,他一直自地覺接受了,不兼容論的立場,甚至還憑藉二元架構,斷然否定了意志柿油,只不過談起,據他說與意志,“不可相混”的欲望時,才自相矛盾地肯定了,自由離不開必然。

 

所以哈,看不到這一點,不僅會掩蓋洛大師,由於先入之見的誤導,陷入的深度悖論,同時也會抹煞,他對我們解開這個千古之謎,做出的積極貢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七絕一首送老江前書記
2022: 田雞死了?你們說得都不對。田雞對中共
2021: 微信賬號被永久限制在朋友群和朋友圈裡
2019: 846180天內提出被制裁人員的名單;呂祖
2019: 點評打人的專業手法,
2018: 土地兼併與朱元璋殺功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