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没有宗教信仰或者崇尚物质主义的⼈也不相信佛教中因果和缘起[2]的概念,您对此有何看法?
没有宗教信仰或者崇尚物质主义的⼈并不是不相信因缘,只是他们对于因缘的理解有限,因⽽只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因缘。他们不能接受全部的因缘,那是⼩⼩的⼼识弄不懂、想象不到,也够不着的。换句话说,他们或许能理解经历了家庭悲剧的⼉童为什么长⼤后会变得抑郁,但他们不会去想这个⼈最初为何选择出⽣在那样的家庭。
再⽐如,⽗母送孩⼦去上最好的中学或⼤学,希望最后孩⼦能找份好⼯作。⽗母们相信⾃⼰已经尽⼀切可能来创造有利条件——有利的因缘,但很多时候,孩⼦依然没能找到好⼯作,或者第⼀天上班就被诊断出胰腺癌。⽗母或许会认为这很不公平,他们会痛苦,会怪罪他⼈,或许还会变得愤怒,尽管
⾃⼰都不知道为了什么⽽愤怒。这说明他们忘掉了隐性的因和缘,那些因缘可能是在过去世中累积的。
所以,仅仅⽚⾯地⽽不是完整地理解因缘,使得⼈们陷⼊各种各样的希望与恐惧之中,并最终引向痛苦与悲伤。我有个澳⼤利亚朋友,她是位坚定的⼥同性恋者,也是⼥权主义者,性格强势,思想活跃。有⼀次她来不丹看我,我在那⾥有位侍者,是个年轻羞涩的不丹男孩,他很少和别⼈交往,从来都不外向,当然不是讨⼥孩⼦喜欢的男⽣。那时候我旅⾏在外,回到不丹以后却找不到那位侍者,因为他和这位⼥同性恋者成了情侣。⼏个⽉之后,她甚⾄怀了他的孩⼦。渐渐地,她的发型、⾹⽔、穿着打扮等都从以前简练的男孩⼦⽓变得很⼥性化。
所以,我们⽆法知道什么样的因缘在等待着我们。有很多出⼈意料的事,就在⽣命的下个路⼜。对于普通⼈的⼼识来说,因缘是⽆法预测的。
4.可否请仁波切解释⼀下缘起性空,以及佛教中空性的概念?
不论你是否相信,完全彻底地理解因、缘和果就是理解空性。因为当你完全理解了因缘,就会认识到没有独⽴的、万能的、初始的因。
把三四根⽊棍⽴在⼀起,顶上放块⽊板,这时如果再在⽊板上放只杯⼦,突然间那东西就成了桌⼦。如果你坐在上⾯,它就成了椅⼦,⽽桌⼦突然不复存在,正像它突然出现⼀般。
所以桌⼦或者椅⼦都是暂时性组合在⼀起的,然⽽,除了这样暂时⽽转瞬即逝的聚合物之外,没有⼀个初始的桌⼦或椅⼦。
那些相信万能⼒量的⼈相信⼀切都依赖其他⼈控制,⽽不在⾃⼰掌握;⽽那些只相信物质主义的⼈相信⼀切都在⾃⼰掌控之中。这两种误解都会导致痛苦。
然⽽因缘不是很容易搞懂,所以⼈们总是不情愿去深层次地理解因缘。因为当你越来越深⼊接近因和缘的真相,就会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个明显的事实——没有⼀个真正存在的、究竟的因和缘。这样的认知使我们更加接近佛教空性的概念。
我推荐⼤家看⼀部叫做《罗⽣门》的⽇本电影,是⿊泽明导演的作品,从不同⼈的视⾓讲述同⼀个故事。因为有不同的因和缘,所以没有⼀个故事是完全真实的。基本上这就是我们的情况。由此可以说明,缘起和空性是同义词。
--宗萨钦哲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