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曹朱做数学作业几其他感想
送交者: 勾股 2006年08月29日13:54:5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看了这么多有关数学界的贴,好奇心驱使,找了一些原文看看,写点外行的看法
1.记得小时候总是针对证明步骤不完整而扣分,而cao-zhu的表现象一个好学生.正如其他人说述,他们两人在前言里写出了哈密而顿 和 Perelman的作用,看不出有抢H &P的功劳
1.1 Morgan也说,闹剧不再于cao-zhu的文章,而是围绕文章的一些嘈音.
1.2 如果cao-zhu的文章不出来,至少大家对perelman的证明的疑问不会减少.只是有Tian和Morgan的作品的话,大家还是需要时间(好象大家对Lobb那个小组不是很看重,猜测而已:)
2. Yau 的 在晨星的PDF文件也看了(arxiv 上也有),很普通,没有可以被抓住小辫子,对自己的徒弟作出点的贡献,捧一下也无不当,也没有很过分.贡献多少,他也没有定量.
3. 扫了yau 在 arxiv 上的一篇survey (他以那篇献给导师陈省生),一共75页,但后面列出的reference有755. 真NB,不是吹出来的.
4. 是不是Yau将那些驳斥New Yorker 的email传出来,无从查考.或许Yau不是唯一的收件人,或许Yau传给其他朋友看,有人透露了出来.(就象有人无意透露Terence 会获奖,而听者将此消息登在blog上一样.)
5.田刚在NewYorker那片文章的作用,无从查考.那作者与田的合作人是一个学校,并且很有名.如果如果作者是以perelman为主题,田很难拒绝采访.那人顺便问下师徒关系,田也只好敷衍一下.打发了事,不能说具体了.
6. Yau的为人如何,那就见仁见智了.无论是在什么单位,总会发现在技术上又一技之长的人不善于搞人际关系,树敌太多.有点想许储,凭着自己的资历本事,赤搏上阵,易被乱箭,暗箭所伤.谁有<论GCD员的修养>不妨送给他.
7.看了几个英文的网站,感觉比中文的BBS讨论得精彩.善于看事实,
8.有些中国人太看重NewYorker的那篇文章.觉得破坏中国人形象.曾看到一个著名学校的数学教师的blog上有几个中国人表示了对那片文章的忧虑.其实大可不必.自己是不能由别人来替代的.试想一下,如果同单位的一个中国人极其受人尊敬,人家会由此而认为所有华人都是好样的?实际上还是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对自己心理的暗示产生了这种感觉.但也不能肯定那作者没有丑化的企图.
9.北大是什么样的学校?它不会因为一两个人而改变命运.不过那段申明没有显示出北大文理兼备的实力.
10. 很高兴在一些网站看到中国人理性地参与讨论.事情搞的这么闹哄哄,中外教授都不得不出来表示一番,一些无关的噪音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回想国内报到有人跳楼,一堆人围着起哄,不劝阻,还埋愿楼顶上的怎么还不跳.都是一样的道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从名牌大学录取官的角度谈美国大学的录
2005: 我是教师,但我绝不相信教育
2004: 中国特色的奥运冠军与科研冠军
2004: 莫明其妙的“985工程”
2003: 教师举债“赎校”风波
2003: 全球顶尖名校如何选才?
2002: 100个"状元"和80万生命(ZT)
2002: 以数学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