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回金锴先生
教育部、李嘉诚先生设立“长江学者”工程本意是要褒奖、支持为国服务的杰出中青年学者,包括吸引海外学者全职或非全职回国工作。对在“长江学者”岗位上的工作时间作出明确的要求,这是在诸如学术水平、学术成就等比较弹性的指标之外订立的唯一具有可操作性的硬指标,目的就是为了使该计划能为科教兴国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防止一些单位和个人趁机造假、捞荣誉。还是陈省身先生对国人的劣根性了解得清楚,一开始就富有远见地嘱咐教育部主管官员“要把好事做好,千万不要做成'骗子工程'”。
第一届“长江学者”只设特聘教授、未设讲座教授。田刚、北大却要霸王硬上弓,偏要挤进去。这种欺上瞒下、破坏制度的行为岂不可恶?如教育部从开始起就对田刚的情况知情进而与北大达成某种交易,那只能说明教育部自己带头破坏制度,协同田刚、北大作奸犯科。问题很简单:如果是要吸引人才,北大什么头衔不能设给田刚?难道就只有欺上瞒下、破坏制度这一条路可走?!难道北大、田刚非要成为困扰中国社会进步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弊端的注脚才觉得有光彩?!
假如田刚、北大仅仅只在“长江学者”一事上搞鬼,公众舆论尚不至于激愤如此。事实上其它高校、其他海外学者违反“长江学者”规定的例子绝不鲜见。田刚、北大的可恶更在于食髓知味、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继“长江学者”行骗得手,进而以种种下作手段骗取院士、骗取政协委员、骗取“数学中心”巨额经费,等等,等等。事情真相被揭发之后,还要百般抵赖,还能渎娥鸣冤般地声称“没做错过什么事情”。这不是厚颜无耻是什么?!
田刚、北大的可耻行径已经为他们与其他学者、其它高校划出了一道明显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