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宣传假大空 鼓励假大空
送交者: gmd 2002年07月08日16:02:3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宣传假大空 鼓励假大空

思宁

2002年7月7日亮相的全国高考作文题讲述了一个登山者救人的故事,要求考生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分析考题以及出题者的思路,可以看出,这是一道宣传假大空,鼓励假大空的作文题。

作文题讲述的登山者救人的故事纯属胡编乱造,本身宣传的就是假话、大话、空话。故事前面说登山者“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后面却没有交代找到避风之处。按照故事应有的逻辑,找不到避风之处,不仅登山者必死无疑,被救醒的“冻僵的人”也是必死无疑的。然而,故事的结局却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可见,出题者“设置”的找到避风之处与抢救冻僵的人这对生死抉择其实是虚假的。

进一步分析,抢救冻僵的人的做法也是违反急救常识的,因而也是虚假的。查有关冻伤的急救常识介绍可知,抢救冻僵的人不可以按摩患部,因为按摩会引起感染,造成皮肤破溃或坏死。在野外没有温水时,正确的做法应是:将冻伤的肢体放入健康人腹部、腋下,或套入棉衣,或在被褥中复温。显然,登山者“脱下手套”,“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是错误的。

再说,相当于四级冻伤的冻僵的人即使被救醒,在野外条件下,其健康状况也难以恢复到搀扶原本健康的登山者的程度,所谓“两人搀扶”(带有互相搀扶的意思)令人难以置信。

如此违背事实逻辑、医疗常识的故事,其情节是虚假的,其结局是夸大的,其说教是空洞的。而且,故事用错误的急救方法误导了公众,在急救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在这个假大空故事的启发下,出题者鼓励考生写出的作文,难免出现假大空的现象。正像2001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鼓励”考生保留“诚信”“背囊”一样,2002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鼓励”考生选择救人的“心灵”。不管考生内心真实的选择是什么,出题者鼓励的就是这样的惟一的答案。对于内心真实的选择与惟一的答案不符的考生,想得高分就得说假话、大话、空话。

一定有不少考生在作文中撒谎,或精心编造舍己救人的英雄故事,或大力粉饰大公无私的美好心灵,或违心高喊不怕牺牲的烈士口号,或假装解剖自私自利的一时一事,等等。如果不同意出题者鼓励的惟一的答案,想写出内心真实的选择,就要冒着得低分,考不上好大学甚至考不上大学的风险。即使考生赞成救人,但不赞成故事中登山者错误的救人方法,而主张科学的救人方法,也要冒着得低分的风险,因为出题者只关心“生死抉择”,不关心“生”中的多种抉择。“不说假话得不到高分”,这就是出题者教给考生的信条,这就是中国特色的作文教育的弊端的集中体现。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社会长期流行假话、大话、空话的的“声带”“发声机理”,不难发现假货、假合同、假报表、假文凭、假干部、假政绩、假表态等现象的“遗传基因”。在强调“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该认真反思一下,怎样远离假大空的道德,追求真善美的道德?

(强国论坛)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