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科学家鲍哲南可能获诺贝尔奖? (转贴) |
送交者: 寂寞梧桐 2002年07月19日18:41:38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大公报报导称,在舍恩事件中,处于旋涡中的还有一位美籍华裔女科学家鲍哲南博士。舍恩和鲍哲南等人合作,在2001年10月18日英国《自然》杂志和2001年12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宣布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纳米晶体管。此项成果被选为美国《科学》杂志2001年世界十大科学突破之首。也正是这两篇论文中相似的数据,引发了贝尔实验室以外的科学家对舍恩研究工作的质疑。 鲍哲南的成功事迹在南大校园中引起轰动。目前供职于贝尔实验室的鲍哲南,是南大化学化工学院87级学生,1990年大学三年级时移民美国。1995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被贝尔实验室录用为正式研究人员。在贝尔的数年中,鲍哲南先后在“聚合物发光和导电性质”、“塑胶超导体”等研究项目中做出了许多具有创新价值和市场前景的成果,有近十项发明获美国专利,并在《自然》、《科学》、《美国化学会志》、《现代物理快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2001年初,鲍哲南受聘贝尔实验室“杰出研究员”,据悉这是贝尔聘任科技雇员的最高级别。 南方周末报导说,在此次事件中,正是这两篇论文,在贝尔实验室内部引发的非议最多。对于论文发表,贝尔实验室有一个通常的做法:投稿之前,应送本实验室的同行审阅,一来可以使本实验室同事之间了解彼此的研究进展,二来也可以在论文发表之前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但舍恩和他的合作者并没有这样做。也正是这两篇论文中相似的数据,引发了贝尔实验室以外的科学家对舍恩研究工作的质疑。 一些物理学家向贝尔实验室投诉,并提供证据显示,近两年来,贝尔实验室科学家发表在《科学》、《自然》和《应用物理通讯》等刊物上的五篇独立论文的数据有造假的痕迹。这些论文描述了一系列不同设备的实验,尽管标注不同,但部分数据看上去一模一样。尤其令人怀疑的是,在不同的论文中,有一个「噪音」图形完全相同,而这种数据本应是随机的,不同实验得出同样结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科学界之所以存在怀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其他一些科学家进行的重复实验都未能获得成功。 五篇论文中包括利用单一有机分子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纳米晶体管这一成果。该成果去年十一月份公布后颇受注目,曾与其他一些纳米科研进展一起,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二零零一年世界科技突破之首。贝尔实验室的物理学家简·亨德里克·舍恩是唯一一名参与五篇论文的科学家。他坚称自己的数据没有问题。他说:「用类似的设备做实验,获得类似的数据不足为奇」。 舍恩于一九九八年加盟贝尔实验室,其研究重点是由有机物质制造新型晶体管。在近两年半的时间内,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至少在《科学》和《自然》等全球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十七篇论文。许多物理学者认为这一系列成果已经使他有资格争取诺贝尔奖。 接到新的指控后,贝尔实验室随即决定组成专家组进行调查。五名专家组成员中包括二零零零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克勒默教授,以及其他一些学术权威。调查组阵容之强,反映了贝尔实验室对此事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此次事件将对鲍哲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华人学术圈备受瞩目。鲍哲南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科学家。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贝尔实验室:现代高科技的摇篮》一书作者阎康年,1998年拜访贝尔实验室总部时,与鲍哲南有过交谈。阎康年曾经问:“你的目标是什么?”鲍哲南的回答令他感到惊讶:“当然是诺贝尔奖。” 1999年美国物理学会举行的“通信中的物理学”讨论会上,这位年轻女士应邀作大会报告。阎康年渐渐觉得,鲍哲南并非口出狂言。鲍哲南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87级学生,1990年大学三年级时移民美国,1995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后进入贝尔实验室,2001年初被贝尔实验室聘为杰出研究员。在贝尔实验室的数年中,她在纳米电子学、塑胶超导体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几位发现导电聚合物的科学家,而制造塑胶超导体是一项更加困难的工作,贝尔实验室为此探索了长达20年的时间,终于在鲍哲南等科学家身上实现了夙愿。但是,自贝尔实验室成立专家小组,对舍恩等人的论文开展调查以后,针对鲍哲南的各种猜测和谣言也随之而来。本月初,有机光电子国际会议在复旦大学举行,鲍哲南应邀参加。上海某报就事先宣称,鲍哲南等来自贝尔实验室的专家将在此次会议上接受与会专家的质疑。 实际上,据复旦大学纳米技术发展中心华中一教授介绍,鲍哲南并没有在会议上谈及舍恩事件。舍恩和鲍哲南的研究工作到底有没有问题?关注这一事件的人,特别是关注鲍哲南的华人学者,都在等待专家小组的调查结论。而鲍哲南也告诉记者,专家小组将于9月公布调查结果,目前她不便发表任何看法。“如果他们的研究工作没什么问题,舍恩很有可能获诺贝尔奖,甚至鲍哲南也有可能。”阎康年说。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