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霍金的膜,只能容下霍金的宇宙 zt
送交者: bjy 2002年09月01日20:27:4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霍金的膜,只能容下霍金的宇宙

在中国召开的世界数学大会,中国的数学家什么奖也没有份;到是霍金的出席,掀起一股崇拜权威的新浪。其实,上述两种现象是相关的。

对于前者来说,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政府出资供养的研究者,已经不太会提出新的问题,更不会对已有的权威观点提出质疑,因此也不太会解决老问题。为此,笔者写了一篇质疑随机性原理的文章贴到BBS上,意在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一个概率论上的著名假说(硬币正反面出现概率相等);当然,习惯了接受学问而不会思考学问的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是,对于复杂体系的不确定来说,即使提出错误的问题,也比提不出问题强百倍。

事实上,学问本不分专业与业余,也不分官方与民间,只有职业与非职业或者政府供养与自力更生之别。以科学为职业的人,如果有敬业精神,他可能成为专家;如果只是乐衷于混业,那么他在学问上就可能是个草包。未能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人,如果有科学研究功力和相应的条件,他同样能够成为专家,同样能够做出科学研究成果;如果只是以科学课题为目标,而缺少相应的功力和条件,那么他在学问上也可能就是个一知半解的人或与科学成果失之交臂的人。

对于霍金来说,他是一个幸运的以科学研究为职业的科学家。所谓幸运,是说他不仅仅有继承科学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原创能力。对比之下,大批以科学为职业的人,他们只具有重复其他科学家创新成果的能力,而没有“越雷池一步”的能力,这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当然是一种人生的不幸,而中国的不幸乃在于这样的科学工作者太多了。

霍金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但是他的大脑异常活跃,而现代科学技术又能够使他的大脑思维所进行的超级信息重组和联想,都顺利地传输出来,这又是霍金的一大幸运。用笔者的话来说,人生的最大乐趣之一就是用思维重构宇宙,霍金恰恰是在用其特有的思维去重构奥秘无穷的宇宙,其重构的宇宙模式被称之为“膜”,大意是说宇宙是由10或11维的时空构成,其中6或7维时空非常的小,人类还没有能力测量出来,它们就像是弯曲的时空膜,我们能够见到的4维时空就处在这些膜上。

对此,凡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知道,霍金的“膜”,只能容下霍金大脑所重构的宇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霍金的宇宙膜理论,仅仅是一种物理学的假说,或者说仅仅是众多可能的宇宙结构其中的一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趁霍金此次来到中国的机会,中国的专家学者能够向霍金提出自己的质疑,无疑将极大地推进中国人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能促进宇宙学的进步。

遗憾的是,我们从电视画面和各种报道里,见到的却是一种“追星族”的表演,照相镜头闪烁,人头如热锅上的蚂蚁,所提的问题、所发表的观感,不是表示崇拜,就是表示臣服,全然没有高水平的或同量级的思维碰撞。当然,质疑一个人的观点,并不意味着不尊重这个人;同理,尊重一个人,也不等于就一定要接受他的观点。

在笔者看来,对任何一种学问或理论,我们可以欣赏,但是没有必要崇拜。这是因为,欣赏一种理论,欣赏者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维;而崇拜一种学说,崇拜者往往会失去自己的独立思考,有时候甚至会丧失其独立的人格。事实上,对一种假说,表示出臣服的样子,只能说明这些人已经习惯于臣服在任何强有力的势力之下;严格地说,这样的人不大适合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提问的能力。

其实,任何物理学的大师及其理论,都不是无懈可击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但是他对万有引力的机制却一无所知,甚至倾向于归功于上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但是他却把宇宙万物的速度限制在光速之内。至于“弦”理论、“膜”理论、大爆炸理论,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理论缺陷或测量障碍。此外,也不排除物理学家为了获得经费,而不得不“定期”发现新的“规律”或惊人的“现象”(美国宇航局隔几年就要宣布发现火星有水)。

从这个角度来说,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既不是相对论,也不是量子力学,实际上是测不准原理。进一步说,所谓测不准原理,有些类似“皇帝的新衣”故事里那个说出真相的小孩子。这实际上也是物理学的困惑,以及人类思维的困惑。

道理并不复杂,人的思维需要符号为信息载体,对于那些人体器官不能直接接受或接收的信息,则需要经由测量仪器的“转述”。对于那些能够与人体接通信息的测量仪器来说,它们同样需要经由若干其他仪器的“转述”。这种多级转述,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息的畸变、失真和模糊,二是信息转述的极限(空间极限、时间极限、能量极限)。例如,以光为载体的信息转述,显然不能够转述比光更小的物质结构信息;寿命短的基本粒子,当然也不能够转述长时间存在事物的所有信息;能量级别低的东西,在接受高能量的信息时,自身有可能遭到破坏甚至将不复存在。因此,霍金所谓存在着11维时空的说法,很可能是一种永远得不到信息转述的结构,这也意味着它们可能并不存在。

与此同时,人类使用的语言文字符号,它们所承载的信息,至少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语言文字符号的歧义,同一个词汇,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时间有什么?霍金的回答是那时还没有时间,显然前一个“时间”与后一个“时间”说的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二是语言文字符号的局限,诸如无穷大、无穷小、真空、时间的起点、数学的奇点、宇宙之外有什么,这些都是大脑思维的问题,却不一定是宇宙本身的问题;与此同时,宇宙某些微妙的真实的结构,我们人类大脑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符号,却不足以进行描述。三是人类的思维,可能仅仅偏爱某一部分的宇宙;而物理学家的测量仪器,也可能与物理学家的愿望达成某种难以察觉的“自恰”(为了解释理论值与观测值的差异,又假设暗物质的存在)。

大自然有问题吗?没有!真正有问题的是我们人类的大脑,是大脑在用思维符号重构宇宙时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以解决,这意味着大脑思维正确地重构了宇宙。有的则没有答案,这意味着大脑思维尚没有找到正确重构宇宙的方法(包括测量宇宙的技术),或者是大脑思维提出了宇宙中并不存在的错误问题和错误答案(包括错误的假说)。

有意思的是,人类的思维,其乐趣并不仅仅是正确的重构宇宙,而是也包括某些“错误”的重构宇宙。事实上,人类的大脑思维,已经在创造着大自然并不存在的东西(既包括新结构物,也包括思维的空想)。不过,这句话又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人的存在以及大脑思维的存在,同时也是宇宙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即人的大脑思维正在为宇宙注入新的本性,这种新的本性有可能深入到基本粒子层次。也就是说,我们大脑思维所认识的宇宙,到头来,实际上正是我们的大脑思维所认为的宇宙。从这个角度来说,物理学家给出的宇宙万物行为的数学公式,也正是在把自己的意识叠加到宇宙之上。于是,我们又回到了牛顿的困惑上,牛顿知道自己的万有引力是一种上帝的行为,同时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当上帝。幸运的是,有着独立思考的人,同样知道牛顿不是上帝,大自然也不需要上帝。同理,霍金也不是物理学的上帝,我们没有必要对他五体投地,物理学的路还长着呢!

北京山海文化企划苑B6-3200 重构(王红旗) 2002/8/29

电话51843850 信箱whqtpw2sohu.com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