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被冷落的“当代牛顿”--威顿
送交者: teeth 2002年09月05日18:37:40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被冷落的“当代牛顿”

  他至少和霍金一样伟大,然而在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这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却
受到了中国媒体的冷落——

  被冷落的“当代牛顿”

  当国内记者对霍金、纳什围追堵截时,一位比霍金还要伟大的科学家却很少进入媒体
的视野。与媒体对他的冷落相比,年轻的中国学生却以近乎狂热的方式表达着对他的敬意。
8月26日,他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度过了51岁生日,而对其生日的祝福,成为当天“北大
论坛”人气最旺的帖子。

  在这些日子里,热情的学生经常围在他的身边,要求签名和合影。北京大学的一名
学生说:“我之所以在数学家大会上做一名志愿者,就是想见一见威顿。”

  这位不为中国公众所知的威顿是何许人也?他为何对某些人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他是“当代牛顿”吗?

  威顿(Witten,又译为威腾或魏廷)是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8月29日,
他在北大作了一次公开演讲。在演讲前,北大数学院院长张继平介绍说:“常常有人将
威顿称为当代牛顿。”

  威顿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在他年仅29岁时,由于在量子场论方面表现出了
超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被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聘为教授。此后,他的研究重点集中在
弦理论,并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袖科学家。

  作为一名物理学家,他同时有着非凡的数学能力。由于威顿从物理角度解决了一些
在数学上看来是不可思议的问题,1990年他在东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了菲尔
茨奖。

  威顿不仅精通物理学和数学,而且将这两门学科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他和其他人
提倡的方法和途径,在科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有人将他称为“当代牛顿”。在北大张贴的海报上,也用了“当代牛
顿”这种说法。

  在接受《南方周末》独家专访时,威顿谦虚地表示:“我绝对不是当代牛顿,我只
是一位普通的科学家,这种评价实在太高了。”

  迄今为止,威顿已经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先后被同行引用5万余次,在物理学界名
列第一。相比之下,霍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为1万多次,排名第24。威顿的高产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一斑,尽管论文被引用次数也许并不能完全说明一位科学家的水平。

  半路出家的“火星人”

  虽然威顿并不认为自己是当代牛顿,但他半开玩笑地说,他和牛顿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热爱科学”。

  热爱科学的威顿,竟然是“半路出家”的。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历史,原本打算成为
政治家或新闻记者。

  1971年,从布兰迪斯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了乔治·麦高文的总统竞选班子,开始了
他短暂的从政生涯。这期间,他还发表过一些政论文章。

  但威顿后来担心,如果投身政界或者新闻界,容易迷失自我。“我觉得自己还是对
物理研究感兴趣。”他说。于是从1972年起,他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物理
学课程。

  这是威顿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很多人惊讶于他当时作出的选择。因为在中国,由
文科改学理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尽管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刚开始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威顿的天赋帮了他不少忙。
有报道称,威顿在上小学之前,就经常和担任辛辛那提大学物理学教授的父亲讨论物理
问题。

  1976年,威顿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然后,他在哈佛大学做了4年博士后研
究。1980年,威顿被普林斯顿大学聘为全职教授。

  和爱因斯坦一样,威顿也是犹太人。尽管选择了物理学作为职业生涯,他并没有完
全放弃自己在社会活动方面的热情。在研究之余,他经常访问以色列,希望以自己的影
响促进中东的和平。

  威顿说起话来声音不大,但在他那颗硕大的脑袋中,蕴藏着令人惊讶的智慧。在普
林斯顿,热爱他的学生送他一个昵称“火星人”。这使人想起那位被称为“外星人”的
足球天才罗纳尔多。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位“火星人”主要的研究领域是一种包罗万象、玄之又玄的弦理论。

  在现代物理学中,有两个基本理论。一个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它是描述星系
和宇宙的;另一个是量子力学,它是描述微观世界———原子以及比原子更小的粒子的
理论。这两个理论被认为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不幸的是,这两个理论之间存
在冲突,弦理论试图将它们统一起来,以便得到一个更好的理论。”威顿说,“目前我
们仍然没有真正理解弦理论,但已经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通常都有直抵事物本质的能力。威顿无疑属于这样一类人。
他认为,20世纪许多最具深远意义的进展都是由于原有理论的不协调。“历史告诉我们
,消除理论之间的不协调是取得真正重大进展的一个好方法。”

  他指出,大多数缺乏物理素养的人或许会以为,物理学家所做的无非是一些极端繁
杂的计算而已,但事实上,这不是物理学的精髓之所在。重要的是,物理学注重概念、
如何理解概念和大自然运行的原理。

  物理学的时代没有过去

  威顿自己认为,他最满意的一项工作是在1994年,他与洛特格斯大学的塞伯格合作
,利用对偶性统一了五种不同的弦理论。值得一提的是,威顿曾经认为研究对偶性完全
是在浪费时间,但他后来承认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并且戏剧性地成为推动对偶性研
究最强有力的人。

  弦理论问世已经有30年历史,其间受到过一些人的讽刺和质疑,但也受到过热烈的
赞扬和吹捧。由于目前的条件限制,不可能用实验手段对其进行检验,有人据此以为它
仅仅是一门形而上的“玄学”而已;但当弦理论研究处于高潮时,也有人过早地欢呼一
个包罗万象的“终极理论”就在眼前。有些研究人员甚至在一夜之间放弃了多年的研究
项目而转向弦理论。

  对于这一非凡理论,威顿本人的看法也许更为精妙:“弦理论是21世纪的物理偶然
落在了20世纪。”

  “有人说21世纪是生物学的黄金时代,言下之意是,物理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您如何评价这一说法?”记者问。

  威顿说:“我相信21世纪是生物学的黄金时代,但我同样相信,21世纪也是物理学
的黄金时代。”

  威顿并不同意21世纪才是生物学的黄金时代的说法。他补充说:“不过,过去的20
世纪也是生物学的黄金时代,DNA双螺旋结构就是在20世纪发现的。”

  “不要过于崇拜前辈”

  在一些中国学生看来,用“火星人”描述威顿似乎还不够。一位从事弦理论研究的
博士生对记者说:“如果我说威顿是神,你应该不会反对。”

  记者向威顿转述了这位学生的话,他听后笑了:“一般说来,我们尊敬前辈是对的
,但在科学研究上,可不要走得太远。中国在科学上可以做很多事情,三五十年后,有
可能成为科学上的领导国家之一。对于正处在发展中的中国科学来说,尤其不要过于崇
拜前辈科学家,因为年轻人总会提出更好的想法。”

  当记者问威顿,公众是否有必要了解这些高深的物理理论时,威顿回答说:“你们
的读者恐怕很少有人愿意去了解其中的细节,就像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爱因斯坦理论的细
节一样。但是,爱因斯坦提出时间和空间是弯曲的,而弦理论希望改进爱因斯坦关于时
间和空间的观念,读者如果去接触这些关于宇宙奥秘的理论,即使不了解具体的细节,
相信也能从中找到乐趣。”

  对于在北大所作的关于弦理论的通俗演讲,显然威顿此前是做过一番认真准备的,
因为就连记者这样的门外汉,竟然也能听懂个大概。演讲结束后,威顿又被学生们围住
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在等待年轻人解决呢。”威顿说。

  一位北大学生和威顿聊完天后,有这样一番感慨:“这些顶尖科学家,要的并不是
别人的崇拜,其实只要有人对他们的理论感兴趣,将他们的工作做下去,他们就很高兴
了。”

  “我不怎么关注这些事情”

  和丈夫一样,威顿的妻子也是普林斯顿的教授,研究的领域也是弦理论。由于时值
暑假,夫妻俩将两个上大学的漂亮女儿和一个上中学的儿子也带到了中国。

  纳什在华期间对中国象棋表现出了特殊的兴趣,而威顿在来中国之前就喜欢上了中
国象棋。他弟弟一家在逛旧金山的唐人街时带回了中国象棋,教会了他儿子,他儿子又
教会了他。第一次来中国的威顿,在酒店的客房里,有时要和儿子杀上两盘。“我输的
时候多,偶尔能赢上一盘。”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当记者问他还有什么业余爱好时,威顿说:“我喜欢打网球,还喜欢考古,所以喜
欢访问像中国这样有很多古迹的国家。”

  一位目前在国外从事研究的学者回忆说,10多年前,他在中国西北一所大学念研究
生,需要阅读威顿的一些论文,但在学校图书馆里找不到,于是想到向威顿本人索要。
当时,威顿早已离开哈佛去了普林斯顿,但这位并不知情的中国学生仍然把信寄往哈佛
。信寄出后,他并没有抱什么希望。然而,1个月后,他收到了来自普林斯顿的邮件,里
面装着他所需要的全部论文。

  在20世纪结束时,美国《新闻周刊》杂志评选出50位还活着的最有影响的美国人,
威顿榜上有名,且排名挨着麦当娜。谦虚严谨的科学家与放浪形骸的娱乐明星比邻而居
,这当然有些滑稽。记者请他谈谈感受,威顿却说,他并不认为自己是50位最有影响的
人物之一。

  “你喜欢麦当娜吗?”

  “我几乎不了解她。”威顿低下头来,用耳语般的声音说,“我不怎么关注这些事
情。”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