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可能永远是二流强国 |
送交者: dayang 2002年01月04日17:05:2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中国有可能永远是二流强国 首先看一个大家可能早就知道的道理,那就是:同样是种一颗大白菜,为什么美国 的农民可以收入2美元而中国的农民却只能收入5毛到一元人民币。这不是因为美国 农民种的大白菜营养价值比中国农民种的大白菜营养价值高,而是美国在其它高科 技方面的能力比我们强很多。高科技产品的高额利润通过某种方式转移给了美国的 农民,所以他们可以有比中国农民高得多的收入。高科技的利润有的时候是惊人的, 道理很简单:因为只有我一个国家可以生产,我可以毫不留情的要求超过9成的利润, 也因为你需要而你又不能生产,你只好把脖子伸过来让我宰。相反,科技含量低的 生产是不可能带来高额利润的,因为大家都可以生产,你把价格提高了,我可以不 买你的产品而买别的国家的同样的产品。 最近几年中国的发展很快,经济取得了很高的发展速度。但是在这种高速度的背后, 我们看到的是简单的经济量的增加而不是实质的技术的发展。换句话说,我们目前 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增加流水线的条数上的。比如说作鞋子,去年我们生产了壹佰 万双,今年我们增加了几条流水线,生产了二百万双,这样我们的经济从总量上来 说可能是增加了不少,但是我们的利润率却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因为在总的 需求量一定的前提下,产品生产的过剩必然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中国的很多价格 战就是这样打起来的。目前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企业盈利能力很 差,因为我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的能力,很差。那么为什么中国产品目 前还可以盈利呢?这时因为我们有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也就事说,生产同一件产 品,我们的工人得到的报酬要比发达国家的工人得到的报酬低得多。换句话说,我 们的利润是从我们工人的工资里“克扣”出来的。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国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如果我们的企业利 润永远是建立在克扣工人的工资上,我们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是难以得到大的改善的。 因为改善生活水平是必须要提高工人工资的。增加工人工资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 让我们的工人生产利润水平高的产品,也就是生产所谓的高科技产品。 然而高科技产品是要靠自己来研发的,别人拿在手里的高科技高利润的东西是不会 给你也不会允许你生产的,这就是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我们要想有自己的高利润 产品,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 中国有13亿人,按道理说,科技创新的最重要的因素,智力资源是丰富的。但是由 于中国经济水平的限制,实际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是很少的。但是这个限制因素在目 前已经不是我们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目前我们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科 技政策。 我这样说不是哗众取宠,我也看到了我们的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的口号。但是 现实我们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科研政策呢?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实利主义的科研政 策,也就是说,我们把科研和赚钱等同了起来。去年我顺路去参加了广州的出国人 员科技交流会,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大学职位,但是,我很失望,在我寻问过的几 所大学(都是比较有名的大学)里,每一个都问我:你有几项专利?言下之意是你可 以帮我们赚多少钱。我现在不缺钱所以我不为钱找工作,但是我还是想为中国的科 技进步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但是这样的学术环境的形成,究竟是谁的过错? 可以说,过错是决策层的。这几年,我们的科学院变成了“技术改进院”。应该说 技术改造也是科研的一种,但是那毕竟是低层次的科研,真正的科研应该是基础理 论方面研究的创新,但是非常不幸,我们出于一种功利的思想和盲目的把生产车间 管理引入了科研管理,我们的基础理论研究在最近几年被淡化甚至被边缘化了。近 年来缺乏大的科技创新成果的结果就是我们自己的科研政策给自己带来的恶果。请 不要用水稻或者说人类基因组的测定来代表我们的科研成果,那样的工作只是科技 领域里面的体力劳动,只要你有了相关的仪器和不超过硕士的水平,你就可以利用 仪器去把序列读出来,差异只是读得快或者读得慢而已。不是吗?美国的塞列那公 司是一个只有伍佰来人的私营小公司,他们的测序却是领导了世界。我们需要的是 当年人工合成胰岛素那样的真正高水平成果。而只有当我们拥有了一大批那样的成 果后,我们才算是真的科技强国。 我们不妨来看看目前的情况是怎样形成的。我出国前是在北京的最高级的研究所里 工作的,那时候我们做的是真正的理论方面的研究。但是就在那时出现了:中国的 科研成果转化率太低的观点。此后不久就开始了所谓的科研制度改革,要求科研要 为经济的发展服务。要求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于是大量的基础研究项目被砍掉 了。我个人的结论是当初(包括现在)的做法是不妥当的,下面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讨 论一下这个问题。 我是抱着留学回国的志向出国的,我在美国的大学是一所主要的研究大学,也就是 说,教授们是以研究为主要职业的。但是我很快发现,绝大多数教授的科研是没有 所谓的“经济价值”的,换句话说,他们的科研是以发文章为唯一目的的。但是每 年,他们都可以从政府那里拿到大笔的科研基金。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他们政府的 钱多得没有地方花,是政府明白科研只有通过这种人海战术,才有更大的可能取得 实质性的进步。换句话说,科研是需要“养起来”的,而这种养起来会在将来给你 回报,但是绝对不是现在立刻就回报你。不是吗?以生物领域极为重要也是经济效 益极高的PCR技术为例,当初如果不是花钱去支持研究生活在热水里的细菌,怎么可 能有后来的PCR技术的出现呢?如果按照我们目前的科研理念,热水细菌是不可能转 化为经济效益的,所以我们是绝对不会出钱支持这样的科研的。所以我们就永远不 会有突破性的科技革新。 实际上我们是不应该简单的和发达国家比较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的。在欧美发达国家, 科研是由两个群体来完成的,一个是公司群体,另一个是大学科研所群体。他们的 研究目标是不同的,公司群体的研究以应用为唯一目的,他们的成果转化率极高, 但是他们的研究多半是以技术改良为目的,学术水平是不高的,所以很少有高级别 的科学研究奖会给公司的研究,公司的研究大多转化为了专利,而且专利的数量惊 人(任何一个小的改良都是一个新的专利)。欧美的大学和科研所得科研是以出文章 为主要目的的,很少有教授的科研直接就变成了商品。由于竞争激烈,文章发表的 数量是很有限的。这样一来就有了转化率极高而且数量级大的技术改造成果和数量 较小的学院派的真正科学研究成果在一起算成果转化率,所得到的科技成果转化率 自然就高。而在中国呢,我们几乎没有公司研究,我们有的只有学院研究。现在要 求我们的学院研究的转化率向别人的公司研究转化率看齐,我们的研究水平下降是 必然的,而且长远的恶果是可怕的,因为我们的国家会逐渐失去造血机能,也就是 失去基础方面的创新能力。如果是那样,即使我们把我们的经济总量再翻几番,我 们最终还是会因为贫血而不能屹立,冲其量,我们成为一个永远帮别人加工鞋子的 大加工厂而成为一个二流强国。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