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乘着奧運東風,饒毅施一公聯手倡導科技界金牌戰略
送交者: dashan1 2008年09月04日10:32:1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雖然看上去很滑稽,哈哈。。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733 中國科學國際地位遠不如體育: 借鑑和挑戰 饒毅 施一公 我國在北京奧運會上已獲10%以上的金牌,和美國在同一個數量級,而我國科學遠低於世界科學最重要成就的10%。雖然用諾貝爾獎衡量科學比較單一,但它能從一個方面反映國家科學發達程度。我國的科學諾貝爾獎尚未實現零的突破,不僅未及美國,離英國、德國、日本、瑞典尚有相當距離。 科教興國是國策,體育強國是國家實力表現的一個方面。奧運顯示中國體育已經邁進了世界前列,而看科學事業,儘管有相當大的發展,中國仍只是科技和教育事業的大國,遠非世界強國。在為北京奧運歡欣鼓舞的時刻,思考中國體育事業和科技教育事業的異同,可以使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在為中國人民百年奮鬥的成果而驕傲的同時,必須清楚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有很大差距。 中國體育和科學的國際地位 百餘年來,中國體育和科學都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飛躍,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體育在世界上舉足輕重,而我國科學尚未取得與大國相稱的成就和國際地位。今天的奧運如果沒有中國參加,會大為遜色;而如果中國不參加眾多國際學術會議、不在重要雜誌發表論文,對世界科學的影響相當有限,有些學科甚至沒有影響。 中國人曾被譏稱為“東亞病夫”,體育水平非常落後。1932年第一次參加美國洛杉磯第十屆奧運會時,代表團僅6人,參賽僅短跑選手劉長春。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只有69名運動員參賽。中國大陸選手雖然在1952年參加過芬蘭赫爾辛基第十五屆奧運會,但全面參加是1984年在洛杉磯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並贏得了歷史上第一枚奧運金牌。從此,中國逐漸邁向體育強國。2004年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上,中國以32枚金牌僅次於美國。北京奧運會,更創金牌第一。 中國參加重要國際科學大會情況如何?以今年7月剛在德國柏林召開的第二十屆國際遺傳學大會為例。這個自1899年以來歷史悠久的大會,今年3000多人參加。12位大會主題發言有6位諾貝爾獎得主,其餘6位水平相近,但沒有一個來自中國。在168位大會應邀發言者中,中國只有2人,占大會的1.2%。通過論文摘要評選勝出的112位發言人,中國有2位占1.8%。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的科學論文比例也反映了國際地位。國際知名的《細胞》雜誌上,我國1981-2004年空白,近年仍不到1%。我國做出主要科學突破占國際比例也很低。以上是一個側面的比較,如果具體分析我國的科學發現,會得出同樣的結論,那就是,儘管我國做出過一些國際水平的工作,但總體亟待改善。 科學界可以向體育界借鑑的思路、目標和標準 發展科學和體育都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近年科技經費大幅增加,但如果沒有相應大力改進分配體制,則我國科學的進步可能出現瓶頸,科學經費不能最有效地利用,為國家和科學發展留下隱患。 我國科學經費分配有問題的思想根源,也許是不少層面將科學經費分配首先看成是利益的分配,而不是為了刺激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科研經費的分配是利益當先,而不是事業當先。要扭轉這個思想,國家和科技教育界必須清楚,中國仍然是創業國家,中國科學界不是利益分配集團,而是需要為國家出力、為世界做貢獻的創業集體。如果中國將體育經費都用來分配利益,而不首先考慮培養優秀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很難設想中國的競技體育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同理也能解釋中國男子足球隊面臨的尷尬局面,中超聯賽利益的分配和巨大的經濟收入,也許減弱了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競技的動力。 科學和體育都有目標和標準。我國體育瞄準世界目標多年,得到世界前列的個人和團體才能得到國內肯定。科學的目標是重要發現,標準同樣是世界性的,但我國科學界常以國內標準代替國際標準。以院士評選來肯定對我國有貢獻、有成就的科技界人士,初衷非常好,但也帶來眾所周知的問題。用體育來比喻,就是以國內裁判員評分作為運動員待遇最重要的標準,在中國得前幾名就可以給運動員帶來終身榮譽,參與國家、地方相關重大決策,掌握重要資源。如果科學界的問題發生在體育界,難以想象我國體育能走向世界。院士如何待遇合適、科技獎懲制度如何改善,既肯定以往成績、又避免我國科學家停留在國內標準和榮譽而不向國際一流邁進,是我國科技教育事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科學的挑戰:在國情允許時有改革的緊迫感 科學技術與競技體育有很大的區別。體育水平不可能無限提高,所以給後進趕上先進留下較多時間。科技日新月異,進步慢就是相對退步,趕上科技先進的國家很困難,需要極大的毅力和長期有效的積累。 競技體育的世界最高水平提高緩慢甚至停滯不前,因為運動員無法逾越人類生物學的運動極限。例如,美國運動員鮑勃?比蒙於1968年在第19屆奧運會上創造的8.90米的跳遠世界紀錄,直到1991才由另一位美國運動員邁克•鮑威爾以8.95米的成績打破,並保持至今。 而科學技術的世界最高水平提高極為迅速,人類尚不能預計科學的極限。有科技沉澱作為強大基礎的國家,並不會停下來等我們。科學沒有第二,技術上的第一也常使第二沒有市場。因此,追趕科學技術的世界最高水平,遠難於趕超競技體育的世界最高水平。 在中國有經濟實力的穩定時期,不能錯過歷史時機,應該有緊迫感,妥善布局科技、教育,立志在三十年內極大地提升科學水平。將我國從科技大國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有三個前提:科研經費的投入、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科研體制的改進。經費、人才、體制,三位一體,同步協調改革,缺一不可。在經費增加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吸引人才和改革體制。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在世界範圍內逐步擁有較為雄厚的科技人才基礎。他們中的一批人才因為具有國際通用的傑出才能,滯留海外。我們可以吸引有理想者回國。我們也要使國內不同層次的科研人員更多的發揮作用。體制改革在國家層面上需要有一個脫離部門利益、為國家整體科學發展着想的機制提供總體思路、設計、協調和監督。 本文開篇用了諾貝爾獎來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國科學任務艱巨。但需要聲明,我們不認為應該用提高體育的方式來專門攻諾貝爾獎。我們提倡,我國應該在科學全面發展基礎上,在實質進展的過程中,自然產生許多諾貝爾獎的工作,使它成為我國科學發展的附帶產物,而我國科學的提高帶來的對人類和中國發展的貢獻,則是我國應該努力的目標。 提高我國科學的國際地位,不僅會提高國家和民族的自信,而且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基礎。 (作者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 2008年8月23日發表於《環球日報》
0%(0)
0%(0)
  《環球日報》是哪裡的報紙?  /無內容 - nm2 09/05/08 (252)
    是新華社在美國辦的中文報紙.  /無內容 - 圓排骨 09/13/08 (195)
  饒毅拉施一公共同署名, 是給方肘子 - 圓排骨 09/04/08 (431)
      算是附帶的一個考慮吧.  /無內容 - 圓排骨 09/09/08 (206)
  阿歪野心極大,遺恭上了賊船  /無內容 - 4832 09/04/08 (260)
  狗屎  /無內容 - mahu 09/04/08 (232)
  請教:神經科學博士? - mahu 09/04/08 (445)
    就算十幾年前,美國“博士”還是一個交了 US$15 - 廣東南蠻 09/04/08 (25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北大會變成邪教團伙或“北大黨”嗎?(1
2006: 北大會變成邪教團伙或“北大黨”嗎?(2
2005: 我的師院情結
2003: 2000億亂收費把教育推上神壇
2003: 我們還有多少愛可以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