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目可以看出,这篇小文要讨论的是诗歌中的比喻手法。
大诗人李白有几句诗说:“白发三千丈,离愁似箇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唐朝人说:好诗!愁白了头发,可见愁之深。头发又长到了三千丈,可知愁得久。好,感人!于是后人也跟着叫好,诗人们更是跟着比愁,竟然还有人写出了这样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江要是屈原投身的汨罗江呢,还短一些,要是长江呢?天哪,好几千里。你说这愁得有多深多长?远超过李白的白发了。
可仔细想想,头发能长三千丈吗?吉尼斯纪录,最长的头发也就两米多,还是黑的。奇怪的是,当人们读“白发三千丈,离愁似箇长。” 这两句诗时,并不觉得它违反常理,反而觉得它非常感人,并随着诗人的伤感而在内心了产生了共鸣。
比喻得虽然极尽浪漫夸张却又让人感到贴切,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诗人遣词造句的高妙所在。要达到这样的“高妙”有两个诀窍,第一个诀窍就是:比喻得无论多么夸张,也不能背离被用来比喻和夸张的事物的自身特性。看,头发的重要特性之一是“长”的形状,如果沿着这个特性延伸而达到比喻的效果,是不会“出错”的。头发一辈子不剪,最多也就两米多,可比喻成三千丈,从唐朝到今天,竟然也无一人质疑。第二个诀窍更重要:用来相互比喻的两个事物,要有类似的特性。你看,白发是长的,离愁也是长的,尽管白发的长是长度,离愁的长是时间,但特性一致,就可以夸张地比喻了:头发愁白了,一天天的愁,直到白发都长了三千丈了,你说得愁了多久?
如果背离了事物的重要特性来比喻会如何呢? 比如:重量不是头发或离愁的特性,如果偏要说:“白发三千钧,离愁似箇沉。” ,读诗的人还会有共鸣吗?一定会想,头发这么重,头还能抬得起来吗?这就是所谓的比喻失当。网络上多见有人写新诗,“狂”用比喻的手法,以为诗前面加个“新”字就可鳗鱼飞天,苍鹰入海了。实则不然,其谬误跟“白发三千钧”一样可笑。
古典诗话中有一则流传至今的成功比喻,也堪成对比。晋朝名人谢安有一次跟孩子们赏雪,问他们谁能用一句诗来比喻飞雪?侄子谢朗说:“空中洒盐差可拟。” 谢安不觉摇头。女儿谢道蕴说:“未若柳絮迎风起”。这次谢安笑了,欣慰地说:“吾家又出一才女矣!”
不难看出,雪的“轻飘”跟柳絮的特性相同,而与盐的“重硬”相去甚远。
毛泽东有句诗的比喻颇引评家争议:“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有人说了,盖满了雪的高原,从远处看倒是像一只大象,可那山怎么就成了银蛇?其实这个景色,非得到祖国的西北才能看到:一片逶迤起伏的群山,像绵延的波浪,而山顶上多年不化的积雪,从远处看,沿着每个山顶的轮廓线连在一起,正像一条飞舞的银蛇。而在视野小,且无连绵的群山的地方,是看不到“山舞银蛇”这个景观的。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若亲身经历差别过大,对诗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没到过北方的海南岛诗人会怎么比喻雪呢? 大约都只能想象苏轼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了。
可见,“比喻”之道非“眉似弯月,目如朗星,牙排细玉,唇赛涂丹” 那么轻率简单啊。
作为结尾,让在下也斗胆比喻一次:“白发三千丈,宝剑倚天长。一挥天镜破,何处见秋霜?”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