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留美一年
送交者: 初到美国 2002年11月10日10:05:2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谨以此文献给亲爱的电63。

光阴似箭,眨眼间留美已一年之久(呵呵,这般开头最是不费劲)。于昨日收到本月初刚刚出版的我班班刊,一本薄薄的仍泛着油墨清香的蓝色小册子。翻阅之下宛如重历往日岁月,心中充实喜悦。想想因受prelim之苦,好久也没有正儿八经跟父老乡亲们打个招呼了,却还枉负着许多牵挂祝福,实在惭愧,于是择此黄道吉日(俺们学校的开学第一天说:),为自己砌上一杯冰豆浆,于心爱的机器前正襟危坐,待将那分别之后种种一一道来。

说些什么呢?想起在去年此时写的那篇"初到美国"结尾的一句话,"到美国来1月后能出一本书,一年之后只能写出一篇文章,三年后就什么都写不出来了,因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句话其实当时也只是单纯引用,现在觉得不是那么简单的,来美后一月可以用丰富的新鲜的素材写出一篇文章来,博大家一乐,而渐渐地呆得越久对于这个体制文化与中国完全不同的环境切身的感触越多,越觉得很多东西至少我是远远不能说得出来说得明白的。这时候要写点什么就变得很难,因为明白自己是肤浅的。也许等到很长时间以后看得足够多经历足够多了,才能够真正写些有意义的东西。

呵呵,绕了个大弯子表示一下谦虚。总之现在我还是要写的,一是向父老乡亲们问声好;二是尽我所能总结一下来美一年的感想,希望对今后出来的同志们能够有所借鉴。

由于时间关系(开学了无数的事情压下来好忙啊……),只能把感触略深的东西草草写就,主要是学习方面的体会,像生活方面很多都没有时间涉及。望大家多多包涵,今后有时间了再加补充。

(一) prelim

Prelim,即Preliminary也,Berkeley一道令新生们闻风丧胆的关卡--博士生资格考试。标准其实因系而定,尤以EE和物理系为最恐怖。EE每年的通过率一般在50%左右(个别方向如CAD好一些),被传为佳话的是去年communication的7过1之史诗。每个人基本上有两次机会。一般来讲绝大多数人考了两次都是能过的,但是这其中的痛苦绝不亚于GRE(对于不拿GRE当回事的美国人来说Prelim就更是史无前例的头疼事了)。归其根源应该是因为美国对博士的期望值和要求都非常高,远远高于硕士。有一个Ph.D的学位就能够说明一个人在学术上的高度和地位。我认识一位前辈在浙大念的博士,出国10年后已获生物界Chief Scientist称号,但他的名片上简简单单几行字中最醒目的就是名字后Ph.D的字样。可见美国的博士学位之来之不易和受重视。

Berkeley EE的Prelim形式是口试。一个密封的教室中坐着三位大教授,每人给考生出一个大问题,各二十分钟,共计一个小时。考生在台上当场思考,在白板上画图分析,用英语讲解和回答问题。

这里面其实一是考基本功,二是考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后面这点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不太容易,因为向来都是笔试考惯了。相反美国学生则擅长此项,他们从小教育就强调presentation的训练,练的就是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本事。美国是一个讲究沟通讲究自我推销的地方,不论将来是作faculty,还是在工业界发展,都需要很强的表达能力,才能让别人认识你肯定你从而重用你。据说Berkeley和stanford这两所学校尤其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呵呵,我都不好意思说Stanford的prelim是怎么考的,10个老师每人12分钟的一个问题,或者12个老师每人10分钟的问题,比我们难上不是一个等级,而且他们的博士淘汰率很高,所以其实我们不应该叫苦才对。)

EE的Prelim给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它反映了美国教育的侧重点。考察的决不是简单的课堂或教材内容,也不仅仅是运算分析的能力,而是看一个学生具不具备作Engineer的素质,也就是intuition或sense。那些拿到一个问题直接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参数和运算解题的人必废无疑,因为教授要看的是学生能不能有效地将未知的问题分解简化成熟悉的形式,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给出解答。你有可能将问题解答得很完整,但是你不合格。

我知道的最悲惨经历是:一位师兄在很短时间内完满地解出了问题,教授对他很满意,然后给出了一道附加题。这位师兄略作思考,写出了一个很长的公式得出了答案。当时教授非常惊讶,问他怎么能够记住这么复杂的公式。师兄愉快地说这是他充分准备的结果。最后结果是prelim结果出来胸有成竹的师兄被这位教授fail掉了,教授的答复是师兄在采用technician的思维方式而不是Engineer。也就是说只有技术工人才会去背公式和套公式,而Engineer会用自己的直觉和方法。

……除了为这位灰头土脸的师兄遗憾以外,我听到这个故事时的感触是,根据我的印象整个清华大学似乎都在培养technician。我的切身体验是这一年中我用了很长时间去发现我的思维方式和那些让我惊讶的genius差别在哪里。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苦苦学习了四年的电机专业在我脑子里总好像只是几个课程名称的累加(还好这样我还可以装作胸有成竹的样子告诉别人像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其实我全都学过),而那些金发碧眼或是高鼻深目们总是说到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就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一般。后来我发现其实我心里面的想法是让我再翻翻课本,看看那些我熟悉的公式们,我就能告诉你我学过些什么(wuwu…包括我那为之骄傲的电机学)。这其实就是典型的technician型思维方式,只不过technician也分高级的和初级的,虽然基本上都是在把公式生吞活剥,但是高级的能够在考试前成功地消化一部分,明白了公式在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这样基本上就保证了这门课的GPA,之后内存随着时间清空直到下一次写操作到来。

在我们现在用过的EE的教科书中,最好的或者说最适合用来准备prelim的是一本公式最少的,甚至可以说从头到尾其中没有一个写出来让人套着用的公式。所有的结果都是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推出来的,适用于某些场景,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在其他场景时也能使用类似的方法推出其他的结果。并且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以饱含热情的态度向学生们介绍这个学科的有趣之处,带领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得出直觉上的解释,有时直觉与事实产生了差异就更成为一个好的题材。这样的结果是学习的高效和引发了对学科的兴趣。美国人的信条是:If no fun, why do it? 学生自觉地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否则他就会去换另外一个自己喜欢的学科。 似乎已经从prelim扯得太远了。话说回来,以上说的是美国教育中注重的是intuition和sense,翻译过来就是直觉和感觉,前者指思维方式,后者指在实践中具有对该学科的实际的概念。这两点在我上上周五考的这次prelim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我这次考试中事先知道有两个analog问题,一个digital,而在前者方面我的背景较弱,于是下了好大功夫准备。看书,做题。最后考场上发现准备的东西一点没用上。一个问题问我在设计中如果需要隔离直流和交流该怎么办,如果要把电流转化成电压来测量怎么办,我愁眉苦脸地开始想那些曾经见到过的复杂的漂亮的电路,结果老师说no no no,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答案,最后分别用一个电感和一个电阻解决了问题。另一个问题引导我将一个真空管器件类比成MOS管,导出一些参数然后问我:"和MOS管的参数相比它们是比较大还是比较小?"这个问题对于一般稍微做过一些设计的人都简直不能再简单了,但是如果只关心怎么样运用那些充满Gm, Ro等等符号的公式进行复杂运算的话,这个问题绝对是答不出来的。这次考试并不代表所有的prelim都这么简单,但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大教授们非常重视学生对该学科是不是有一个实际的概念,而不是只知道算题。

再举几个栗子,有个母亲和我是老乡的新加坡师兄在他的prelim中碰到的问题是:什么是傅立叶变换。他马上往黑板上写积分公式,教授说no, give me an intuitional explanation,他左解释右解释最后还是在这个上头被fail掉了。当他第二次考的时候,教授微笑地看着他,说,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傅立叶变换了吧?呵呵,这是这位师兄见人就讲的故事。

另外不要认为只是工科系重视直觉和感觉,实际对于理科这更是基础,物理系的prelim训练方法是,给出一个物理现象,要求学生马上用直觉给出一种解释。然后再想办法用数学方法去证明。如果你的直觉对了(也就是猜对了),哪怕证明不了也有一半的分。这导致在跟一位物理系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不得不经常痛苦地跟他辩论他的一些可爱的异想天开的并且又及其自信的直觉。比方说春天突然有天从早阴冷下雨到晚,他会兴奋地告诉我他认为热空气来了,因为所谓热空气通常导致降雨(实际上两天之后他不得不同意我的看法是冷空气来了,因为天气越来越冷);又比方说他坚持认为柏油马路上的规律的微小的起伏是加利福尼亚的地震波造成的,这点我无法找出事实反驳,但是我认为那不是,因为这些起伏的周期性长度只有一米左右,我不认为能扭曲地面的地震波的频率有这么高,而宁愿相信这是因为压路机的轮子不圆(en..akai的解释是路面热胀冷缩,这个答案似乎比较专业)。

嗯……又东拉西扯了半天,总之就是我感觉美国教育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视直觉(这在prelim中有充分体现),由此他们学生的头脑非常充实和具有对学科的热情。这一点我认为清华走在相差很远的另外一条道上。有时候真的觉得清华之所以能够一直都这么牛,主要还是良性循环起作用,靠着生源质量出人才。

谢谢那些在我考prelim期间给了我许多关心和鼓励的兄弟姐妹们,很遗憾虽然题目并不难,但是我最后还是被fail掉了。教授们给了我一个比及格线稍微低一点的分数,然后告诉我"Will benefitfrom TA experience; Has a potential to do well; Shouldpractise interaction and try to explain her thoughts toothers." 总之就是说虽然你什么都知道,但是很遗憾你说不出来,我们不能让一个没嘴的葫芦去念博士, blah blah blah…… 感谢我的导师和组里众多师兄师姐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毕竟这一年来的专业课学习是被肯定的,但是就象大多数中国学生那样,我还是忽视了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训练。这里面包括快速整理自己的思路,以规范形式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沟通,和英语口语能力。这是我在美国第一个失败的教训,但对于我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并且指出了我关键的不足之处。希望后来的同学们有所借鉴。我会于明年夏天再次take prelim,相信到时候我就能以十足的把握走上考场了。 (二)竞争心理

我认为这是美中教育制度差别很大的另外一个方面。中国强调竞争,而美国强调兴趣的引导。

在中国,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造成了极其激烈的竞争,绝大多数的学子们是在为了竞争而竞争,每一个阶段前方的目标都是代表着某种机会的一些金光闪闪的名额。我们总是在这样永无休止的追逐中忘掉了自己,总是在达到目标的时候却感到莫名的空虚。Sigh,想起这十几年的读书时光,最生动最快乐的是小学高班的时候,那些数学竞赛的应用题给了一个小女孩无穷的乐趣。自那以后的她就像是一匹受训的野马,在越来越高级的运动场的跑道上她把追赶和超越当作了最大的乐趣,却再也想不起原野上自由奔跑是什么滋味了。呵呵,回想清华四年来学业上是什么在激励我和鼓舞我奋勇前进,绝对是每年年底的那次大排名和奖学金评定的说……

到了美国,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在Berkeley的研究生院感觉身边的人一个个脑子都转得飞飞快,这许多聪明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科研环境下共同学习却一点竞争气氛都感觉不到。首先是研究生课程以扩大知识面为目的,大家的GPA都可以保证是A(何况GPA已经不再重要),然后在科研方面各人有各人的领域,互相学习各自求发展,基本上没有任何来自竞争的压力。

当然真正的比较在于中美的本科教育,本科生相对来说竞争压力比研究生大得多,因为他们也有就业和升学的竞争。但是美国教育致力于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压力和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兴趣,让大家都有一个愉快的环境学习,并且同时把很大一部分侧重点放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上。

去年我上过两门美国本科生的课(初级模电和初级数电),这两门课都非常热门人数非常多,也就意味着竞争比研究生课程激烈得多。但是他们的本科生要幸福得多。首先美国课程评分是分段给分,各个分数段分别给A,B,C及中间段如A+,A-等,这样就比国内差一分就差好些名次的情况要让人轻松得多,大家各自知道自己大概是什么层次,只要学得明白就没有什么其他因素会导致成绩出现大的误差。另外分数基本上均摊到学期内的作业,project和大考小考中,期末考一般仅占30%,project比重大于等于期末考,而做好project的关键就在于平时努力和小组成员有效的合作,这样学生们就用不着在期末时惶惶然,也没有机会指望考试前突击就能拿个好成绩。总之我感觉他们的课程制度比国内合理。当然这是建立在他们资源丰富的基础上,没有良好的上机条件project是没法做的。

除了制度方面,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是美国老师对学生很尊重。无论是什么性质的考试,哪怕是TA负责的期末作业评分,都不允许分数公开。或者是分数发到各人邮箱里,或者是按学号公布,反正9位数的学号只能记住自己的(呵呵,俺们prelim的结果就是按学号公布的,虽然这种结果其实大家都是会知道的,谁过谁没过,但是老师们仍然要在公布时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使没过的学生不会感到尴尬)。课堂上发卷子的时候老师都会把卷面严严实实地扣着发给每个人,尤其是考得不好的同学。说实话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某些程度上我认为美国抨击中国不重视人权是有道理的,中国的还击总是指出美国在诸如种族歧视等等一些方面作得也不好,但是普遍意义上美国人更尊重每个人的尊严,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从小到大我曾经已经习惯了看老师们用刺激落后学生自尊心的办法督促其上进,也许这样有效,但我怀疑仅仅是很小的比例有效,对于其他那些被刺激而没有能够上进的,甚至那些小比例的上进了的,他们的心理都会留下被刺激的阴影。

事实上有一篇文章叫做"清华的炼狱,麻省理工的天堂"讲的是一位81届清华前辈的同样感受。DEE第4篇文章。

美国孩子像是在大自然里成长的生物,而中国孩子都在加上了重剂量的化学肥料的田野里生长,他们能够拔得高窜得快,但是未必真的健康。

中国教育这种单纯强调竞争的观念首先是吃掉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获得的乐趣,抑制了他们对自身发展方向的思考。比方说随便搞一个调查去问毕业了的中国本科生,学术上你到底对什么有兴趣,估计98%的情况下会是一双迷茫的眼睛在瞪着你。而这种结果美国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我曾经在第一学期做project作得快要发疯的时候对旁边的美国小本科生大发牢骚,结果是他瞪着迷茫的眼睛看着我说,Youdon't like it? Why take it? 当时我就愣了一下,想告诉他这是学位要求,想了想还是没说,因为说了也没意思。

并且这种竞争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急功近利的,学不到什么扎实的东西。比如说清华的学生一般来讲上完了四年本科后就已经充分掌握了让大脑在考试前后一个月时间里达到最大知识容量的能力,除此之外的时间就可以快乐地空空如也。

最后我认为这种竞争式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弊端是,学生十几年在这种狭窄的目标巨大的压力的培养模式下成长的结果是他们的心理和人格得不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这种狭隘的竞争心理的普遍表现就是无法正视挫折,总觉得自己要走的路是自古华山一条道,要争取什么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成功之前和失败之后的心理压力都过大,导致做事情和看待人生的角度总是偏激和片面。像自杀频频的清华,时常爆出学生血案的北大,91年的卢刚和2001年的尹湛(Purdue生物系研究生,8月2日于学生宿舍楼内杀死一对韩国姐妹),都是被中国教育的重重关卡挑选到最高层的人才……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说明他们已经不仅仅是个案,而代表一种在具体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狭隘心理。 (三)孤独的美国生活

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注定是孤独的。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都已经习惯了充满我们生活的喧嚣与热闹。不要因为喜好安静和独处就认为美国的生活适合你,那只是在清华这个每天 就练 扬人们摩肩接踵的

环境下的安静和独处。清华最安静的角落都比美国任何一个地方热闹得多。

玩过模拟人生的同志们可以很容易地想象美国的生活。就是一模一样的。整齐的街区漂亮的小房子,简单的家里有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每天在重复着忙碌的日程。心情低落很糟糕,因为那意味着工作表现不好,无法升级。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一是娱乐值低落,于是必须将你的一部分时间用来补充娱乐值,二是社交值低落,于是必须周末晚上开个party电话邀请亲朋好友过来一聚,促进感情同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情。刚刚玩上模拟人生的同志们很容易发现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明明一切都是在为工作奋斗,可是为什么小人情绪极其低落,工作表现不佳,什么事情都好像慢一拍,最后家里狼藉一片没准工作还丢了。然后渐渐找着窍门了,原来心情需要调节,于是有效地补充了娱乐值和社交值之后小人开始走上正轨了,每天极其忙碌地生活,但是毕竟是有效率的愉快的生活。再到后来小人工作有了经验,晋升到一定高度,经济也宽裕了,生活就变得轻松有乐趣多了。

呵呵,就是这么回事。但是一开始的确会有一段失落的时间,不知道自己少了些什么。最后才发现在从前的环境中无论是娱乐值还是社交值其实都是在自动调节的过程中,而美国这个地方把这个automation的开关给关掉了,玩家只好靠自己主动调节,我想在生活上这是需要适应的最主要的地方。 这里的基本生活很简单又很单调。看起来似乎很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有任何人来介入你的生活安排你的生活。但是同时当一个人自己不熟悉如何调节生活如何改善生活的时候,也不会有人在周围出现帮助你去调节。这就是美国的自由和孤独。

在这里任何事情总能看到两个极端,如果有人在BBS上控诉孤独的米国使女孩子的青春未老先衰,打开那些被M的回文就一定会发现一个生活丰富多彩的快乐女孩在现身说法。总而言之所有的选择都在自己手上,在美国你可以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没有人会来指手画脚,但是也没有人关心。

有一位postdoc同学刚来后一个礼拜就开始跟我们大谈:"我发现在这里没有人care你,没有人care,他们不在乎。但是呢,如果你主动去请教,他们都会很帮忙的。"说话的神情很可爱。其实他真是说到点子上了,美国生活的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权利,彼此留下的空间很大,一般没有人会主动进入别人的空间。但是如果有人主动提出友好举动,每个人其实都很nice的。所以美国生活对人的要求是,一个人可以喜爱孤单和寂寞,但是他必须是聪明的,对外界开放并且知道怎样同外界交往的。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心理准备,过了最初的热闹日子后就会发现美国其实是一座孤独的大坟墓。新生尤其是本科生往往刚从学校的集体宿舍和大教室出来,不太知道social的必要性和不够老练,但在美国生活的一两年磨练后,基本都是每个周末呼朋唤友开party或开车出游的主。其实不一定是他们自己就是特别爱玩的人,而是环境教出来的。美国的生活方式就是周一至周五枯燥忙碌独立的工作,加上周末尽情的放松。不是这样的话情绪不容易调节,大脑也得不到重新充电。

在这种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而人和人之间又相对疏远的社会环境下,如果一个人不能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和生活,会有很多问题出现,美国的心理咨询业非常发达,经常街头上交往中也能看到一些精神上出现问题的人,很无奈的感觉。

(四)两人世界

鉴于刚才提到的美国的孤单生活,大家应该能体会到两人世界在这么一个人与人之间距离很大,文化传统又与家乡不同的地方有多么重要。另外一个人使得家就像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在家里可以放下一切压力,分享也许是微薄的却是温馨的快乐,共同让麻烦的家务充满乐趣,生活不会再有孤单。

现在的新生们都越来越幸福了,今年看到很多双双赴美的,还有到这边后团聚的,两个人在一起能使开始的适应期轻松得多。不过事事都有得有失,两个人一开始就在一起不免限制了交往的圈子,不像一个人时候到处扎堆能多认识些朋友,多学些东西。对于女孩来说,一个人出国的头一年很受锻炼,什么事情都得自己去跑,加上学业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孤单,很需要亲人的鼓励和关怀。各位放飞另一半的男士们可千万不能粗心了,即使不能真正做些什么,多给她一些精神上的支持和设身处地的理解,就是对异国他乡的她很大的帮助和鼓舞了。

而这边多数的留学生其实还是王老五型的。Berkeley的中国人算是很多的,好几百的研究生吧,但是在我的印象中couple很少有到这边来了以后成的。基本上都是以前的同学朋友,一块儿或先后过来最后团聚,或是这边的男士回国相亲成了的。也就是说出了国后两个人走到一起的概率很小(当然也许是因为我遇见的不多)。这其实不符合我们当初在国内的想象。以前总觉得男生在这边困难还是可以理解的,女生过来了应该能发现很多优秀的gg,而且男生们也都会主动一些,日常还能帮上些忙。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大多数过来时独身的 F1mm会一直独身很久,生活中也并没有那么多男士出现。总的来说日子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平静,忙碌而又冷清。

曾经和一个同一年出来的女孩聊过这个问题。都是本科出来的,所以都还对爱情抱着一些浪漫的想象。她还没有bf,所以比较留心这种气 氛。她说这边感觉比国内沉闷的多。虽然加州比起美国其他地方应该算是生活丰富华人集中的地方,对于男孩女孩们应该是有利的条件,但是中国研究生们似乎并没有那么多热情,周末时single的party上大家热闹归热闹,也都很小心翼翼地在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你我都不多走一步。

的确刚到这里的时候的感觉是发现自己突然坐着直升机进入了一个成年人的社会,大家勤奋地工作,规律地举行和参加party,老练地和熟人寒暄,和陌生人握手搭讪,很有分寸地开着生活或是国家领导人的玩笑。现在呆久了以后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在这里的中国人不能跟美国人相比,美国人过着举世闻名的自由的快乐的生活,但中国留学生是每天在异国他乡肩挑着自己生活和学业的重担的这么一个群体,年轻的激情在生活的压力下早就疲沓了,必须以忙碌的日程规律的生活来保证高效的学习和工作,哪里还有心思考虑些风花雪月。更何况在这种成年人的小社会中,很多事情不象从前大学时代那样可以轻松地一笑了之了,还是谨慎些好。再加上这边的人似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理想主义的倾向,使得美国的孤单生活益发的孤单了。

Sigh.国内的兄弟姐妹们请多珍惜出来前的日子,真正属于无忧无虑的年轻时代的时光只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找到。出国象一把大锤子,咣当咣当地把我们所有的浪漫和幻想砸碎,却也把我们敲打得结实厚重起来。

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五)老外眼中的中国

接触了好些老外,他们眼中的中国是有着神秘的古老文化的,落后的,和集权专制的。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来自于象"西藏七年"等被国内禁放的影片和西方媒体的宣传。他们印象中的中国,朝鲜和日本都是那种人民以红卫兵般的热情团结在集权中央的周围被严格统治的国家。

上个礼拜和组里的一个土耳其小孩谈起穆斯林的宗教传统时,说起大学里有从新疆来的同学开始也不吃猪肉,后来照样吃肉喝酒爽得很(是北医一个同学的同班同学)。说的时候其实是心不在焉的,说完了他严肃地对我说:"我想,一个人如果做了什么事而被压制了之后,他也许就不会再坚持了。"我当时就ft。想来他估计联想到中国政府对这位新疆同学的不吃猪肉行为采取了某些镇压手段了。

老外们对西藏很感兴趣,一半是因为西藏的独特宗教文化和风光,一半是因为他们很同情西藏的处境。不管美国政府对中国是什么样心怀鬼胎的政策,我们所接触到的大多数美国人民是热情,友好而真诚的。他们愉快地在自己这片土地上生活,一般不关心复杂的政治,对地球另一端的古老国家有着质朴的好奇心,但是由于美国媒体的宣传总是带上很强的片面性,导致他们对中国的看法不真实。

美国的传统是崇尚自由,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意愿。这使得他们就很难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新闻自由和社会规范上对人民施加的种种限制。Berkeley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香港工作一年,游历东亚各国后回来告诉他的学生们,中国和美国运行在两种截然不同的dynamic下,政治上他很难作出什么评论。我认为这是一种看到问题本质的眼光和负责的态度。到美国之后耳濡目染了很多西方的观念,如尊重人权,崇尚自由,鼓励个性等等,比较之下会觉出在中国人民的确没有得到很多相应的权利。但是另一方面必须看到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很多东西是不能简单地比较的。

话说回来,这边支持西藏独立的组织很活跃,经常在T恤衫和车后能看到Free Tibet的口号,很多老美也在假期到西藏旅游,然后回来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我去听过我们系一个秘书的西藏行讲座,非常美丽的风光民族照片,她告诉我们在当地的各个交通要道见到武装的中国军队在管理,经常要查他们的护照,如果管事的干部不在,他们就不得不等上几个小时(sigh,这倒是典型的中国办事方式,在西藏也被老外们见识到了)。她在观察中得出的结论是土生土长的西藏人处在一种敢怒而不敢言的压抑状态,虽然经济上得到了中央的巨大援助,但是他们的宗教遭到了管制,领袖流离海外。

总之西方在媒体妖魔化中国的同时,人们从不同视角观察中国会得出不同结论,基本上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另外也不排除有些事情上由于新闻管制,中国人自己并不真正了解。

(六)快乐的美国人

出国前就有前辈师兄告诉我们,在这边看到中国人总是一脸苦相,还是喜欢看到美国人阳光灿烂的脸。出了国体会到中国人是不容易啊,肩挑着生活和学业的担子在别人的土地上,压力是很大的,没有多少安全感,怎能快乐得起来。

但是美国人的快乐,着实比中国人在中国的快乐还要快乐得多。美国人全都象大孩子,没有什么机心和太多的考虑,他们的社会结构和人际交往都很简单,什么事情都凭准则办事,他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大家不是为了糊口而求学工作生活,而有充分的空间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体现个人价值。美国是一个可以单纯地生活工作的地方,当然对于我们这些外国人来讲,毕竟会好像南桔北种,再好的环境没有家乡的水土,也总觉得不是自己的地方。

美国人普遍表达能力很强,他们善于在各种场合得体地发言,并且发挥他们拿手的幽默感。比如系主任的讲话,导师每周group meeting上的发言,甚至总统竞选的辩论。没有美国人能够忍受枯燥冗长的讲话和拘束紧张的气氛,在任何场合他们都能适当地轻松地,让所要做的事成为一次愉快的经历。

美国人做事情讲究高效,做事要采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说话要说到点子上。如果在自己没把一件事想清楚之前就跟一位老美谈话,他会听不了几句就疑惑地问:"What's the point?"而他们自己在讲话的时候,如果一旦觉得自己有点信口开河就会以"the basic line is ……"来点明自己说话的主旨,给听者清晰明确的印象。

美国人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绅士风度,本自尊重他人和注重自身行为举止的态度。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没有什么等级尊卑观念,去年的组里party上一位六七十岁的老教授当众与他的一个二十出头的学生在地毯上摔跤,两个人滚来滚去,互不服输(hehe,当然最后还是教授赢了),看得我们目瞪口呆。所以和老美相处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尤其在加州这边的美国人对亚裔很友好,不像中东部气氛会冷淡一些。

写了这么多,回头看看都在说美国人好话,出发点是因为出来留学,总希望能学到别人一些先进的东西,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出来一年,对美国社会的了解并不深刻,只是凭印象作些评论,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他乡再好,金窝银窝还是没有自己的草窝舒适。写这些也不是想鼓吹大家都出国,很多回国的朋友都说对于有能力的人现在国内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好了,出国只是为了学习而已,其实日子过得是很辛苦的。在这边呆了一年,英语并没太多长进,写些汉字也变得生硬了,看上去就像是从英文蹩脚地翻译过来的科普文章,着实不爽。

呵呵,到此为止了,众兄弟姐妹们明年申请出来,别忘了过来看看俺们,家宴招待:)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