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清华,道北大:比较与区别 |
送交者: rygh 2002年11月10日10:05:2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1)两校之区别 最明显的区别是学生的区别。但这只是本质区别的反映。事实上,最大的区别是专业的区别,这是老生常谈,但也是问题所在。这个专业的区别本质上造成了北大与清华的种种其他区别。由于清华从五十年代就被当政者蹂躏(清华遭受的是肢体上的蹂躏,而北大遭受的是灵魂上的蹂躏),故从此仅仅发展工科,甚至与工科密切相关的理科原先也不被关照。工科的特点决定了工科学生必然是我们所看到的清华学生的模样和特点,当然有例外。其实,这并不是所谓“清华特点”,而应该是“工科特点”。 这两年清华开始发展文科,而我所看到的清华工科学生与浙江大学学生的共性就大于清华工科生与清华文科生的共性。只不过浙江大学的学子们缺少清华学子的那种自信,如同人民大学学子与北大学生相比所欠缺的自信一样。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清华特点被人津津乐道?最大的原因无非是清华的地位。事实上,几乎任何文科学校都有北大的影子,任何工科大学都有清华的模样。例如,八十年代有人就把川大和成都科大与北方的两所名校并论,而成都市民对该两校的评论与目前网上对北大清华的评论几乎完全一样。有趣的是,北美也有类似的话:哈佛学生不会算,麻省(指MIT)学生不会写。 我们常说,清华的学生呆。从正面意义理解,可以认为他们踏实(这的确是我的北大所不如的)。我们常说,北大学生疯或狂。从正面意义理解,可以认为他们奔放不羁。但是,传统文化决定了,前者更容易受到好评。就我个人而言,也的确更喜欢清华的务实作风。我相信这是清华的根基所在。 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政治。清华被政治所害,但在其保留下来的学科上却因祸得福:讲政治讲不到工科头上吧。北大在五十年代是政治的受惠者,但这又成为北大过度政治化的原因之一:考虑到北大的政治化传统,这个原因几乎是致命的。 (2)清华的难点和北大的缺点 我不是清华毕业,因此没有资格说清华的“缺点”。但是,可以想见它有两个难点。清华的最大难点也来自它的工科伟大传统。从学科上说,工科是最为实用的,最有现实意义的。这可能获得当今当政者的喜爱。但是,必须看到,工科是最容易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这就是为什么清华在国际引文索引上屡屡超过北大。但是,一个工科院校多么无趣!因此,综合性大学应是清华方向。这样,它不得不建立和发展(应该说恢复)广义上的文科。这就是它的难点。因为一个伟大文科传统的造就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又成了北大的优势。北大的中文、国史、东方等专业,即使不是世界最好,也是最好之一。象中文,其他国家与之简直没有可比性。总之,若要在综合实力上赶超北大,清华任重道远,但完全有可能,因为它没有包袱,招聘的人才可以不限于本校毕业生(如同它现在法学院所实行的政策)。北大呢? 北大与清华相比,专业缺口是工科。由于工科相对容易赶超,北大比清华有更大的优势。问题仅仅在于它能否得当地运用之。在文科方面,北大要注意近亲繁殖的后果,不要老是留自己的毕业生。例如法学院,要是不注意人才问题(当然还有其他严重问题),清华的赶超指日可待,因为法律学与纯文科不一样,北大在国内也没有太大优势,就算有也仅仅限于国内。 清华的第二个难点是一种可能性:我们知道,当政者中清华人很多,这就可能给在校的清华学子造成期望,某种救国意识可能萌发。清华的成就来自学术,如果学生意识被政治渗透,清华就不再成其为清华,而学而优则仕是我国之故疾,很难摆脱。如果清华不注意,那就成了另一个北大。好了我终于说到了我的北大。 北大的弱点很多,但只要在观念上和制度上多多注意,不是不可以纠正。北大真正难以纠正的是它的政治化,一个令人厌恶的传统:五四运动的激进反传统主义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共产主义在这里引进;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兴起......唯独没有保存住的是蔡元培发起的、以学术自由为标志的自由主义。 至于北大其他特点,能改则好。但是,如果改变它就要放弃北大自由传统,那么我宁愿保留一个有缺点的北大。 清华培养中国的力量,北大则抚育中国的灵魂。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清华就是清华,北大就是北大。中国可以缺少任何一个学府,但决不能缺少北大和清华。让北大永远是北大,让清华永远是清华吧。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