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我们是怎么长大的?- 再论人的认知过程的三个阶段
随着婴儿的“哇哇”声中坠地,一个生命开始了。添丁延香火,在中国,是喜庆的
日子。但怎样教养孩子,却无人敢说是容易的事。我们既有“养不教,父之过,教
不言,师之惰”的教子训戒,更有“至圣先师”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
从我们的圣人如此重视检讨自己的言行,足见如何教孩子长大之不易。
如果我们仔细想一下上面提到的教育方法,我们必须承认圣人毕竟是圣人:棋高一
招。为什么呢?三字经上面讲的教育,包括“昔孟母,择邻处”,多是一种从“外
界”对孩子的影响。而孔子的教育方法,已经是“自省”,既“返回”,深入到检
查人的“自身”行为了。孔子这种自我反省的教育方法,遗憾的是,并不能保证进
入“吉思尼世界大全”。这主要是,“回头看”或反省自身的方法,早在圣经里有
了。
圣经中的主人公,亚当和夏娃,因为蛇的诱惑吃了上帝伊甸园中树上的苹果,然后
反看了一眼自身。这一看可不得了,这二位人的祖先,立刻产生了“羞耻”感,顿
时有“不‘服’不啻为人”之誓言。我们的圣人毕竟是圣人。孔子的反省,用洋话
叫“反思”,已经进到了人的“行为”阶段,而不像圣经中的主人公那样,仅仅从
外表一看,就大惊失色。
由此可见,人的认识的“感性”阶段 - 不论是从外部和行为,都是知“羞耻”和
“荣辱”的阶段,是人成长初期的价值观的确立。
人到了中年时期,理性趋于成熟,于是,“理性”认知阶段开始了。人们将自己的
日常经验和知识,进行了逻辑和数学的加工处理,因此而产生了科学。人,由此进
入了理性阶段。理性不仅忙于对经验和知识的外部的观察总结和处理,还进有了新
的探索。
以十七世纪英国洛克为代表的哲学家,开始用“反思”这一方法,重新“向内审视”
人类的内心。这一次,审视的对象,不是任何“经验”的内容,而是取得知识的
“方法”,既,人类是如何取得经验,知识和科学的。洛克将自我审视的“探照灯”,
向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基石“内心”扫去, 得出了我们内心在接受知识之前,确实是
“白板”一块的发现(从而也证实了“感性”认知阶段的“单向通道”的确存在)。
人类已经进入原子时代一百年了,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找到在自身上新的,认识史上
的,突破口。反思认识的方法,通过对“反思的反思”,终于在“灵性”认知的高
峰,展现了自己最强的威力:它发现了人与宇宙大自然的绝对,无限性的统一;它
使人类开始醒悟到自身存在的意义,给人类自身找到了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它达到
了,“自然宇宙 - 人- 思维精神”的“三位一体” 的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基
督教中的“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猜想,在“灵性”认知阶段得到了证实
和再现。
人在注定的“生物年龄”,身心成熟标志的“心理年龄”后,又发现了人类的“认
知年龄”。黑格尔断定的,“一个人的认识经历,一个民族的认识史,整个人类的
认识路程,是一致”的预言,从一个是懂得羞耻的人,到一个会理性思维的民族,
最终汇入找到自身价值的整个人类 - 标志着人类“认知年龄”的成熟。
小到每一个人,大到每个民族,在这人类的旗帜下,如何测定自己的“认知年龄”,
大概不是“上帝”的事了。对中国圣人“吾日三省吾身”的教诲,今日,吾答:吾
还“吾生三省吾心”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