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
送交者: 吴用 2003年05月06日18:45:4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教授四十多岁,行伍出身,敦实身材,木讷少言,专攻一国际经济分支,是某 大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教授引人注目的地方,不在教学效果如何,而在学术成果极其丰硕。这可从其 几年前申报教授职称时所填报的“申报高级职称表”科研成果一栏中看出一斑:近 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1.5篇,参编著作187.381万字,总科研成果 共计223.982万字。随表所附论文与著作名目清单,铺在桌子上有一两米 长;所附科研成果出版原件,满满一大袋子。有好事者牛秘书在归档时偷偷将教授 的成果背到系里平时分水果大米杂项所用的磅秤上一称,差不多十七公斤。牛秘书 归档后转身回到办公室,教授还在,便说,“您真不简单,这么多科研成果,怕有 二十几公斤吧?” 教授憨厚地笑笑,说,“哪有那么多。只有16.28公斤,连蛇皮袋子才1 6公斤半多一点。” 教授的学术论文,有短有长。短者豆腐块,数百字;长者一言难尽,数千字上 万字。发表的报章杂志亦多。报纸主要是一些日报和晚报,通常在称为“报屁股” 的末版。杂志则国内东西南北都有,以偏远地方的企业和政府机关刊物为主。 教授的论文,因不做模型,也无回归分析,不好以理论研究或经验研究分类。 秘书富有工作经验,眼睛一扫清单,提出了高见: “教授的论文可按性别分类。” 听者诧异:“按性别分类?怎么分?” “共有六类性。一类论重要性,二类论必要性,三类论紧迫性,四类论及时 性,五类论战略性,六类论可行性。” 教授写论文,不论何性,必先以某经济活动现状特点起头,以相应的性居中, 再以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调动积极性之类的对策收尾。故所写论文,结构清 晰,同质性高,异质之处主要在于标题,有的曰刍论,有的曰分析,有的曰管见, 有的曰之我见,有的曰初步研究,有的曰继续探讨,有的曰再论,有的则直接是某 某性了。因此,教授的论文,常是“刍论发展某某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一类的标 题。当然,有些编辑限于版面,或者觉得一句话没有必要在文章里重来重去,空占 稿费,有时会大加刀斧,结果是论文白纸黑字出来时,现状、性、对策三者可能难 全,有的成了豆腐块。这虽然有违教授的意愿,但问题也不大。一本杂志砍去一 截,不见得另一本杂志也砍去一截。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制转轨外带经济 成长,新问题新业务层出不穷,多的是研究话题。 老师不坐班,教授住校外,有事才来学校。教授来学校,通常为三件事,一是 上课,二是领取奖金或分发的物品,三是寄信。虽然将信转由公家寄发,每封信只 不过省去一毛两毛钱,教授花几十分钟专程来一趟,也颇不容易。 教授来学校,必是一辆黑自行车,外加一公社书记黑提包。一次,翻找东西 时,从包里掏出来红铅笔一支,剪刀一把,浆糊一瓶。新分来的小刘眼尖,问道: “您还搞剪纸?真有雅兴!” 教授不解地问,“剪纸?” “您这铅笔剪刀浆糊?” 教授吱唔了一下,岔开了。小刘年轻好奇,不懂得这有什么遮拦的,过后问另 一老师,得知那些是教授做学问的三大件。报章杂志复印件,划上记号,剪下所需 要的内容,加以接贴,论文的形体就基本具备。插入连接的话语,可能时罗列一些 统计数据,加上文句调整与润色,就是一篇漂亮的论文。适当改变组合,穿插相关 文章的内容,再精心选配不同的标题,就可以生派出好几篇不同类性的文章。正是 有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教授才取得了举校瞩目的科研成果。 科学上来不得半点虚假,毛主席又说过,世界上只有共产党员最讲认真。教授 是党员科学工作者,双料合一,认真精神就自然了得。当年读硕士研究生时,同年 级同专业方向还另有三人,而专业课程的学习,通常只有教授能认真完成老师所指 定的论文阅读任务。每上一个专题,老师布置完要阅读的论文后,教授即比其他同 学先行一步,匆匆忙忙赶往学校图书馆或系资料室,借出论文所在杂志,锁进自己 在宿舍的学习桌,过后再抽空拿出来阅读,读完后亦不忘再锁上。因专业杂志一般 只订有单本,其他同学虽同处一室,也想之莫及,更遑论阅读了。 系里分发奖金,额度按职务、授课量、论文与著作数量等折算。授课又分校内 本科生、研究生、与校外函授生、研究生课程等,折算系数高低各不相同,算起来 很复杂。系秘书编制奖金发放表虽十分认真,其结果也得到其他老师的认可,但却 难逃教授的法眼。教授每次都能有根有据,向秘书一一道明,哪门课程少算了0. 8个小时,哪门课程奖金折算系数套低了一档。这不免使秘书对自己的业务水平感 到惭愧。 系领导对科研极为重视。教授科研成果多,为人又没有一般知识分子咬文嚼字 认死理、嘻嘻哈哈不严肃的坏习惯,领导就格外看重。在由系正副书记、系主任和 另两位老师组成的系学位组职称评审会上,在对包括教授在内的三位高级职称申报 者进行评审时,转业军人出身、原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后在自己主观努力和考题辅 导教师客观帮助下成功取得了成人自修大专文凭并有副高职称的系副书记高屋建 瓴: “学生们,千里召召来到我们系,为么事?还不是要学科学知识。科研成果就 是科学知识,成果多,知识多,水平高。另两位老师,虽然也很有成绩,讲课效果 好,还出过国,但论文只有上十篇,这说明科研能力要差些。” 工农兵学员系书记和64级大学生系主任点头称善,教授就顺利通过了系里的 审核,排序第一,上报学校。在由包括总务处处长在内的各部门领导和部分老师所 组成的校职称评审委员会职称评审会上,系主任代表系里,通报意见,强调科研成 果数量。评委们虽专业方向不一,既有研究菜刀砧板的,也有琢磨人事的,还有钻 研其他社会科学分支的,难免隔行如隔山,但发展国家高等教育千秋大业的愿望和 重视科研的精神是一致的,有共识,多比少好,结果教授高中。 红榜下来,教授的嘴角咧到了耳根。同事们大呼请客,教授爽快答应,匆匆上 街,下劲掏出了好几块钱,买了一包水果糖,算好一人几颗,一一分发,大家则不 忘祝愿教授有更多的大作出笼,有更多的言论发表。末了,多出两个人的。一数, 恰恰是另两位落榜者,原来二位正在家里收拾清理,准备再飘(太平)洋下(珠) 海。 教授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毕竟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 分,工人阶级是赶工糊嘴的升斗百姓,故教授可屈尊于此凡人小事集。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