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称的八大好处——对职称问题的非学术研究 |
送交者: AAAQ 2002年01月21日18:50:4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评职称的八大好处——对职称问题的非学术研究
第一,保持“阶级斗争”的优良传统。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阶级斗争”似乎不再那么吃香了。然而,“斗争”的余韵却没有完全散去,只不过改称“竞争”罢了。殊不知,“斗争”和“竞争”是不一样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竞争是双方比赛。如今的评职称,尽管名义上叫竞争,然而实际上丝毫没有正常竞争的意味,而是一种不是你战胜我就是我战胜你的斗争。“二桃杀三士”的权谋,被职称政策的制定者运用得炉火纯青。给你那么几个有限的指标,你们就开始争吧。争上的欢天喜地,争不上的丧魂失魄,甚至还有不断闹出人命来的,这不是斗争是什么?连续多年评不上职称得了肝癌的,神经出毛病的,时不时的冒出来几个,正常的竞争是这样吗?说到底,这种竞争还是斗争哲学的延续,不过是斗争的领域和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已。 第二,制造教师和研究人员之间的隔阂。过去的革命岁月里,教师和研究人员被人为分割为“红专”和“白专”两大类,斗得不亦乐乎。改革开放以来,集中精力搞建设,学者们不再从政治上“自相残杀”了,这就引起了某些莫名其妙的担心,必须想着法儿使他们窝里折腾。于是,评职称就成了制造矛盾的法宝。许多单位的职称规定里面,强调第一作者,强调项目第一负责人,获奖还要分个第几名。这样一来,事情就麻烦了。人不可能成佛,都有七情六欲。稍微有点想法,不免要在名次、先后排序上计较计较,多少年的好友,为了职称一夜之间反目为仇。这里面固然有个人道德和修养的问题,但我们的职称政策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眼见职称评出了一大堆矛盾和冲突,不由使那些本来就对文化人看不上眼的人叹气不已:知识分子这玩意儿,劣根难除啊! 第三,促成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评职称要看成果,成果这玩意儿不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要看所谓的出版等级、发表期刊级别。你如果写的不合“政策”或者不对主编大人胃口,你的东西就不能变成印刷符号。为了职称,没有办法,你只好写点符合“政策”的东西,有棱有角的地方先藏起来再说。而且你的成果,从评职称的角度出发,不是给读者看的,而是给评委看的,万一有哪个评委脑子里进了水,他就只看见水货好,如果有点干货,他反而觉得你没有“学术”水平。没有办法,为了职称,你就将就点吧,拿不出点毫无思想的东西,别想过关。有思想的最好别亮出来,亮出来容易引起争议,这一争议,你的职称十有八九会泡汤。于是,高等级的出版社,所谓核心期刊权威期刊等等,门庭若市,是不是真正的“学术”暂且不论,起码在数量上是繁荣了,给伟大祖国争光不少。 第四,增加官员的工作量并提高官员的管理水平。学术活动当然要加强管理,而思想的管理是难以捉摸的。一个教授,提出某个观点,如果有个领导要过问,要批评,对不起,你得有点学术常识才行。否则,一句“你不懂”,还不把领导噎得背过气去。评职称则不一样,不用看什么观点或者见解,而是看表格,算数字,三篇还是五篇领导总能数得清,年限长短、课时多少,领导一看就知道。这就把学术优势转变为管理优势,领导在学术上可能是外行,但在管理上绝对是内行,你敢说参加评职称的哪个领导是外行?一次职称评下来,领导还不忙上个一月半月。而且在评审期间,那些教师和研究人员自然要到领导这里跑得多些,哪个教师汇报得勤,哪个教师不把领导往眼里搁,谁个劣谁个不劣,一清二楚。“管理工作”加强了,领导和专业人员的关系密切了,官员也忙得不可开交,这样的好事除了评职称外再上哪里找去? 第五,消灭申请人的自尊和廉耻。真正的学者多半都有点怪脾气,有的孤傲,有的怪癖,有的往往固执己见,轻易不肯迎合“主旋律”,这使我们许多人看不惯。比如反右的时候,有的教授就大言不惭地对行政人员称:“在大学里,我是主人,你是仆人。”如此猖狂,难怪惹得肉食者不高兴。如果让你一心自在地搞什么劳式子学问,你的尾巴不是翘到天上去了?以往,我们有继续革命的法宝,有思想改造的武器,自有办法把这些“不一心”的学者整得服服贴贴。现今时过境迁,这些人又翘起尾巴来了,不要紧,评职称的效果是显著的。你仰起了高傲的头,我就用职称作武器砸你的脚,叫你知道厉害,一直从砸脚面不断升级到砸膝盖骨,使你跪倒为止。把你那点可怜的自尊不消灭光,你就别想通过。需要提醒的是,这是一场长期而又艰巨的斗争,必须持之以恒。一次不奏效两次,两次不奏效三次,只要你还有高傲孤僻的苗头,我就让你通不过。你没有职称,还能骄傲个什么劲呀?如果万一你蒙混过关评上了职称,而臭脾气的劣根性没有改造好,也不要紧,评职称的办法可以推而广之,譬如评硕导博导,譬如岗位聘任,自有办法治你。过去是七八年来一次,现在是每年一次,制度化规范化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能逃脱?你必须明白,自尊和廉耻是当不得饭吃的。总有一天,你会心悦诚服地跪倒在肉食者面前乞求。学者没有了自尊和廉耻,管理起来肯定顺手得多。 第六,锻炼申请人的活动能力。学者往往不屑于“活动”,这是他们最大的缺点。不要紧,每年一度的评职称,自然能够锻炼他们的活动能力。尽管政策上是不鼓励“活动”的,但明眼人都知道,礼多人不怪。“活动”这玩儿,就像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官场上不是盛行跑官买官吗,红头文件说起跑官买官来,声色俱厉,似乎要动真格的,但你如果相信它,你就是天字第一号傻蛋。别的不说,因跑官买官受到处罚的有几个?失败的概率大约千分之一不到,成功的概率却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评职称也一样,即使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跑不找,谁能给你把职称送上门来不成?要想过这一关,你必须熟悉领导,熟悉评委,做出一幅谦谦君子状,多找多跑,好处自在其中。如果你的学术差一些,花点钱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当然,花钱是等而下之的办法,轻易不要采用。实在不行,你可以花钱买文章,买书号。千万注意,评职称的活动范围绝不仅仅限于评委和领导,还可以找同学,找朋友,写两篇吹捧自己的文章书评;找记者,找媒体,把自己包装得灿烂辉煌。总之,活动的渠道极多,就看你想不想办法。上策是通过活动,既得到了职称,又得到了名誉;中策是得到了职称,名誉有些损失;下策是只要得到职称,那管他洪水滔天。不论你取那一策,你的活动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如果我们的学者都通过评职称锻炼成为社会活动家,还愁办不出一流大学吗? 第七,培养告密、揭发、缉访的特务本领。职称指标是有限的,而竞争策略是无限的,你要上去,有些人势必要下来。如果你的货色过硬还不要紧,如果货色不硬却想吃到职称的香饽饽,那就必须有点出奇制胜的本领。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对手拉下来。扶一个人上去不容易,拉一个人下来则再容易不过。只要你脸厚心黑,把文化传统中秘而不宣的整人办法学到手,那就无敌于天下。整人最基本的,就是告密和揭发,揭出来对手的疮疤,你就胜券在握。有这样一个人,当了一辈子大学教师,没有一篇论文。但是,关键时刻却拿出了一个小本子,有根有据地揭发教研室主任,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主任说了些什么,在场的有谁;还有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谁谁做了件什么事;等等。面对这样的主儿,你只有脊梁冒冷气的份儿。当然,如果你手里没有材料,那就要用上包打听的功夫,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缉访,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再找出点根据,就有了告密揭发的资本。过去整人用的是政治武器,现在不时兴了,但可以改换成专业武器。只要找出对手的一篇上万字的文章中有几十个字与另一个学者的相似,你就完全可以告他抄袭,如果能找出对手的某一段话与中央的某个决议不一致,那更是百发百中。这种风气培养起来,正面作用极为强大,从政治上能够使学者同主旋律保持一致,从业务上能够整顿学风,而且能充分反映出你对组织的忠诚。久而久之,我们肯定能形成一支过硬的队伍。 第八,制造经验和成绩。任何一个单位,能出经验和成绩总是好事,学术单位也不例外。有的领导人不开窍,老是实打实地考虑问题,譬如学术研究吧,如果把眼光盯在国内一流、国外先进的学术水准上,要出成绩实在是太难了,难道不能换个角度?曾有一个落后地区的政府长官,在布置机构改革任务时,告知他的部下:“我们这里太落后,要想在经济发展方面成为典型,根本不可能。但是,只要我们在机构改革上作足文章,拿出经验,就有可能成为全国的样板。”显然,这位地方长官的领导水平是一流的,他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找突破口。对于学术水准不怎么样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来说,这种思路显然是值得借鉴的,评职称就是最好的一个方法。聪明的领导都知道,只有在某一方面成为先进,才能更有效的向上争取资源,向下争取支持,为自己铺好仕途。而评职称是全国关注的大事,很值得认真研究,最好每年出台一个改革方案,每年进行一次经验总结,每年能够翻新一次花样,反正是摸着石头过河,搅混了水更能显出摸石头的难度。哪怕学术水平再差劲,只要通过评职称不断制造出经验和成绩来,不但领导高升的机率增加,而且下面说不定也能沾点光。 总之,评职称的好处多多。笔者才疏学浅,实难完全概括其中的奥妙。当然,如果我们把职称问题完全归入学术化的途径,这些好处,大半都会灰飞烟灭。目前还有一些地方,学者死脑筋,领导老古板,在评职称时老是抱着学术目的不放,致使还有不少桀傲不逊的学者取得了职称,严重妨害了通过评职称进而改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地从非学术的角度探讨研究职称问题,坚持中国特色,把上述评职称的好处发扬广大,以促进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如果能想出办法,把我们的职称术推广到欧美去,那么,我们根本用不着费那么大的力气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凭这一独门武器,足以把它们打倒。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