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教师啊教师
送交者: 楚汉 2003年05月13日20:26:11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有一个问题,没有细想,还是想讲出来跟大家交流一下。嘿嘿嘿。

我在美国这边发现虽然当教师不是特别挣钱的职业,但选择学教育的人并不少。随便看看这里的高校,可能没有医学院没有法学院等,但大多有一个教育学院,并不存在什么生源问题,如果学生们愿意流动也不愁出路,比如加州佛州等还常常缺教师,我的几个学生还拿了 SIGNING BONUS。相比之下,国内的师范院校却很长一段时间(不晓得现在怎么样了)靠提前招生和国家补贴,似乎学师范是次之等之的选择,有些人学了师范后还想方设法跳槽。当然可以说是待遇问题,教师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但我觉得还存在一个思想问题,我们一直习惯了跟人“比”,比什么呢?什么都得比,什么热门学什么,学什么挣钱学什么清苦,学什么有出息学什么不咋的。。。。。这就出现了一个怪圈,别看家家都把儿女教育看得极为重要花大力气舍得投入,历来“尊师重教”的民族却偏偏不少优秀的学生不选择去当教师了。别说中小学,就是到了高校,因为是“大师”“名家”“牛人”,所以不去给本科生上课,不愿意开基础课,弄得教学跟科研水火不相容一般,好象去教学了就不尖端了。在海外也有不少刚到高校的不是很想教学,我个人了解倒不是觉得教学了就低级,主要是刚到高校教学经验不太足,需要时间备课和上课,还有个TENURE跑道摆在眼前,这多少可以理解。如果谁真提出从不教学,那就不好理解了。能把课上好,也是种能力,如同医生做手术手头功夫好一般,多少会受到同事们佩服和外界的好评,不是会写论文就可以取代(当然写会论文也是种能力啊)。据称杨振宁教授就很喜欢上课还偏好上本科生的课,又据丘成恫教授讲,有一位科研能力不错的人向某校申请时提出不上课,结果却被该校拒了。

拉拉扯扯讲这些,无非是想指出,我觉得我们的思维出现了一种“定势”,社会待遇是个问题,但“知识界”“决策层”带上了一种有色眼镜,透过这种镜片,我们一会儿重视高新技术非世界领先不可,一会儿又抬出几个举止怪异的“大家”“巨牛”津津乐道。金字塔辉煌,我们都仰头赞叹,忘了低头看看塔基的厚实。是啊,吃到第三个馒头肚子饱了,可吃馒头时谁不说第一个馒头就算第三个了呐。要都长大了出息了,青出于蓝胜于蓝了,就没有蓝了。偏偏教师却是负重的塔基冲饥的底粮和陪衬的蓝色,唉,谁还当教师?:)

讲个白话结尾:从前有位富人,特别爱讲究。一天一个叫化子拿了个破碗找上门去了,“您可别小看这只碗啊!它可是酸猪游学是用过的。。。。。”富人听了大喜,拿出三分之一的家产换了这只碗。过两天又一叫化子拿了一顶破斗笠找上门去了,“您可别小看这顶斗笠啊!它可是离乡客在外戴过的。。。。。”富人听了,又拿出三分之一的家产换了这斗笠。再过了两天,叫化子小三双手捧着一根拐杖去了富人家,“知道您好这口,我把1/137当年当版主用过的拐杖给您拿来了,这怎么着比酸猪的碗离乡客的斗笠不会差呐。。。。。。”富人只好把剩下的家当给了小三。嘿嘿嘿,后来呢,后来有个叫楚汉的看到那个富人戴着斗笠捧着碗柱着拐杖去叫化子三兄弟家讨饭去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混”在清华 zt
2002: 少年班遭遇尴尬 少年大学生是“拔苗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