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中國主要工科大學的源流與變遷
送交者: cba99 2003年10月07日18:10:0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高等工程教育在中國誕生已歷百年。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工藝之學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時至今日,還有人供奉“實用的知識都是微不足道的”這種兩個世紀前洋人先哲的高論,認為工科大學不足以稱之為大學。這使得首開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先河的前人們的遠見和膽識更令人欽佩。這裡只是想簡單的勾畫一下主要工科學校變遷的大致輪廓, 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中國的高等工程教育起源於1895年建校的北洋西學學堂, 該校創建伊始就開設了採礦,機械,土木等工程學科;緊隨其後於1896年建校的山海關鐵路學堂在20世紀初發展為唐山路礦學堂,鐵路和採礦也頗具實力。

同樣創建於1896年的南洋公學在清末民初逐步完成了工程學科的建設,以鐵路科為起點,擴展到機械和電機,首開中國電機教育之先河.

本世紀的前20年,北洋,南洋和唐山是工科教育最有成效的學府。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工程與工程教育大師, 凌鴻勛, 茅以升, 王寵佑, 孫越崎, 支秉淵, 羅忠忱等都曾在這三所學校接受過工學教育.

20年代是中國高等教育劇烈變遷的時代,對工程教育而言,最重要的事件無過於由南洋,唐山和北京郵專等三校合併組成交通大學。實力雄厚的交通大學無疑成為工科第一豪門,北洋次之,歸屬屢次變化的東南(中央)大學工科和河海工科大學也是當時眾多工科學校中較有影響的一所。

1930年到抗戰爆發是中國教育的一個平穩發展的時期。工科的口碑仍然是南洋, 北洋。上海交大(南洋)成為交大的絕對龍頭,進入極盛時期,有東方mit之說;北洋則興辦了電機和航空等系科,並首先開始工科研究生教育。一個異軍突起的力量是新興的清華大學工學院。梅貽琦校長的苦心經營下,挾清華學校的傳統聲譽和庚款的雄厚支持,在航空,化工等領域後來居上,在電,機等學科也有和老牌學校分庭抗禮之勢,開始形成鼎立局面。交大唐山工學院仍以土木工程雄踞一方。另外隱然成型的是中央大學工學院,她宏大的規模和投入都預示着又一個工學名門即將問世。

抗戰期間是中國教育的一個特殊階段,各校雖均受重創, 仍有不俗表現, 為新中國成立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培養了骨幹人才. 以清華大學工學院為主, 包括北大南開部分師資的西南聯大工學院幾執工科牛耳。留滬的南洋和南遷的交大諸部各領風騷,總體實力不在西聯之下。中央大學地處陪都重慶,規模號稱第一,其羽翼已豐的工學院實力次於聯大交大。以流亡陝甘地區的北洋為主體組建的西北工學院偏處一隅, 略遜一籌。

抗戰勝利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工科基本格局變化不大,工學院仍以綜合大學中的清華,中大工學院和號稱南北工程最高學府的交大北洋最強。就實力而言,交大清華更為翹楚,中央發展平穩,北洋實力有所回升。

這一時期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工學院,比如浙大,北大,同濟,武大, 南開等校的工學院都實力不俗。

50年代院系調整引起的軒然大波一直蕩漾到60年代初期。交大失血之餘被一分為二;北洋改名天大並剝離了約半數的工程系科;中大工學院獨立成為南工,也分離出不少系科。清華的工科有失有得。

60年代初期的格局是清華一馬當先,哈工,西交,上交,天大等校組成第二集團,側重土木的同濟和南工為首的四大工學院與第二集團各校實力接近,同樣引人矚目的是以北航,北鋼,北工等校為代表的強勁的專業工科學院。另一個人工巨人是哈軍工,這所學校後來的瓦解留下了兩個重要的遺產,一是建立了國防科大,二是加強了西北工大。

80年代以來是建國後最重要的發展時期,工程教育方面比較顯著的變化包括浙大的穩步上升,上海交大的迅猛復興,和華中理工闖入第二集團。綜合近年來的各種大學排行結果,清華大學仍處領先地位,浙大和上交居2,3位,哈工,西交,天大和華工在各個排名中互有勝負。國家對部份高校的重點建設,也可能對大學工科的未來分野產生重要影響。率先列入重點建設名單的工科學校包括清華,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浙大和哈工大等五所,隨後陸續列入的有北京理工,天大,華科大和東南等,這個還在繼續加長的名單相當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立場。鑑於經濟建設在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仍然是主旋律,高等工程教育也將繼續在中國教育中保持舉足輕重的地位。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是“科大”而不是中學造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