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瓶颈主要在导师
送交者: msthpp 2003年10月18日21:34:3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瓶颈主要在导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
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胡鞍钢教授在全国首届博士生论坛期间一
针见血地道出了部分博士生导师的心里话。

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皓明教授就认为,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有两个阶
段,一是课程学习,一是研究,更重要的是在研究中间进行学习和锻炼才华。他说,
目前我国博士生课程的水平和数量还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在研究中间,导师不能让
学生总是参加项目研究,而不提出科学问题。项目应当是培养博士生的载体,不是我
们研究生的目标,研究生的目标是要从项目中提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来提高自己的
思维深度和理论的水平。如果仅仅是以完成目标为终极的话,就同一般科研机构搞科
研差不多了。做过这类事情,同没有做过这类事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骑自
行车的人与不会骑自行车的人感觉不一样一样,不会骑自行车的人会认为这两个轮子
怎么能够站得住呢?骑自行车的人会在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上潇洒自如,甚至还可以撒
把玩儿一会儿。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很大的毛病是只做项目。只做项目,会把
研究生做得没有兴趣。导师应当把项目作为一个载体,并把学生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中去。这样的学生培养出去以后,就不会怕任何挑战。

 他强调,要想创新,首先在思想不能是一个懒人,懒人是不会创新的。导师要
培养学生对很多东西的兴趣,要培养学生提炼问题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找出怎
样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人和人之间个体差异是
很大的。要引导学生对各种事物都有探索的欲望。创新不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结果。
只有当一个人对某一种事情或某一种现象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才会去创新。

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李子奈教授认为,学生要超过导师,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导师毕竟要起到引导作用。导师可能不能掌握学生最后的研究结果,但是选择的研究
题目是不是前沿的、具有创新性前景的这种题目对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很关键。同
时,导师要管学生的课程学习,要把学生的课程设置好,还要管学生的研究方法。

 清华大学力学系郑泉水教授认为,在学生投入的前提下,学生成长得如何关键
在导师。如果导师没有做到前沿,学生做到前沿的机会只有百分之几。导师队伍上不
了世界一流,研究生培养就上不了世界一流。除上述普遍规律外,还有许多手段方面
的问题,如一名好的导师要想办法让学生不断有成就感,有继续研究的兴趣,要把学
生内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此外,不同人的才能是不一样的,做的课题不一样,培养
风格也不一样。不能说一位老师对学生什么都关心到了,这就是好老师。这样的学生
短时间内也可能很快乐,但他的独立能力可能会很差。有的老师管得少,让学生独立
做事的机会多一点,让学生自己摸索的时间多一点,你不能说这位老师就差。这位学
生做的时间长一些,但是他的独立能力强。张维先生就主张学生要自己找课题,自己
进行研究。他培养的学生里面出现了不少院士。

 他说,要想使导师队伍上一流,导师就要拼命往上走。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导
师究竟有多少时间是在做研究。现在事务性环节太多,耗费了教师许多精力,教师缺
乏全身心投入研究的学术环境,这是致命的。在美国,老师群体是第一位的。美国大
学有两条腿,一条是行政腿,一条是学术腿。跟教学、研究直接相关的,就是教师群
体说了算,行政来服务,比如老师群体说,我们这门课要开,那就开。研究生毕不毕
业基本上以导师的意见为准。而我们的行政人员都很聪明,又要积累政绩,结果是行
政人员脑筋动得越多,教师要应付的事情就越多,投入教学和科研的精力就越少。美
国是行政人员服务配合教师的工作,我们是教师服务配合行政人员的工作。这一点不
改变,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就无从谈起。清华大学要建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一流的教
师,建世界一流无从谈起。而教师水平的提高也在于教师的投入。各种各样的评估体
系,各种各样的政绩工程,分散了教师的大部分精力,教师队伍的水平如何提高?清
华大学应该深入研究如何破解这些瓶颈问题。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三位有趣的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奖获
2002: 中国需要“田中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