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應該檢討的是社會!——評馬家爵落網
送交者: capm0 2004年03月18日16:28:3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應該檢討的是社會!——評馬家爵落網


手刃了自己朝夕相處的四個同學的殺人魔王馬家爵在海南島三亞市落網,幾乎所有的人都鬆了一口氣,一個謎團終於解開了,公安機關終於給社會一個交代。媒體也應時熱鬧起來,比如人民網首頁發表的系列報道《 馬加爵三亞落網》、《 被捕組圖 》、《成長經歷》、《 審訊實錄》就向我們立體地描繪了一個“真實”的馬家爵。

我們記得2003年已經在論壇討論過一些殘忍的兇殺案件,比如轟動一時的河南平輿縣的29歲的農民黃勇,自2001年以來到2003年10月,屢屢作案,殘忍地殺害了當地18名青少年,其中有17名是在校高中學生,年齡均在15、16歲左右。河南省駐馬店市農民,35歲的楊新海,從2001年起在安徽、河南、山東和河北4省作案殺人,共作案22起,殺死65人,重傷5人,強姦23人。再比如湖北省宜昌市地質勘探大隊基礎工程公司職工劉建平,製造了縱火、爆炸、自焚案件。一棟職工宿舍樓在凌晨被劉澆上汽油後點燃,樓內職工紛紛跳樓逃生。在當地消防、110、120等部門緊急搶救時,縱火者又將一枚自製炸彈投向人群,導致4人死亡、23人受傷。

記者是這樣為我們描述的:”黃勇家中僅有三間小破房。其父母皆在縣城打工,黃獨自一人住在曾莊村大黃莊。”、“楊新海家屬於最貧困的家庭之一。楊新海的父親楊俊關和母親楊詹氏住在自己修砌的低矮的土坯茅草房裡,楊俊關連襪子都沒得穿。楊俊關說:‘房子破得不行,一下雨,就得用薄膜蓋一下。’屋裡除了一張破舊的松木床,再也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楊俊關說,這張床還是20年前做的,他和老伴蓋的被子和褥子也是從那時候一直用到現在。床的對面堆着10袋花生。楊俊關說:他和老伴自己種了3畝地,花生收下來還未來得及賣。老兩口的床正對着牛圈,一進屋,就聞到一股刺鼻的牛糞味。”,“劉建平七八年前就已經下崗,每個月領取140元生活費,但據說這點費用並沒能按時領到。”、“劉建平生活非常窘迫。職工介紹,他非常鬱悶,整天板着臉,不怎麼言語,時常一個人在宿舍內拉二胡,有時一拉一整夜…”。

為讀大學馬加爵已經負債1萬元,還打零工補貼生活費,“就像很多學生因為家庭條件窮困而產生自卑心理一樣,馬加爵也被這種情形所改變。同學們很少見到他打葷菜,他總穿着舊衣裳。”。“2000年9月,馬加爵在父親馬建夫的陪伴下到他親自挑中的雲南大學報到,他也非常喜歡生物技術專業。父子倆帶上了家裡的全部積蓄———6000元存款,除了留下回去的車費,馬建夫將剩餘的錢都交給兒子。這是他為兒子大學4年提供的最大一筆費用,之後,兒子沒有向他開口要過一分錢,但他斷斷續續給兒子郵寄了幾次生活費。‘我給他的錢總共不超過1萬元。”馬建夫說,“他不要錢,說有助學貸款,他還在打零工掙錢。’”。

連同這次的馬家爵殺人案,在這些並不輕鬆的新聞背後,我們看到了一個基本的事實,一個令人痛心的事實,就是這些殘忍的罪犯,他們的經濟地位都及其低下,從經濟層面講,他們都屬於社會的底層。在艱難生活的窘迫中、在財富分化造成的強烈的對比中、在主流思維的拋棄下、在社會以金錢為標準的先進們的鄙夷下,農村青年黃勇、楊新海,失業工人劉建平,大學生馬家爵都走過了一條壓抑、扭曲、毀滅的不歸之路,在不公平的社會現實的衝擊下,在自卑感與自尊心強烈的交織下,他們選擇了一種極端的、喪失人性、喪失良知的辦法來發泄無法排遣的情緒。

在這裡,“知識改變命運”已經顯得蒼白,馬家爵比黃勇、楊新海,劉建平有知識,可是一樣選擇了罪惡。當然我們也聽到了專家學者們“理智”的、冷漠的點評,什麼“心理素質” 呀、什麼“人格缺陷”呀、什麼嘰里咕嚕呀云云,可是在赤貧階層如此高發的惡性殺人案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大人先生們為什麼就是看不見或者裝看不見呢。黃勇、楊新海,劉建平們因為生活窘迫、無着,轉而仇視社會、仇視人類。馬家爵好歹上了個大學,但是還沒有踏入社會,已經負債纍纍,在現實的就業前景下,他被“改變”的命運在什麼地方。

社會的媚富,社會對窮人的冷漠或者廉價的“關愛”,無時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低文化的黃勇、楊新海,劉建平們、也影響着“高文化、高素質”的馬家爵們,不錯,他們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心理障礙,但是,社會在他們最需要哪怕是一絲一縷的溫暖的時候,給過他們嗎?高層的、財富的、有頭有臉的“們”看不到或者不想看到,底層的看到了無能為力,甚至冷漠待之。出了問題,大人先生們都高喊“加強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可是,在嚴酷的生活壓力面前,比如馬家爵從不吃葷菜;在畸形的社會形態目前,比如馬家爵家鄉的大貪官成克傑、馬家爵讀大學的雲南的大貪官李嘉庭貪污受賄的巨大財富;在光怪陸離的社會風氣面前,比如馬家爵隨時可以接觸到的黃色、兇殺文化,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心理教育”呢。換句話說,“心理教育”應該有對應的“社會教育”,否則,只會流於空談。

記得看過電視台對河南那位敢於說真話的,揭露了河南愛滋病嚴重現實的高老教授的採訪,中間談到愛滋孤兒,高老教授形容那些十來歲的孩子,整天坐在爹媽的墳前,嘴裡的嘀嘀咕咕什麼長大了要如何如何,“對社會仇視得不得了”、“如果不引導,長大了更是隱患”。既然喊出了“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社會是不是應該把“一心一意求發展”的成就、成果,最大限度地傾注到黃勇、楊新海,劉建平、馬家爵、愛滋孤兒們所在的那個階層,讓社會的溫暖,讓公平的陽光去教育他們、去扭轉他們,防止新的馬家爵產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全民讀“博”?謹防學術腐敗泛濫成災
2003: 決不讓學術腐敗風蔓延
2002: 警惕大學生“選官”的腐敗
2002: 東京大學 走在歷史與現代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