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章一大抄
作者:布服
近来文化界、学术界不断传来抄袭剽窃的丑闻,博士、教授抄,作家、学者也
抄,丑闻上了报纸,诉讼上了法庭,有人甚至发表文章,遴选出“十大文抄公”,
沸沸扬扬,好不热闹。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涉嫌抄袭一事,在报刊、网络上引起混
战,严辞斥责者有之,善意维护者有之,指摘人品者有之,攻击体制者有之,一时
间吐沫横飞。作家冯骥才出版新书《文化发掘:老夫子出土》,揭露王泽剽窃朋弟
的《老夫子》这一持续近四十年的“最大的文坛剽窃案”。网络文学原创网站《榕
树下》投稿踊跃,每天有上千篇,但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其中更搀杂著不少抄袭
剽窃之作,网站不得已专门开辟了一个“抄袭榜”,定期公布揭露出来的抄袭者。
古人对写诗作文一事看得很重,杜甫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之句(《
偶题》),魏文帝曹丕甚至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
文》),这种高度委实有些吓人了,但无论如何,即使把它贬为“雕虫小技”,“
创新”是最基本的要求,“文章自得方为贵”(金王若虚《论诗诗》),言他人所
未言,抒自心之情怀,前人为此留下很多“推敲”词句的佳话。
话又说回来,从古到今,由中至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智者贤人,流传下
来的文章著作犹如恒河之沙,涉及的领域从天文地理山川水泽到人性玄理草木虫鱼
,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太阳底下没有新东西”,想鼓捣出点儿新创意,真不是
件容易事,说得邪乎点,你随便打个喷嚏,没准也是传染来的,连被誉为“文起八
代之衰”的韩愈都发感慨说:“然而必出于己,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又何其难也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所以有句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
不会抄”。
明乎于此,也就不会奇怪:无数(没错,就是无数!)享誉盛名的名家都是文
抄公,脍炙人口的名作都是抄袭剽窃之作!
抄袭分两种。一种是原封不动、直接搬来,或者作者偷懒,只做些许改动,这
是真正的“剽窃”,属于不会抄,只要你读的书够多,识破它不难;另一种是套用
、化用原作的语言或意境,高明的作者常常化腐朽为神奇,所谓“灵丹一粒,点铁
为金”(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以致原作就此埋没,再也见不到天日,这种方
式,好听点儿的说法叫“借鉴”,属于会抄,识破它需要真功夫。
先说帝王。能当上帝王的主儿,为人处世都带股霸气,天马行空,唯我独尊,
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评论,具体到写诗作文章,抄袭起来也是直来直去,无所顾忌
。魏武帝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诗中的四句:“呦呦鹿
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完全是照抄《诗经·小雅·鹿鸣》首章,
而且竟然一字未改。谢榛指出:“魏帝《短歌行》,全用《鹿鸣》四句,不如苏武
‘鹿鸣思野苹,可以喻嘉宾’,点化为妙”(《四溟诗话》)。欧阳询编纂《艺文
类聚》时,干脆将其删去。“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二句亦是抄自《诗经·国风·
子衿》。
毛泽东的帝王气直冲斗牛,他的诗词抄袭起来也从不手软,其抄袭分两种类型
,一是直接引用,拿来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其“
斑竹一枝千滴泪”(《七律·答友人》)句也是直接抄自洪升的“斑竹一枝千滴泪
,湘江烟雨不知春”(《黄式序出其祖母顾太君诗集见示》);其二是改动个别字
,如把“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颠倒易字为“一唱雄鸡天下白”(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把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菩萨蛮》)改为“
雨后复斜阳”(《菩萨蛮·大柏地》),把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
姥吟留别》)改为“我欲因之梦寥廓”(《七律·答友人》),把张元的“战罢玉
龙三百万”(《雪》)改为“飞起玉龙三百万”(《念奴娇·昆仑》),把杜甫的
“悲风为我从天来”(《同谷七歌》)改为“狂飙为我从天落”(《蝶恋花·从汀
州向长沙》),把李白的“挥手自兹去”(《送友人》)改为“挥手从兹去”(《
贺新郎》),把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九日齐山登高》)改为“人世难逢
开口笑”(《贺新郎·读史》),将贾岛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
上吴处士》)改为“正西风落叶下长安”(《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等。
我手头有一本书,名叫《毛泽东的诗词艺术》(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
,里面八股术语行话绕天飞,满纸荒唐言,现抄录一段供欣赏,在谈到“天若有情
天亦老”时,作者说:“此处毛泽东旧句援引,而赋予的却是崭新的革命内容。诗
人把蒋介石的血腥统治带来的天怒人怨,通过这样一句古诗旧句极为形象准确地表
达了出来,很自然地得出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正确结论,堪称旧瓶装新酒的妙用
”(第22页)。这大概也堪称“舔痔”杰作。
隋炀帝杨广虽以暴虐无道而著称,但他“好读书著述”,有集五十卷,而且是
抄袭的受害者。他作过一首五言诗:“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
望黯销魂。”秦少游因一首《满庭芳》词而轰动卞京,其中的“斜阳外,寒鸦万点
,流水绕孤村。销魂……”就完全是抄袭杨广的诗(结句“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则是化用欧阳詹诗“高楼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诗圣”杜甫号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并有诗自诩“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杜诗也有“无一字无来历”之说,所以蹈袭之迹屡见,如:“湛湛长江去,
溟溟细雨来”(《梅雨》)源自阮籍的“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雅怀二十
首》之八);“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太岁日》)删改自王维的“九天阊
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也以此联自
得,在《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中重复用之为“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
旒”)。杜甫律诗的布置、法度等全学沈佺期,烂熟于胸而难免抄袭,如沈诗“云
白山青千万里,几时重谒圣明君”(《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杜甫抄为“云白
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沈诗“人如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钓竿》)
,杜甫抄为“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小寒食舟中作》)。有人为
杜甫辩白说:“不知少陵深服沈诗,时取沈句流连把咏,烂熟在手口之间,不觉写
出。观唐诸家,语句相似颇多,大抵坐此,非蹈袭也”(清贺贻孙《诗筏》)。
陶渊明是我喜爱的一个诗人,他的田园诗质朴自然,味之有奇趣。《归田园居
》之一(“少无适俗韵”)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句,苏轼誉之为“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明都穆《南
濠诗话》)。不可不知的是,“狗吠”二句录自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
吠深宫中”;陆机亦有类似的诗句:“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颠”(《赴洛道中作
》)。
王维诗画俱佳,但有“好取人章句”的话柄,其名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
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抄自李嘉佑“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只是增加叠字“漠漠”和“阴阴”;另一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
南别业》),据说亦是取自《英华集》(参见宋李颀《古今诗话》和宋王直方《诗
话》,《宋诗话辑佚》本)。
王实甫因《西厢记》备受后人的推崇,明代曲论家王骥德甚至把他尊奉为“沿
守惟谨、无敢逾越”的楷模。《长亭送别》一折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
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正宫端正好》),摹情状景,辞近旨
远,但从词句到意境,都是转抄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
波,波上寒烟翠。……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以上列举的是名家名篇的抄袭“剽窃”,事实清楚,少有争议。涉及到“借鉴
”,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名的事例是李白《登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与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的关系。据说,李白见崔颢诗而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
题诗在上头”之叹,“欲拟之较胜负,乃作《金陵登凤凰台》”(宋胡仔《苕溪渔
隐丛话》)。此说为多数论者认同,但也有人为“诗仙”辩解,如李调元说:“太
白自咏《凤凰台》耳,人乃以为太白学崔颢《黄鹤楼》而作,何其小视太白也!太
白仙才,岂拾人牙慧者?”(《雨村诗话》)。以“太白仙才”来辩解显得苍白无
力。另有一个难得的旁证,证明李白岂止是“拾人牙慧”,而且不止一次,地点正
是“鹦鹉洲”:“扁舟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
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管世铭说:“太白深服之,故作《鹦鹉洲》诗,全仿其格”(《读雪山房唐诗序
例》)。《徐柏山诗庄》云:“太白之拟《黄鹤楼》,正在《鹦鹉洲》一诗,而非
止于凤凰台之作。”蔡正孙表示:“此诗联联与崔颢诗格调同,而语意亦相类。徐
柏山之说得之,亦属于会读诗者也。”(《诗林广记》)
李白借鉴他人的事例非此一端,其《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妇孺皆知,
但它明显借鉴自南朝乐府《秋歌》:“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
情千里光。”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中,也可看到此诗的痕迹。唐人段成式说,李白学诗曾经“三拟乐府”,
由此可窥一斑。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是炼字的名句。据洪迈《容
斋续笔》记载:吴中士人家收藏有其草稿,“绿”字反复修改,用过十几字,如“
到”、“过”、“满”、“入”等。钱锺书在《宋诗选注》中指出:“绿”字的这
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如邱为的“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题农父
庐舍》),李白的“东风已绿湖边草”(《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等
,“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
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前人暗合呢?是最
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
陈陶的《陇西行四首》之一:“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
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在讴歌爱国主义的同时,又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洋溢著人道主义精神,传诵至今仍令人感慨系之,黯然心伤。但类似的意境却并非
空穴来风,东汉肃宗据贾捐之《议罢珠崖疏》之句,略作增损而诏曰:“父战于前
,子死于后。弱女乘于亭障,孤儿号于道路。老母寡妻,设虚祭,饮泣泪,想望归
魂于沙漠之表,岂不哀哉!“(《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唐李华的《吊古战场
文》写道:“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娟娟心目,梦寐见之。
布尊倾觞,哭望天涯”。此皆为陈陶诗之滥觞。
还可以列举许多著名的例子。
曹植的名句“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七哀诗》),实际上源自无名氏
(一说为李陵逸诗)“明月照高楼,想见馀光辉”,杜甫亦用其意:“落月满屋梁
,犹疑照颜色”(《梦李白二首》)。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这是宋代诗人叶绍
翁的名句,它取自唐代诗人吴融的“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途中
见杏花》),陆游也曾用过其意:“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马上
作》)。
王安石《北山》诗:“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取自王维《从歧
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诗:“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王安石《江上》一诗有句:“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秦少游用
其意为:“菰蒲深处疑无路,忽有人家笑语声”(《邗沟》)。陆游则用为:“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西山村》),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寇准“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春日登楼怀旧》)抄袭自“春潮带雨晚
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自宋以降,词曲抄袭或化用前人文章、诗句的事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最后悄悄告诉你,我这篇文章有些也是“抄袭”来的。看出来了?算你博览群
书;没看出来?那不是因为你读书少,而是我技巧好,^o^(网络上用来表示“
一笑”,当然也是借鉴来的)。
《民主中国》2002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