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教育的腐败:人道,师道和钱道
送交者: 王京韬 2004年08月18日17:56:5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曾经是中国最受人尊敬的高等学府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今却做出了最让人不齿的事情———一名考了750多分的优秀考生被该校招生人员强索 10万元以换取录取通知书!在央视报道的铁证如山下,北航校长李未已经通过媒体公开向社会致歉,身为中科院院士的李大校长如此斯文扫地,不禁让人感叹如今的人道,师道和钱道。

人道为做人之道,师道是为师之道,钱道则为赚钱之道。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为师者是最让人尊敬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能够成为别人老师的人,在做人上自是应该严于律己的,否则又怎么能够教导好学生呢?做老师如是,做大学的老师更应如是。大学一向被称做是象牙塔的顶尖,大学老师则更成为最被人所敬重的职业,大学老师更应该是谦谦君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一个商品社会里,在日益物化的社会里,要求大学老师在象牙塔尖上稳坐钓鱼台显然是不现实的,但问题是:为钱道所迷惑的老师是否放弃了师道,甚而丢掉了人道,换句话说,就是为了钱放弃了教师崇高的理想和做人最基本的准则。

教育腐败的出现决不是始于今日,也决不是始于大学校园,更决不是始于北航。但是,因为高等学府在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因为北航作为一流高校的江湖声望,因为高考在一名学子一生中的刻骨铭心,人们于是出离愤怒了。其实,近年来社会上关于各级教育的腐败现象已经怨声载道,也引起了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并多次发文治理。但是,在一种强大的利益驱使下,教育腐败问题不但没有戛然而止的迹象,反而有逆风上扬的趋势:上好学校难,上重点学校更难;想上考不上的学校要交钱,想上考上的学校也要交钱。学生的求学之路在中国正变得异常艰难,而这种艰难的周围布满了浓浓的铜臭味。

李未院士在道歉的同时承认北航的招录管理有漏洞,他表示,“这样事件的发生,对北航的声誉和对全国高考录取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校长李未还“希望央视所报道的事件是一个孤例”。但不知道身为科学家的李先生是否仔细看了媒体披露的“黑幕”———仅广西一地目前就发现有7名考生向北航人员交纳了所谓的“定向费用”。李老师所“希望”的“孤例说”显然不攻自破。其实人们都希望这是一个“孤例”,但希望代替不了现实。而身为一校之长的李未同志则更应该本着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真正把北航招录管理的漏洞找出来、堵住它,并且告诉社会一个真相———在一个声望如此之高的学府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 “漏洞”。

从另一个角度说,媒体对北航的曝光当然是一个“孤例”,因为媒体没办法更没必要天天盯住北航。曝光北航的深刻意义不在于找到了一个“孤例”,而是发现了高招录取工作中的一大“漏洞”。“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更何况是一个那么明显的“大漏洞”呢?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础,是一个国家面对未来的 “千里之堤”,这道“大堤”上的“大漏洞”如果不及时堵住的话,后果如何?让人难以想象。

当那些够分和不够分的考生把钱给到那些引领他们加入大学圣殿的“老师们”手中的时候,按照传统说法,收“黑钱”的“老师”就可以成为他们“终身的父”了。但显然那无异于“认贼作父”,因为那些为“钱道”而丧失了“师道”的所谓“老师”也丢掉了“人道”,掉进了“贼道”的深渊。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为古典文化教育的衰落而感慨
2003: 一 生 有 多 长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