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该如何惩罚伤熊大学生?
送交者: 李海清 2002年03月04日17:18:4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引起众人关注,在揭开导致其误入歧途的原因之后,人们似乎陷入情与法的迷茫:该如何惩罚刘海洋?

要给刘海洋出路吗?

  在采访中,北京西城公安分局有关人士表示,刘海洋的行为首次涉及到对动物园动物的严重损害,他并没有狩猎或者杀害野生动物,其行为只能算是对熊的一种故意“伤害或者虐待。在我国《刑法》中,有关伤害、虐待的规定都是针对人的,而非动物。按照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量刑。目前,从惩治伤害、虐待野生动物法律规定的角度看,刘海洋的行为的确触及到了法律的空白。按照现有的法律规定,无论是《刑法》还是《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司法解释,都没有关于伤害、虐待野生动物的相关规定,对刘海洋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是摆在法律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另据检察机关透露,如果案件进入到批准逮捕阶段,在涉嫌构成犯罪的罪名上,将进行非常认真、充分的研究,严格依法办案。

  目前以刘海洋的行为,虽然没有关于圈养动物保护方面的直接法律规定,但他依然触犯了《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毁坏财物罪。因为熊是动物园中饲养的珍贵动物,无论对动物园来讲,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价值难以估量的宝贵财富,是公众应该保护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物,伤害了它的身体和健康,就等于毁坏了这种特殊的“物。按照该罪名,故意损害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近日有读者致电本报,他们在谴责刘海洋伤熊行为的同时也相信社会会给刘海洋留一条改过自新的出路。在大学工作的李零先生说,刘海洋毕竟是一个年轻人,有时他犯下错误是难免的。虽然他的行径恶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有悔过的机会。他希望社会舆论会考虑到刘海洋的前途。

  而有一位张女士致电说,不能因为刘海洋的身世比较可怜,就同情他,他毕竟触犯了法律,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张女士也说,北京动物园黑熊被伤害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对北京动物园的捐款达10万元左右,这件事“坏事变好事”,已经达到了对动物呼唤关注的目的。而对刘海洋的教育也应该有一个新的方向,是否可以考虑让刘海洋到动物园当义工,每天为动物园工作,达到教化他的目的。毕竟,让刘海洋成为健康的人,重新走入社会才是我们的目的。

  3月1日,卫生部召集部分在京精神医学专家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座谈,与会专家呼吁:不要再炒作刘海洋伤熊事件了,更不要殃及刘海洋的母亲和母校。与其继续将这个普通的新闻事件“进行到底”,不如抽出更多的时间关心那些现在存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通过各种手段帮助有心理问题和人格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旦人格缺陷将很难矫治

  3月2日,北京第二医院专门救治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的少男少女门诊开诊了。门诊主管护师邓军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比他们的父母强,看起来不缺吃不缺穿,其实他们心理上最缺少的是,有人能踏下心来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在他们茫然的时候拉他们一把、为他们修正生活轨迹。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人格极易发生偏差,而孩子的人格缺陷一旦形成则很难矫治过来。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医生唐登华说,刘海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他21年的人生旅程中,他自己为自己做主、亲手操作的只有两件事,但是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件是填报高考志愿,另外一件是用火碱和硫酸试一试狗熊的灵敏度。虽然现在难以预料他的最终结局,但是像刘海洋这样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可以肯定的是他的人格缺陷很难修复。造成他存在严重人格缺陷的就是爱他如命的亲生母亲。20多年来,她用自己的意识代替儿子的意识,刘海洋必须承担这位单亲母亲的所有喜怒哀乐,他不能有自己的半点想法,更不用说自己做主了。无论他在校取得多么耀人的成绩,都无法掩饰严重缺乏自我意识的创伤,压抑和反叛是辩证的关系,伤熊是他反抗长期压抑的一个表现。

  据唐医生介绍,在临床上他还发现:有些与刘海洋存在类似人格缺陷的青少年还会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对父母施加暴力来发泄心理上的长期压抑。不久前,一位母亲带着正在上高中的儿子前来咨询:为什么她深深疼爱的孩子对她以拳脚相待,甚至把她的肋骨打断。经过询问,唐医生发现这个男孩子与刘海洋有十分相似的境遇,他一旦在家里和学校中出现矛盾,家长总以自己的个人意愿包办。他不能有自己的一丝隐私,也不能有自己的一点想法,即便对于别的孩子可以光明正大地收藏的小物件,对他而言,都成了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于是,他只好用暴打母亲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殊不知这样做还是无法弥补心灵上的创伤,个性同样无法得到满足。

  唐医生认为,像刘海洋那样有人格缺陷的青少年做出伤熊之举不足为奇,因为他们没有机会经历挫折,自然不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从生理年龄上看,刘海洋们长大了,但是从心理年龄分析,他们其实依旧处于精神上的哺乳期,家长应该及时进行“心理断奶”,把他们推向社会,让他们学会独立生存的本领,在闯荡中经历磨难,才能逐渐矫治他们的人格缺陷。
  
离异家庭更要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郑毅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应该从婴儿期抓起。目前,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三重三轻”的现象十分普及:重躯体健康、重营养、重发育,轻心理健康、轻道德、轻能力。最近,安定医院儿科对北京700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的摸底调查,结果发现30%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能力困难。郑医生认为,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最好途径之一,就是在孩子的婴儿时期为他们做人格发展趋势测试,及时矫治人格偏差,千万不要等到人格定型以后再亡羊补牢。

  郑医生认为,单亲家庭更应该从刘海洋的事件中汲取教训。在西方发达国家,尽管离婚率比较高,但是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可以处理好子女抚养和教育问题,反而给他们更加全面的爱,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有利于他们在单亲的身边健康成长。郑医生不主张有孩子的夫妻离婚时经历漫长的“战火”。有的夫妻一方为了尽力挽回自己的面子,一味唆使孩子加入到夫妻大战之中,结果孩子的心灵会在拉锯战中受到伤害。这样的孩子在成年以后,人格就会平添了许多攻击行为,他们会以强凌弱,一旦找不到同类进行攻击,他们就会转向动物。所以一些心理专家发现,相当一部分虐待动物的人都有严重的人格缺陷。为此,郑医生特别在座谈会上呼吁,夫妻离婚不要将孩子作为“感情砝码”,不要在他们幼小的心中埋下“定时炸弹”。
  
好学生的标准该变一变了

  据邓军护师介绍,在临床实践中,有一些父母不能正视精神疾病。有的学生尽管学习很好,但是当他们一旦出现了强迫症和抑郁症,就无法继续学习,休学治疗是惟一可行的做法。可是当医生为这些孩子开具有上述病症的请假条时,家长却希望改成失眠、神经衰弱等“好听一点”的病症,缘由是怕别人歧视他们是精神分裂,不再可以回归好学生“队伍”了。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王向群说:如果刘海洋不是人们心目中一名所谓的“好学生”,也许还不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其实“好学生”的标准早该变一变了。社会更应该以这样的角度看待好学生:他们不仅仅素质高,更重要的是心理卫生水平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应该与业务水平一样,同样是一流的。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研究员王玉凤介绍,目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哪个国家、哪个文化或者哪所学校特有的问题,而是全球共同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多次呼吁,儿童青少年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目前,全球大约1/5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成年以前出现或多或少的情绪或者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缺乏自信、与同龄人或成年人交往困难、吸烟、酗酒、吸毒、过早的性行为、少女怀孕、离家出走、自杀及暴力、犯罪等,其中不足1/5的患者得到适宜的治疗。

  专家指出,随着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从事儿童精神科工作的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已迫在眉睫。据统计,目前我国存在有各类心理问题的儿童青少年达3000万,但是从事儿童精神科工作的医生不到100名。美国人口只是我们国家的1/5,而儿童精神科医生却有6000名。越来越多的数字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发病率正在接近发达国家,如果按照美国的比例,要有3万名儿童精神科医生才能满足社会需要。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