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高考复读热:考生维权的无奈之举
送交者: 陈雒城 2002年03月05日18:14:06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近年来,考生被高校录取后不愿报到而选择回高中复读的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去年南方某省有6万应届毕业生被大学本科录取,但有1万人未去报到,这些同学很大部分去参加公办学校的高复班。湖北省去年有近5千名上线生因没考上心目中的名校决定今年再战。高考复读现象在我国愈演愈烈。教育部近日(2月28日)还发出公办高中不准乱开“复读班”通知。表面看来,高复班学生的膨胀浪费了一些高校的教育资源,加大了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但笔者以为,考生复读是当今高校招生制度下考生维护自我权利的无奈之举。

  80年代的高中生考大学,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少。那个时代读大学不需要你花什么钱,只要被录取就是“国家干部”,就可以享受相关的待遇:户口进城、毕业后被招干等。90年代以后完全不同:上大学要交很多钱,毕业后不包分配,根据市场需求双向选择。这时候读大学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接受高等教育,而是考生在对自己的未来做一次价格不菲的投资。

  而我们的高考招生体制在这些变化面前却没有多少改变,不论是考生先填志愿再考试还是先考试再填志愿,似乎在高校与考生之间应有的相互选择之中,高校的权利永远都是最大的。高校与考生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高校可以依据分数和其他条件选择自己中意的学生;而学生在报志愿的过程中大都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有这个深刻的感受:报志愿的时候只是听说哪几个名校不错,自己很少亲身经历;自己适合哪些专业也很不明白,只是听说哪些专业热门。在考试结果很难如愿的时候,自然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考生不畏牺牲青春回炉复读的情况。

  在国家、社会、高校、考生这个高考的关系圈里,考生是弱势群体。降低高考复读热不应该单纯地压制和限制考生复读,高校应该积极向考生宣传自己,国家应积极调整高考录取政策,以便更大限度地体现考生的利益。考生是高等教育这个市场的“消费者”,他们应该有更多的自主权。至于考生偏向热门专业而冷落了一些国家亟需人才的冷门专业的问题,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考生身上。现在都市场经济了,相关责任部门只要在宏观政策上加以积极引导,加上市场短缺造成的缺口压力,高考考生会把自己的志向逐步转向国家急需的一些专业上去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