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上哈佛就是天才吗?
送交者: 武卫强 2002年03月08日17:46:51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上哈佛就是天才吗?

中青在线 武卫强

  有消息称,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在21.6%%以上,大学生在16%%以上。据最新统计,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现有3000万人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据专家介绍,如今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问题;而在大学生中,则主要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为了满足父母“上重点、考名校、洋留学”的要求,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几乎被训练成一架学习“机器”。

  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心理不健全是易碎品。

  很多人看问题的标准是“唯结果论”。有了上哈佛的这个“证据”,书里写的一切便都是对的。

  近日,时讯记者在北京王府井书店二层的“美国教育”书架前看到,仅仅书名标有“哈佛”字样的书就有《轻轻松松上哈佛》、《走进哈佛》、《哈佛天才》、《哈佛深呼吸》、《从哈佛到斯坦福》等几十种。而一直备受关注,连印30多次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在王府井书店再次售完。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我家笨笨上剑桥》、《闯入华尔街的中国女孩》、《耶鲁男孩》、《牛津圆梦》等“制造天才”的经典书籍也纷纷走红市场。

  在王府井书店买书的刘女士对记者说:“人家的孩子能上哈佛,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关键是怎么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教授在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说:“我很反感这样的书籍。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过程,不能简化为上好学校。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是帮助其自由地发展。”

  教育市场这个聚宝盆里的“财主们”呼唤的是“哈佛天才”。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榜样是家长们“心头的宝”,是孩子们“头顶的山”,是书商们手里的“摇钱树”。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恨不得立马也造就出个“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来。在王府井书店买书的刘女士有一个6岁的男孩,她对记者讲:“这书上讲的确实有道理,像早期教育、开发心智、素质教育都是我们一般家庭欠缺的,我得好好学习学习。”“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本畅销书就像一条好新闻,得有新闻性和说服力。虽然我们并没有把进名牌大学作为培养刘亦婷的目标,但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可行的。哈佛就是这么一个证据。”陆士桢教授对时讯记者说,很多人看问题的标准是“唯结果论”,考上了哈佛,该家长和孩子所做的一切便都是对的。有了上哈佛的这个“证据”,书里写的一切便都是对的。望子成龙的家长盼望着从成功的范例中获得一点“秘诀”,把自家孩子培养成“小天才”,使此类图书拥有了广泛的市场基础。

  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

  通过媒体,人们经常看到一些“天才儿童”的特长表演。天才是什么?时讯记者找到的一个解释是:对事物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满腔热情,具有卓绝的创造力、想像力。

  陆士桢教授认为,天才儿童是存在的,而且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只不过天才和天才是有区别的,可能是体育方面的天才,也可能是歌唱方面的天才,更多的时候这种天才的潜在素养缺乏发现和培训的环境。

  在《我家笨笨上剑桥》一书的序言里,主人公张弛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不仅是他们(父母)生命的延续,还是他们思想品质的承继。”首都师范大学的武明中老师在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父母最无私,也最自私。他们总是希望孩子能活在自己的意识形态与精神境界中,给自己套上许多不必要的责任,也剥夺了孩子的许多自由。”

  陆士桢教授向记者介绍说,教育学上有一个智能的多元化理论,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智能倾向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确实就是读书的料,有些孩子就是动手能力强。正因为每一个人的特质不同,所以成功的表现形式才不一样。陆教授强调,像刘亦婷这样的可以称为学习上的“天才”,这不为过,但可怕的是我们的家长、老师要求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学习天才”,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说明白了,其实就是在扼杀天才。

  陆士桢教授说,这些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天赋,掩盖了其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家长、老师和周围的人因为只看到了他“学习天才”的一面,往往会忽略对他进行道德、心理素质、生活自理能力及适应社会变革能力的培养。陆士桢教授认为,这样的天才是不健全的,即便是某一方面的天才,也不是人才。

  那么人才是什么,或者说一个人的成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陆士桢教授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智力相差并不大,成功更多取决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即精神、心理的状况和对社会规则的遵守以及社会变迁的适应能力。

  《轻轻松松上哈佛》等书籍的火爆暴露了当前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茫然和困惑。陆士桢教授对记者说:“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取决于他能上什么大学,拿到什么学位,而是他读完书以后能干什么,能否在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满足。如果非要给成功一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

  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天才,能获得成功,但没有几个父母能有意识地去发掘、培育孩子属于自己的天才潜质。首师大的武明中老师认为,父母要肯定、重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要有意识地提供锻炼的舞台,只要是进步的、健康的都要鼓掌欢呼。父母可以不知道孩子将来能做什么,但一定要相信孩子能走出自己的身影。武明中认为,我们要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为孩子打开他的潜能寻找金钥匙,让孩子走属于自己的天才路。

  ★中国的父母最无私,也最自私。他们总是希望孩子能活在自己的意识形态与精神境界中,给自己套上许多不必要的责任,也剥夺了孩子的许多自由★人与人之间的智力相差并不大,成功更多取决于人的非智力因素,即精神、心理的状况和对社会规则的遵守以及社会变迁的适应能力★父母可以不知道孩子将来能做什么,但一定要相信孩子能走出自己的身影

  我国家庭教育的误区

  ★娇惯宠爱,包办代替。表现为:重物质满足,轻精神给予;多身体关心,少心理指导;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宽严失度,言行不一,教育缺乏一致性。

  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缺乏统一要求,其结果只能是相互抵消教育的作用。

  ★期望过高,拔苗助长,教育缺乏客观性。

  有不少家长对孩子期望过多过高,而符合其智力水平、个性特点的具体措施却很少,造成教育缺乏针对性或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相背离,其结果往往导致拔苗助长,事与愿违。

  ★个人至上,察子失真,教育缺乏社会性。

  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摆布,从小便把孩子束缚在家庭、自我的小圈子里,向孩子灌输的多是些利已主义的思想,而很少能放眼社会。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