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苑梦客:《阿凡达》 vs.《孔子》 |
送交者: 枫苑梦客 2010年01月28日20:04:49 于 [影视娱乐] 发送悄悄话 |
《阿凡达》在全球创下票房纪录,有望超过20亿美元,在中国国内,已突破7亿元人民币。相反,国家重点电影、有“2010年中国第一史诗巨片”美誉的《孔子》却受到冷遇,票房业绩不佳,甚至遭到观众公开抵制,有网友调侃说,他在影院享受到了VIP 待遇,因为整个影院只有他一个人在观看。有人计算了放映过程中自己打了几次盹,看了多少次手表。作家韩寒给这部电影打了2分,还是冲着周润发的面子。网上恶评如潮,高呼上当,打零分的不在少数。
听听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导演也怪可怜的,摆明惹了众怒,得罪同行,叫嚣过头,现在连收回成本都有问题,还必须在那死撑。人都不会做还玩孔子,真是极品。” “这样的商业电影,倒不如看论语。” “第一,为后悔掏钱看垃圾电影而掉泪;第二,看垃圾电影伤眼而掉泪;第三,为国产电影过于垃圾而掉泪;第四,对媒体炒作垃圾电影气愤得掉泪;最后,孔子他老人家看了《孔子》 伤心掉泪--我怎么这么丑,国产垃圾永无天日!” 这可能是夸张激愤之语,花这么大本钱摄制的电影不可能是“垃圾电影”。我没有机会看到这部影片,但是,从公关操作上看,很可能犯了大忌,才导致如此被动的结果。 一是过分炒作,说了过头话,惹恼了观众。周润发曾说过,看了《孔子》不掉眼泪的不是人。作为国际知名的演员,这话说得有点掉价,不知道“发哥儿”是不是真的把孔子演“火”了,否则真难对得起4900万港元的片酬。 二是官方过分保护起到了反作用。为了《孔子》隆重登场而让《阿凡达》强行下线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使观众产生了逆反心理。更有甚者,有关方面竟然把讨论《孔子》最热烈的豆瓣网给关掉了。这样做恐怕只会起到反作用。网友就说,“倒下一个豆瓣,还会有千千万万个豆瓣。” 第三,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作品的内容和质量。《孔子》和《阿凡达》在几乎所有方面都可以说正好处于两极,无法相提并论。《孔子》得定位应该是一部传统文化教育片,可以号召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观看,而不应该弄成一不商业片,这样的“古董”在市场上没有卖点是正常的。既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也应该讲究方式方法。有网友说:“就为这个掀起儒家文化的狂潮就不看这个电影!儒家害了中国两千年之久还不够么?” 最近几年的“国学热” 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背后一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策划操纵。官方似乎在向全球推销孔子这个东方专制主义的符号,包括正在全球推展的“孔子学院”,恐怕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看来,《孔子》隆重推出,却可能惨淡收场。不能否认,《孔子》陷入危机是有心人“好心办坏事”的结果,目前负面影响已经造成,恐怕一时难以消除。中国有一句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电影好看便能吸引观众入场,只是这部《孔子》算得上好酒、醇酒吗?我没尝,按说没有发言权,姑妄言之吧。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