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未晚》这个书名确是可圈可点,黄昏未晚?仍有余光?还是死唔断气?也教我想起《人间喜剧》中,杜汶泽饰演的南来杀手司徒春运,用唔咸唔淡的广东话介绍他旁边的另一位杀手(许绍雄饰)——他的绰号本来是朝阳,後来是骄阳,最近两年就变成了夕阳。香港电影工业的近况,正是如此。
死唔断气的香港电影
近来,电影相关着作进占书店,位置醒目可见,关於李小龙的书一字排开,最是显眼,还有朗天解说《永远不能明白的经典电影》,李欧梵谈《文学改编电影》,张美君《寻找香港电影的独立景观》,蒲锋在《电光影里斩春风》,汤祯兆拨开《香港电影夜与雾》,邱礼涛申述《一个电影导演的文化思考与实践》,岭南大学旧生寻觅《电影中的香港故事》……太多了,必然挂一漏万,而彭丽君的《黄昏未晚﹕後九七香港电影》是当中学术味道最浓厚的一本。
《黄昏未晚》先从四个创作人或团队开展论述,分别是陈果、成龙、银河影像和黄精甫,为什麽是这四个呢?他们当然有一定代表性,也展现了香港电影的困境和一些可能的走向。在作者笔下,即使他们体现了不同面向,都具有一种模棱两可的二元性——全书就充满这种来来回回的「即使……但是」「如此……不过」的陈述句式。如此除了反映作者小心翼翼地讨论,和一般学术讨论常见的问题复杂化习惯外,也体现出香港电影的处境,就是身受重伤,但一息尚存,总有机会东山再起。作者的忧虑与期许在此并存。
作者注意到陈果依附外国电影节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研究,但他本身又有香港本土文化的情怀,於是作者借用了一些外国的文化理论阐释一番,最终落实到「继续在外国观众的期望中展现自己,反而有可能推陈出新」(页42,就上文下理,我个人理解展现的「自己」带有「本土」的成分),於是我就回到作者之前提出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跳出这套二元思维去继续探讨陈果电影的香港主体呢?」(页33)这个来来回回的二元思维难以逃脱。
夕阳下的香港电影生态
作者在第三章谈成龙的身分、形象和「自我客体化」的问题,对成龙取悦观众的表演者形象,他在香港、内地和海外不断逢迎凑合的做法,都有一针见血的解说,即使放在今年才上映的《功夫梦》,依然有理论的阐释效力。至於第四章谈银河影像作品反映了後九七香港电影困局、男性情谊、对女性的看法浅薄等等,我印象中几年前的香港电影评论界已有盖棺定论,我想我不必再重复了。
在第五章,作者再用二元思维指出,黄精甫在「既非商业电影亦非另类电影的尴尬状中」(页120)。文中对於黄精甫的视觉元素及表达新意有不错的发挥,也在糟粕中捡拾出讨论话题。而作者已刻意在其中加上「代」的分析中,但黄精甫的「上位焦虑」可惜地走漏了,而这其实跟後九七香港电影生态有密切关系(今年新导演气势颇强,黄精甫也久休复出,可惜新作挑衅有余,内涵缺乏,不知作者彭丽君有何高见?)
来到第六至八章,论述由创作人或单位的作品转到电影工业方面——请不要以为与你无关啊,你手头的选择,多少受制於电影工业的生产。在大型卖座电影与小型另类制作之间,作者提出the third way,即中型本土制作,近年我听到的说法整体上大同小异。反正,大的不自主,小的又有人觉得局促,不如守中间的路。至於第七章论荷李活的霸权,令我觉得洋人其实很聪明,最近的策略就是3D,盗版商终於没有办法了,荷李活的总体操控无所不及,这个圣诞看电影要多付一点了(期待亚洲影人能拍出像样的3D电影)。而我看完第八章,脑海弹出一句话——香港影人和观众也许要多点反思暴力/权力了。
《黄昏未晚﹕後九七香港电影》是一本电影文化的学术研究著作,当中所用的理论似乎不及作者的个人观察有用,幸好,读者怎样看,是比较自由的。作为後九七香港电影着作,朗天的《後九七与香港电影》(2003年出版)相对上比较明快直接,较适合一般影迷观众阅读,而彭丽君的《黄昏未晚﹕後九七香港电影》则始终是学术书,较适合大学生和学者阅读,两书合看,应该可以得出比较精确的当代香港电影发展图像。但愿将来,这幅图像不是全蓝与全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