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中国电影能走进好莱坞吗? |
送交者: zhangfan 2013年09月29日19:48:34 于 [影视娱乐] 发送悄悄话 |
中国电影能真正加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里,走进好莱坞吗?
张帆
1997年美国拍的《泰坦尼克》,投资两个亿,票房收入二十二亿,导演James Cameron。 2010年中国拍的《金陵十三钗》,投资六个亿,票房期盼值十个亿,最后亏本三亿,导演张艺谋。
这是商业理念的问题,是懂不懂花钱的问题。 炒作是先炒后作。只会炒,不会作,就只能一次性买卖。
在好莱坞,电影的制作过程是艺术,结果是商品。而在中国,却恰恰相反。就《金陵十三钗》而言,它的制作过程是商品,但作品却是艺术。
《泰坦尼克》的导演James Cameron,在制作上精益求精。他把自己的导演收入,无条件地捐回到制作上。他以一个很简单的爱情故事为主题,把作品买给了所有想看这次沉船事件的观众。由于卖点清晰,因而他的炒作赋予自信,从而使《泰坦尼克》获得了最大的收益,体现了作品的最大价值,同时也带动了《泰坦尼克》的艺术价值并,受到了广泛认可。
再看《金陵十三钗》,一部投资六亿的巨片,而导演张艺谋却说:“不想奥斯卡,不想小金人。”从这种不自信、对投资人不珍惜、不负责的言谈中,透出了拿着无知当个性,毫无商业理念而言的头脑。投资六亿的巨片,没信心站上国际院线,那你做的是什么?难道是没有价值的艺术品?
电影是什么?电影首先是商品。在它有可能产生最大商业利益的前提下,我们再赋予它更高的艺术性,这不冲突。没有商业价值的艺术品,没人想要。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不是为了少数人,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片面理解。电影首先要符合商品市场和大众的胃口。对投资人的最大保障就是制作人的商业理念。
再看《金陵十三钗》的制作过程。它要的是香港某某名牌的服装设计,德国公司制作的特效等等。。。这个过程不是在精雕细琢你的作品,而是在考虑如何去花钱,怎么花,花在哪里?花多少能符合投资人的心理承受,想着怎么能拿钱砸出个大片来。可制作人却不懂,你的观众首先想要看的不是服装,不是特效。而这些辅助性的方面,却又恰恰是可以大笔节省投资的地方。你请的制作特效的这间德国公司并不善于做特效,那是个小公司。而《金陵十三钗》,却因为不懂,不但花了大笔的冤枉钱,还把特效制作得漏洞百出。如果请美国的ILM公司,以同样的价钱,效果会截然不同。
销售群体:《金陵十三钗》到底想要卖给谁?卖给中国观众吗?里面一半是英文,另一半是连中国人都听不懂的南京话!卖给美国人吗?里面的中文连中国人都听不懂,英文还带着美国地方口音。靠字幕吗?那你为什么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岂不知:“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而花杂是鲁钝的象征。”
《金陵十三钗》是一个以非核心性人物为主题的故事。这种故事创作难度大,且不受市场欢迎。美国当今有几部这样以非核心性人物为主题的故事,好莱坞的集体创作高手写的非常成功,那是因为它题材中布满了悬疑,幽默,情节跟进的速度快,逻辑思维性强,时时刻刻地抓住观众。而这种题材要想站住市场,在创作上要非常独到和老道。先要站住本土市场。在有文化差异和国际市场上销售,必须考虑它的风险因素。而《金陵十三钗》却不具备这些长处。如果考虑到投资的风险和市场的回报,首先我们就不应该让投资人去选这种题材结构的故事,担不必要的投资风险。不要玩什么花哨。我们连走路都没学会,道行不深,不要想去跑。
再看美国同样题材的《辛德勒名单》。故事开头推出人物,影片10到15分钟,建立出男主人公的十足霸气和与众不同的征服力。先抓住观众,然后合理而重量地推出故事,交代矛盾和问题。逻辑性强,丝毫没有细节上的漏洞,画面毫无困惑感,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而《金陵十三钗》,画面一推出的视觉感就已经落后了三十年。当十三名风尘女子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的一片废墟上的时候,她们却是一尘不染?就像从神话中走出来的女神,令人难以置信。这种大制作上的低级错误,不经意地就自毁了前程。之后的故事细节与画面视觉漏洞百出,故事进展太过牵强,不真实,更缺乏合理性。
再看《辛德勒名单》:投资两千两百万,收入三亿两千万。同时,制片人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捐赠了全部个人收入。
中国电影能真正加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里,走进好莱坞吗? 两百年历史的美国,靠什么创造了百年影视基业?靠他们的文化吗?不。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他们的商业理念。他们用高级的商业手段,打包了他们的两百年文化,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卖给了世界。这,就是美国的影视文化。 小视他们的商业理念,是愚蠢的,那只会让我们无从下手而望尘莫及。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在西方掀起了一场中国危机论。为什么呀?因为没有人会带着批判的眼光和意识去看电影。电影具足了宣传效益,看了就学了。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国人,明争暗斗,你死我活。对不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群体来说,这样的题材,能不让人对我们的民族人性产生恐惧吗?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犯的愚蠢错误太多!
中国网上的一篇文章里有这样一句:“像去年《失恋33天》那样能够在票房上战胜同档期四部进口大片,毕竟是凤毛麟角,因此才会被誉为黑马、奇迹。” 但实际它的创意来源于好莱坞电影:和莎莫的500天。
电影要走进国际市场,实际上就是要走进好莱坞。美国人懂电影,就像中国人懂美食一样。只有在中国美食节上评出的极品菜肴才能收到世界公认。这就是文化蕴藏的内涵和潜力。
这是两个人人都挂在嘴上,但却搞不明白的问题。
所说的差异,放在人与人之间来说就是代沟。打个比方:你花了很多心血和金钱,为你儿子买了服装,可他却连眼皮都不眨。为什么?因为你跟本不了解年轻人在想什么,更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这,就是文化差异。 想缩短这种文化差异不是一年半载,三年五年就可以的。学个厨子还得三年刀工。要想对美国影视文化深究其里,入木三分,就是个影视天才,不在北美影视圈子里滚上十年,敢拍胸脯?
北美的大导演和顶级制片,都是苦熬了几十部大片儿才脱颖而出。他们知道,单靠自己的天分,只能三板斧。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置身历练,熟能生巧,建立自信方可操纵全盘。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从法律上就不允许。即便你是投资人,如果不是行内出身,也不能参与经营。也正因为如此,北美的制作团队,相互之间才会自然地有种职业风范和默契。
中国人用舌尖就能品出极品菜肴,美国观众对影视的鉴赏也毫不逊色,而且甚过我们的专业人士。他们绝对不会你给什么他们就看什么,那是对中国观众而言。这种经营理念千万别用在美国人身上。更不要以为美国观众对我们有成见,剑拔弩张地不服气,好像人家喜欢挑肥拣瘦。尊重别人的智商才是智者。
不了解美国的影视文化,不知道人家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你却大着胆子,想搞大制作去卖给人家,你不觉得你的胆子过大吗?恐怕即便是失败了,都不知道失败在哪里,还心有不甘。
在国际电影节上就能看出,中国来参加的项目方或投资人,都是一脸的困惑。他们不懂选材,不懂市场,宏观的东西看不到,更体会不到,不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而北美的制片人,对题材选本非常老道,一看便知亮点所在,卖点所在,问题所在,投资规模,操作难度等等。他们没有废话,很有高度,专业精湛,运筹帷幄。再看那些大发行商,处事低调,游刃有余,杀伐决断,稳操胜券。片子必须要具足炒点,卖点。制作上的一个细节疏忽,就会导致你的片子被枪毙。国产大片《英雄》具足了炒点,但美国观众的好奇心你只能炒一次,如果抓不住,二次的《金陵十三钗》在北美的票房就只能是零。
所以,在文化差异不能缩短或融合的前提下,不了解好莱坞国际影视市场的需求和制作,去谈商业理念就是空话。商业运作就会处处暗礁,防不胜防,最后让你燋头烂额。
宏观上来讲:它是用最简单的故事,最简单的语言,触摸人类灵魂最本质本性的东西。在创作上,它注重于高度。而不是用很深刻深奥的题材或文学术语来舞文弄墨地去挖掘一个只有少数人才能明白的道理。所以它可以广泛销售。这就是中国的《孔子》没有市场的原因。不是我们的文化不好,是我们不懂经营。文化也要靠经营才会有市场。
从微观上来讲:就是细节 影视创作绝对是集体的智慧,不是一个导演能独揽的。电影是导演的作品不假,但却是万众一心的成果,众志成城的创作!平时做事不认真,从不注重细节,总觉得小小细节不会影响太大的问题,一但成为陋习,我们就发现不了我们所犯的低能错误。我们更不会明白,一个缺乏细节和真实感的画面,会被国际市场马上开出局。因为具足影视文化背景的影迷是不会相信一个连细节都处理不好的作品,后面会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他们会感觉你把他们当傻瓜,愚弄他们,这是他们最不能容忍的。你不肯在本子创作上下功夫,是因为你根本不懂一部好莱坞的好剧本是如何打磨出来的,那个过程你就没见过。你更体会不到,一个制作团队全身心地扑到一部好作品上的那种精诚和挚诚。没有好的团队,缺乏系统化的管理,再天才的导演,也难出经典作品!
一说到加工,国人便会摩拳擦掌、垂涎三尺。因为我们什么都能加工,仿造就更不在话下。不但价钱低廉,而且还能逆来顺受。但在影视制作上,您千万别动这个念头。因为这个行业,看的恰恰不是成本。看看真正好莱坞投资的经典片子,哪一部在投资上手软。那几个用手指头都能掰出来的顶级制片人要是没有这种眼光、自信和霸气,他能坐上那个宝座吗?恐怕作品出炉充其量也是个二流货。
由此可以看出,影视制作,不是在找廉价的劳动力和加工厂,而是在寻找健全与发达国家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高智商精英群体。影视行业,是一个必须依赖于高智商群体才能长久生存和发展的行业,是高科技人才与创意性人才在创作上水乳交融的精神殿堂,来不得半点虚假。这就是好莱坞百年影视基业的发展规则。谁敢背道而驰,那就是自断经脉。脑残,玩儿不起!
至于法国人吗,和我们国人一样,滥竽人际。印度人就更伟大了,从唐朝开始,就把全中国人给度化了。我们人人都明白什么叫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人人都不敢不念。自从丢了我们民族具足风采与智慧的老祖宗的那一刻起,国运便日渐衰落。能丢了自己祖宗和民族信仰的国家,仅此中国而已。我们是一个穿着印度袈裟,端着老祖宗饭碗吃饭的民族。
在中国的编剧也想水涨船高的时候,最好先想想自己的本子,是否具足了创意?哪怕有一点创意的成份?只要人死了,哭的人都会疯狂地喊同一句脑残的话:“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你告诉我这不是真的!”画面里出来个军阀,都喊:“他奶奶的!”跌个跟头就不孕;想把谁弄死就来个大出血。天下不生孩子的女人少,可个个看得津津乐道。这种不知不觉中的模式化情节和语言,无处不在,可人人逆来顺受,习以为常,已经麻木了。
自从九十年代的一部《北京人在纽约》成功地推出后,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孩子说话全都叛逆了,模仿到现在,真是叛逆了!
画面上的问题就更多了,这里不能一一枚举。还有背景音乐。我们从来不注重音乐的创作,更缺乏这样的创意人才。花了一大笔钱到好莱坞请,也不知道请个什么风格的作曲才适合自己的作品。可在好莱坞的影视文化理念里,影视制作是由两大部分构成的:一是画面,二是音乐。画面是机身,音乐是它的翅膀,这就是好莱坞对电影的认知。创作能不能飞起来,飞的有没有高度就看背景音乐。看看纽约周末的那些大剧院的交响音乐厅里,座无虚席。北美人对音乐的理解相当深刻。你的背景音乐与画面不符,他们会在心中感觉可笑。很多制片人、导演,那些文化艺术人物在平凡的生活中都离不开音乐。周末能畅快淋漓地听场音乐会是他们的嗜好。好的电影,音乐制作要先行一步,因为一个经典的音乐主题会给画面带来意想不到的创作灵感。在影视创作中,不懂如何运用音乐来提升画面,甚至把电影拍完了再去找音乐制作人,那是非常无知和可笑的。
看看美国近期准备再次开拍的《星际大战第七集》。影迷已经呼吁,如果不是约翰威廉姆斯作曲,他们拒绝买票,拒绝观看。你导演单凭自我感觉想换作曲,这就是呼声。制片人在影迷的压迫下,就得低头。
落后的商业理念:我们暂不要去看影视作品,就看看我们当代的文学作品和美国当代的文学作品在创作理念上的差异。 很多人喜欢利用复杂的语言与丰富的词汇来修饰论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以显示他们的高深与智商,其实这并不正确。在二零零五年,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系的丹尼爾•奥本海默教授曾做过详细考察:考察对象几乎一致认为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文章的作者更加具备智慧。一个人的沟通能力与他的智商有直接的关系,而用简练的词汇则比用复杂的修饰来解释概念更加挑战作者的沟通能力。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也写到: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而花杂是鲁钝的象征,我选择简洁。
曾几何时,西方文学也流行过十分花杂的文学作品,可早在维多利亚时代,也就是两百年前,开始淘汰。现代的流行作品都用简单,干练,非俗气的语言与词汇,以便于更广泛地沟通与销售。
西方现代文学,已经发展到了,不刻画人物,完全用故事进展和动作去带动人物性格的文学创作新潮。当代风靡美国的克莱顿惊悚小说是最典型的代表。他相信:网络世界,已经为读者建立了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读者具有足够的智商来刻画现实故事世界中的一些场景与情节。而我们,还抱着两百年前的文学遗风而膜拜顶礼。注重了复杂与深刻,而轻视了创意与逻辑、简单与高度。
从《泰坦尼克》两个亿投资,票房二十二亿。《 Avatar》, 两亿四千万投资,票房加DVD效益达三十二亿。这就是导演James Cameron 的杰作。他是天才,有自信。
看看派拉蒙(Paramount)公司。它喜欢投资小型、高产出的片子。如《电锯惊魂》系列片, 七部电影总投资六千万(除最后一部,投资三维,两千万,其余每一部平均一千万)。票房9.5亿,还不算DVD的后期市场。 如果你的本子在好莱坞找不到合资人,千万别梦想着能在国际院线赚一把。因为本家说“不行”,你就要“相信”。别拿着无知当个性。用明星忽悠,搞搞娱乐,还说得过去。
合资在好莱坞,并非是因为资金不足。你常常会发现,一个公司一年会与其它公司合资几部片子。他为什么不在一个自己看好的项目上下重手?因为一个公司看好的项目,毕竟是单方面的。多家公司投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审视市场,才是最稳妥的。放弃一点儿利润上的执着,降低投资风险,更为重要。他们会为钱而合,而不会为钱而分。你经常会发现两个平时并不友好的制片人,一旦在一个项目上合作了,他们会变得非常挚诚。因为他们明白,面对庞大的竞争市场,他们别无选择,必须绑在一起,精诚合作,最后的成功才会属于他们。他们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所以不会眼红或贪图合作者的腰包。算算自己赚够的那份就行了。
每年从好莱坞进到中国的20部大片,大多是投资规模比较大的,所以我们就误以为好莱坞片子之所以赚钱,是因为投资大,只要投资规模上去了,好莱坞的大片就做出来了。而实际上,好莱坞每年院线上的600部片子和美国每年产的五万多部电影中,大片比例占的很少。看看投资15,000 的《灵动:鬼影实录》,市场收回达193,355,800,难以置信吧? 这说明什么,说明创意的重要性。
原因:我们喜欢强加于他人理念。 不要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去评价北美影视行业。他们决不会砸自己的饭碗。他们唯一想的是:做好了,希望你将来还会再找他。他不给你做市场,是因为你那东西根本做不开市场。作为一个投资上了几亿的商业巨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低能错误,商业性不强,主题不受欢迎,语言表达又让他们无法接受。这话他们没法说,也不能说,不敢说。而且我们出了问题又从来不在自身上找差距。我们的文化和口号里具足了“谦虚”,可我们的骨子里却丝毫没有。连几句像样的真话都听不进去。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造就了我们满脑子的逆反、投机与不平的思维状态。“斗”才是我们的灵魂。随着中国未来的经济转型,影视、娱乐行业将会成为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投资到房地产项目上的资金会有很大一部分流入到影视院线。院线从2002年开始提速发展,到2011年票房收入就增长了十倍。而未来的十年,潜力更大。但影视市场却倍受美国大片的冲击,国产大片几乎全军覆没。我们能走出来吗?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1: | 从宋江到李大本事:不朽的是什么? | |
2010: | 周星驰将开拍新《大话西游》讲"爱 | |
2010: | 女星在客机上脱光,爬向乘客的床[图] | |
2009: | 爆大明星最鲜为人知的悲惨遭遇。。 ( | |
2009: | 最想娶阿娇做老婆的四个男人 陈冠希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