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影視娛樂 > 帖子
張帆:中國電影能走進好萊塢嗎?
送交者: zhangfan 2013年09月29日19:48:34 於 [影視娛樂] 發送悄悄話


中國電影能真正加入到國際競爭的行列里,走進好萊塢嗎?


張帆


1997年美國拍的《泰坦尼克》,投資兩個億,票房收入二十二億,導演James Cameron。

2010年中國拍的《金陵十三釵》,投資六個億,票房期盼值十個億,最後虧本三億,導演張藝謀。


同樣在前期炒作上下了功夫的兩個巨片,為什麼差異如此之大?
這是商業理念的問題,是懂不懂花錢的問題。

炒作是先炒後作。只會炒,不會作,就只能一次性買賣。


在好萊塢,電影的製作過程是藝術,結果是商品。而在中國,卻恰恰相反。就《金陵十三釵》而言,它的製作過程是商品,但作品卻是藝術。


下面來看一下具體分析:

《泰坦尼克》的導演James Cameron,在製作上精益求精。他把自己的導演收入,無條件地捐回到製作上。他以一個很簡單的愛情故事為主題,把作品買給了所有想看這次沉船事件的觀眾。由於賣點清晰,因而他的炒作賦予自信,從而使《泰坦尼克》獲得了最大的收益,體現了作品的最大價值,同時也帶動了《泰坦尼克》的藝術價值並,受到了廣泛認可。


再看《金陵十三釵》,一部投資六億的巨片,而導演張藝謀卻說:“不想奧斯卡,不想小金人。”從這種不自信、對投資人不珍惜、不負責的言談中,透出了拿着無知當個性,毫無商業理念而言的頭腦。投資六億的巨片,沒信心站上國際院線,那你做的是什麼?難道是沒有價值的藝術品?


電影是什麼?電影首先是商品。在它有可能產生最大商業利益的前提下,我們再賦予它更高的藝術性,這不衝突。沒有商業價值的藝術品,沒人想要。我們做出來的東西不是為了少數人,也不是為了滿足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和片面理解。電影首先要符合商品市場和大眾的胃口。對投資人的最大保障就是製作人的商業理念。


再看《金陵十三釵》的製作過程。它要的是香港某某名牌的服裝設計,德國公司製作的特效等等。。。這個過程不是在精雕細琢你的作品,而是在考慮如何去花錢,怎麼花,花在哪裡?花多少能符合投資人的心理承受,想着怎麼能拿錢砸出個大片來。可製作人卻不懂,你的觀眾首先想要看的不是服裝,不是特效。而這些輔助性的方面,卻又恰恰是可以大筆節省投資的地方。你請的製作特效的這間德國公司並不善於做特效,那是個小公司。而《金陵十三釵》,卻因為不懂,不但花了大筆的冤枉錢,還把特效製作得漏洞百出。如果請美國的ILM公司,以同樣的價錢,效果會截然不同。


銷售群體:《金陵十三釵》到底想要賣給誰?賣給中國觀眾嗎?裡面一半是英文,另一半是連中國人都聽不懂的南京話!賣給美國人嗎?裡面的中文連中國人都聽不懂,英文還帶着美國地方口音。靠字幕嗎?那你為什麼不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而要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豈不知:“簡潔是智慧的靈魂,而花雜是魯鈍的象徵。”


選題錯誤:

《金陵十三釵》是一個以非核心性人物為主題的故事。這種故事創作難度大,且不受市場歡迎。美國當今有幾部這樣以非核心性人物為主題的故事,好萊塢的集體創作高手寫的非常成功,那是因為它題材中布滿了懸疑,幽默,情節跟進的速度快,邏輯思維性強,時時刻刻地抓住觀眾。而這種題材要想站住市場,在創作上要非常獨到和老道。先要站住本土市場。在有文化差異和國際市場上銷售,必須考慮它的風險因素。而《金陵十三釵》卻不具備這些長處。如果考慮到投資的風險和市場的回報,首先我們就不應該讓投資人去選這種題材結構的故事,擔不必要的投資風險。不要玩什麼花哨。我們連走路都沒學會,道行不深,不要想去跑。


再看美國同樣題材的《辛德勒名單》。故事開頭推出人物,影片10到15分鐘,建立出男主人公的十足霸氣和與眾不同的征服力。先抓住觀眾,然後合理而重量地推出故事,交代矛盾和問題。邏輯性強,絲毫沒有細節上的漏洞,畫面毫無困惑感,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而《金陵十三釵》,畫面一推出的視覺感就已經落後了三十年。當十三名風塵女子出現在硝煙瀰漫的戰火中的一片廢墟上的時候,她們卻是一塵不染?就像從神話中走出來的女神,令人難以置信。這種大製作上的低級錯誤,不經意地就自毀了前程。之後的故事細節與畫面視覺漏洞百出,故事進展太過牽強,不真實,更缺乏合理性。


投資六億期望值收入才十億,製作人把投資人搞得戰戰兢兢,這本身就是個愚蠢的比例,仗沒打就已經輸了。

再看《辛德勒名單》:投資兩千兩百萬,收入三億兩千萬。同時,製片人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捐贈了全部個人收入。


中國電影能真正加入到國際競爭的行列里,走進好萊塢嗎?

兩百年歷史的美國,靠什麼創造了百年影視基業?靠他們的文化嗎?不。

他們的成功,靠的是他們的商業理念。他們用高級的商業手段,打包了他們的兩百年文化,以影視作品的形式,賣給了世界。這,就是美國的影視文化。

小視他們的商業理念,是愚蠢的,那只會讓我們無從下手而望塵莫及。

一部《大紅燈籠高高掛》就在西方掀起了一場中國危機論。為什麼呀?因為沒有人會帶着批判的眼光和意識去看電影。電影具足了宣傳效益,看了就學了。同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的國人,明爭暗鬥,你死我活。對不了解我們民族文化的群體來說,這樣的題材,能不讓人對我們的民族人性產生恐懼嗎?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犯的愚蠢錯誤太多!


登國際院線,宣傳我們的文化,首先得有高度,讓人折服,這樣才有市場。不然就乾脆搞娛樂片。

中國網上的一篇文章里有這樣一句:“像去年《失戀33天》那樣能夠在票房上戰勝同檔期四部進口大片,畢竟是鳳毛麟角,因此才會被譽為黑馬、奇蹟。” 但實際它的創意來源於好萊塢電影:和莎莫的500天。


電影要走進國際市場,實際上就是要走進好萊塢。美國人懂電影,就像中國人懂美食一樣。只有在中國美食節上評出的極品菜餚才能收到世界公認。這就是文化蘊藏的內涵和潛力。


要想進入國際院線,我們首先必須得弄清楚兩個問題:一是文化差異;二是商業理念。

這是兩個人人都掛在嘴上,但卻搞不明白的問題。


先來談談第一個問題:文化差異。

所說的差異,放在人與人之間來說就是代溝。打個比方:你花了很多心血和金錢,為你兒子買了服裝,可他卻連眼皮都不眨。為什麼?因為你跟本不了解年輕人在想什麼,更不知道他們想要什麼。


這,就是我要說的問題。“你知道好萊塢想要什麼嗎?你知道美國人想要什麼嗎?你了解他們的影視文化嗎?了解多少?是聽來的?還是看來的?參與過?”這些問題,就好比我們去問美國人:“你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嗎?你知道中國人愛吃什麼嗎?你能做出中國人喜歡吃的菜餚嗎?”好萊塢百年影視基業,就和中國的幾千年飲食文化一樣,博大精深,不可小視。如果說,我們一年看個二三十部好萊塢的商業大片,就能明白了它的製作,那我看中國的滿漢全席給美國人吃上幾年,也就沒什麼神秘而言了。

這,就是文化差異。

想縮短這種文化差異不是一年半載,三年五年就可以的。學個廚子還得三年刀工。要想對美國影視文化深究其里,入木三分,就是個影視天才,不在北美影視圈子裡滾上十年,敢拍胸脯?


北美的大導演和頂級製片,都是苦熬了幾十部大片兒才脫穎而出。他們知道,單靠自己的天分,只能三板斧。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置身歷練,熟能生巧,建立自信方可操縱全盤。外行領導內行的事情從法律上就不允許。即便你是投資人,如果不是行內出身,也不能參與經營。也正因為如此,北美的製作團隊,相互之間才會自然地有種職業風範和默契。


中國人用舌尖就能品出極品菜餚,美國觀眾對影視的鑑賞也毫不遜色,而且甚過我們的專業人士。他們絕對不會你給什麼他們就看什麼,那是對中國觀眾而言。這種經營理念千萬別用在美國人身上。更不要以為美國觀眾對我們有成見,劍拔弩張地不服氣,好像人家喜歡挑肥揀瘦。尊重別人的智商才是智者。


現在我來談第二個問題:商業理念

不了解美國的影視文化,不知道人家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你卻大着膽子,想搞大製作去賣給人家,你不覺得你的膽子過大嗎?恐怕即便是失敗了,都不知道失敗在哪裡,還心有不甘。


在國際電影節上就能看出,中國來參加的項目方或投資人,都是一臉的困惑。他們不懂選材,不懂市場,宏觀的東西看不到,更體會不到,不知道自己是來幹什麼的。而北美的製片人,對題材選本非常老道,一看便知亮點所在,賣點所在,問題所在,投資規模,操作難度等等。他們沒有廢話,很有高度,專業精湛,運籌帷幄。再看那些大發行商,處事低調,遊刃有餘,殺伐決斷,穩操勝券。片子必須要具足炒點,賣點。製作上的一個細節疏忽,就會導致你的片子被槍斃。國產大片《英雄》具足了炒點,但美國觀眾的好奇心你只能炒一次,如果抓不住,二次的《金陵十三釵》在北美的票房就只能是零。


所以,在文化差異不能縮短或融合的前提下,不了解好萊塢國際影視市場的需求和製作,去談商業理念就是空話。商業運作就會處處暗礁,防不勝防,最後讓你燋頭爛額。


那麼好萊塢的商業理念是什麼?他們的東西為什麼可以賣到全世界?

宏觀上來講:它是用最簡單的故事,最簡單的語言,觸摸人類靈魂最本質本性的東西。在創作上,它注重於高度。而不是用很深刻深奧的題材或文學術語來舞文弄墨地去挖掘一個只有少數人才能明白的道理。所以它可以廣泛銷售。這就是中國的《孔子》沒有市場的原因。不是我們的文化不好,是我們不懂經營。文化也要靠經營才會有市場。


從微觀上來講:就是細節

影視創作絕對是集體的智慧,不是一個導演能獨攬的。電影是導演的作品不假,但卻是萬眾一心的成果,眾志成城的創作!

平時做事不認真,從不注重細節,總覺得小小細節不會影響太大的問題,一但成為陋習,我們就發現不了我們所犯的低能錯誤。我們更不會明白,一個缺乏細節和真實感的畫面,會被國際市場馬上開出局。因為具足影視文化背景的影迷是不會相信一個連細節都處理不好的作品,後面會有一個感人的故事。他們會感覺你把他們當傻瓜,愚弄他們,這是他們最不能容忍的。你不肯在本子創作上下功夫,是因為你根本不懂一部好萊塢的好劇本是如何打磨出來的,那個過程你就沒見過。你更體會不到,一個製作團隊全身心地撲到一部好作品上的那種精誠和摯誠。沒有好的團隊,缺乏系統化的管理,再天才的導演,也難出經典作品!


談談影視加工,也就是後期製作。

一說到加工,國人便會摩拳擦掌、垂涎三尺。因為我們什麼都能加工,仿造就更不在話下。不但價錢低廉,而且還能逆來順受。但在影視製作上,您千萬別動這個念頭。因為這個行業,看的恰恰不是成本。看看真正好萊塢投資的經典片子,哪一部在投資上手軟。那幾個用手指頭都能掰出來的頂級製片人要是沒有這種眼光、自信和霸氣,他能坐上那個寶座嗎?恐怕作品出爐充其量也是個二流貨。


好萊塢的影視在製作上,合作的地域只有德國或加拿大。我從沒聽說有在印度、法國或別的什麼地方。為什麼?因為這地球上,只有德國人做事注重細節,為事精準,重視科技,精益求精。也只有德國人的做事風格,才能與好萊塢的影視製作相匹配,產生共鳴。而加拿大和美國是同生同體,體制和管理一脈相承,連工會都是一家,統稱北美影視工會。但眾所周知,素以科技發展為治國先鋒的德國,在製作上的成本也是最高的。

由此可以看出,影視製作,不是在找廉價的勞動力和加工廠,而是在尋找健全與發達國家體制下培養出來的高智商精英群體。影視行業,是一個必須依賴於高智商群體才能長久生存和發展的行業,是高科技人才與創意性人才在創作上水乳交融的精神殿堂,來不得半點虛假。這就是好萊塢百年影視基業的發展規則。誰敢背道而馳,那就是自斷經脈。腦殘,玩兒不起!


至於法國人嗎,和我們國人一樣,濫竽人際。印度人就更偉大了,從唐朝開始,就把全中國人給度化了。我們人人都明白什麼叫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但人人都不敢不念。自從丟了我們民族具足風采與智慧的老祖宗的那一刻起,國運便日漸衰落。能丟了自己祖宗和民族信仰的國家,僅此中國而已。我們是一個穿着印度袈裟,端着老祖宗飯碗吃飯的民族。


電影是科技的先鋒,電影工業是國家體制完善與現代的象徵。電影創作體現的是民族的高度,它滲透着民族魂和人與人之間的摯誠。

在中國的編劇也想水漲船高的時候,最好先想想自己的本子,是否具足了創意?哪怕有一點創意的成份?只要人死了,哭的人都會瘋狂地喊同一句腦殘的話:“我不相信這是真的!你告訴我這不是真的!”畫面里出來個軍閥,都喊:“他奶奶的!”跌個跟頭就不孕;想把誰弄死就來個大出血。天下不生孩子的女人少,可個個看得津津樂道。這種不知不覺中的模式化情節和語言,無處不在,可人人逆來順受,習以為常,已經麻木了。


自從九十年代的一部《北京人在紐約》成功地推出後,中國影視作品中的孩子說話全都叛逆了,模仿到現在,真是叛逆了!


我們是否能夠反省一下文化沒有高度給社會帶來的遺患和危害?

畫面上的問題就更多了,這裡不能一一枚舉。還有背景音樂。我們從來不注重音樂的創作,更缺乏這樣的創意人才。花了一大筆錢到好萊塢請,也不知道請個什麼風格的作曲才適合自己的作品。可在好萊塢的影視文化理念里,影視製作是由兩大部分構成的:一是畫面,二是音樂。畫面是機身,音樂是它的翅膀,這就是好萊塢對電影的認知。創作能不能飛起來,飛的有沒有高度就看背景音樂。看看紐約周末的那些大劇院的交響音樂廳里,座無虛席。北美人對音樂的理解相當深刻。你的背景音樂與畫面不符,他們會在心中感覺可笑。很多製片人、導演,那些文化藝術人物在平凡的生活中都離不開音樂。周末能暢快淋漓地聽場音樂會是他們的嗜好。好的電影,音樂製作要先行一步,因為一個經典的音樂主題會給畫面帶來意想不到的創作靈感。在影視創作中,不懂如何運用音樂來提升畫面,甚至把電影拍完了再去找音樂製作人,那是非常無知和可笑的。


看看美國近期準備再次開拍的《星際大戰第七集》。影迷已經呼籲,如果不是約翰威廉姆斯作曲,他們拒絕買票,拒絕觀看。你導演單憑自我感覺想換作曲,這就是呼聲。製片人在影迷的壓迫下,就得低頭。


落後的商業理念:我們暫不要去看影視作品,就看看我們當代的文學作品和美國當代的文學作品在創作理念上的差異。

很多人喜歡利用複雜的語言與豐富的詞彙來修飾論文、小說等文學作品以顯示他們的高深與智商,其實這並不正確。在二零零五年,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系的丹尼爾•奧本海默教授曾做過詳細考察:考察對象幾乎一致認為用簡練的語言寫出文章的作者更加具備智慧。一個人的溝通能力與他的智商有直接的關係,而用簡練的詞彙則比用複雜的修飾來解釋概念更加挑戰作者的溝通能力。


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也寫到:簡潔是智慧的靈魂,而花雜是魯鈍的象徵,我選擇簡潔。


曾幾何時,西方文學也流行過十分花雜的文學作品,可早在維多利亞時代,也就是兩百年前,開始淘汰。現代的流行作品都用簡單,幹練,非俗氣的語言與詞彙,以便於更廣泛地溝通與銷售。


西方現代文學,已經發展到了,不刻畫人物,完全用故事進展和動作去帶動人物性格的文學創作新潮。當代風靡美國的克萊頓驚悚小說是最典型的代表。他相信:網絡世界,已經為讀者建立了對現實世界的認知能力,讀者具有足夠的智商來刻畫現實故事世界中的一些場景與情節。而我們,還抱着兩百年前的文學遺風而膜拜頂禮。注重了複雜與深刻,而輕視了創意與邏輯、簡單與高度。


1:如何降低你投資的風險?

從《泰坦尼克》兩個億投資,票房二十二億。《 Avatar》,  兩億四千萬投資,票房加DVD效益達三十二億。這就是導演James Cameron 的傑作。他是天才,有自信。


如果你沒這麼大的手筆和自信,怎麼辦?
看看派拉蒙(Paramount)公司。它喜歡投資小型、高產出的片子。如《電鋸驚魂》系列片, 七部電影總投資六千萬(除最後一部,投資三維,兩千萬,其餘每一部平均一千萬)。票房9.5億,還不算DVD的後期市場。

如果你的本子在好萊塢找不到合資人,千萬別夢想着能在國際院線賺一把。因為本家說“不行”,你就要“相信”。別拿着無知當個性。用明星忽悠,搞搞娛樂,還說得過去。


合資可以降低風險:

合資在好萊塢,並非是因為資金不足。你常常會發現,一個公司一年會與其它公司合資幾部片子。他為什麼不在一個自己看好的項目上下重手?因為一個公司看好的項目,畢竟是單方面的。多家公司投入,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審視市場,才是最穩妥的。放棄一點兒利潤上的執着,降低投資風險,更為重要。他們會為錢而合,而不會為錢而分。你經常會發現兩個平時並不友好的製片人,一旦在一個項目上合作了,他們會變得非常摯誠。因為他們明白,面對龐大的競爭市場,他們別無選擇,必須綁在一起,精誠合作,最後的成功才會屬於他們。他們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和意義,所以不會眼紅或貪圖合作者的腰包。算算自己賺夠的那份就行了。


2: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

每年從好萊塢進到中國的20部大片,大多是投資規模比較大的,所以我們就誤以為好萊塢片子之所以賺錢,是因為投資大,只要投資規模上去了,好萊塢的大片就做出來了。而實際上,好萊塢每年院線上的600部片子和美國每年產的五萬多部電影中,大片比例占的很少。看看投資15,000 的《靈動:鬼影實錄》,市場收回達193,355,800,難以置信吧?

這說明什麼,說明創意的重要性。


為什麼我們的片子在美國花了很大的前期投資,美國公司卻在市場宣傳上做的不夠力度?

原因:我們喜歡強加於他人理念。

不要用我們的思維方式去評價北美影視行業。他們決不會砸自己的飯碗。他們唯一想的是:做好了,希望你將來還會再找他。他不給你做市場,是因為你那東西根本做不開市場。作為一個投資上了幾億的商業巨片,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低能錯誤,商業性不強,主題不受歡迎,語言表達又讓他們無法接受。這話他們沒法說,也不能說,不敢說。而且我們出了問題又從來不在自身上找差距。我們的文化和口號里具足了“謙虛”,可我們的骨子裡卻絲毫沒有。連幾句像樣的真話都聽不進去。教育體制和社會體制,造就了我們滿腦子的逆反、投機與不平的思維狀態。“斗”才是我們的靈魂。

隨着中國未來的經濟轉型,影視、娛樂行業將會成為中國未來十年發展的重點。投資到房地產項目上的資金會有很大一部分流入到影視院線。院線從2002年開始提速發展,到2011年票房收入就增長了十倍。而未來的十年,潛力更大。但影視市場卻倍受美國大片的衝擊,國產大片幾乎全軍覆沒。我們能走出來嗎?


在此,我還是引用美國一個製片人的話,他直指新政出台後中美合拍片的困境:“文化差異、電影環境的差異、拍攝方式的差異都是客觀存在的。對好萊塢來說,中國是未來非常重要的市場。而即便再重要,好萊塢也不會因此就把百年形成的模式改變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從宋江到李大本事:不朽的是什麼?
2010: 周星馳將開拍新《大話西遊》講"愛
2010: 女星在客機上脫光,爬向乘客的床[圖]
2009: 爆大明星最鮮為人知的悲慘遭遇。。 (
2009: 最想娶阿嬌做老婆的四個男人 陳冠希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