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愛情。
家境貧困、幼兒時期親眼所見母親出軌的池海秀是精神科醫生,她性格自我,原則性強。張宰烈是一個敏感又偏執的作家,從小承受家暴,直到十幾歲家裏發生命案和隨後經曆的種種,使他註定無法擺脫深深植根在他內心的那個精神病人。如此這般的兩人戀愛了,比之以往韓劇裏面纏綿悱惻的男女主角,他們的愛情裏似乎只有自己。直到對愛情懷有焦慮感的池海秀在某一天看到了張作家背後那個蒼白的病人,她這才開始敞開心扉向對方訴說自己不堪和自私的過往。在看清了彼此的痛苦之後,他們褪去自我保護的外殼,開始清醒地面對現實。
他們之間的愛情正是我所欣賞的:各自保留獨立人格,而遇到任何矛盾都能夠心平氣和地溝通,並相互體諒。
另外一對我很喜歡的是仍然彼此深愛的離婚夫婦。雙方都是出色的精神科醫生,他們治癒了無數的患者,卻終究過不去心中那道感情的坎,彼此的關系始終維持在相互祝福的友情層面,會忍不住懷念,也懂得適可而止。“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大抵如此。
關於善良。
男主角的精神疾病在劇中是作為極其複雜和嚴重的案例展開討論的,整個故事的前因後果也由此鋪展開來。他病了,是因為對家人的愛和愧疚;他千瘡百孔,但靈魂卻幹淨純粹;他的內心經曆了滄海桑田但依然對傷害他的人懷有善念。其他角色和他一樣,會由於自私傷害他人,但他們的善良是根深蒂固的。
關於真心。
整部劇最讓我感動的是所有角色共同打造的相互信任和依賴的世界。最喜歡的一句台詞“精神症的原因,是人與人之間缺乏溝通而引起的,我們不是說好了要跟世界溝通的嗎。”他們職業不同,觀念不同,生活中難免有矛盾,但因為同理心而懂得相互治癒,因為愛才使真心二字顯得異常珍貴。
或許這部劇將精神病誇張化和普遍化了,但細想,又有誰在生活中不曾經曆過挫折與不堪?來自自身,來自家庭,或大或小。褪去光鮮亮麗的外表,似乎總能看得見始終伴隨自己的那個“病人”。而總有那麼幾個人是始終值得信任和依靠的,他們教會我們如何跟“病人”握手言和,如何看見始終存在於這世間的真善美。
故事的最後雖說是一片歡樂祥和,但並未複制“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童話結局。所有角色都找到了幸福的歸宿,而不斷的“治癒”也將永遠未完待續。傷痛似乎無法忘卻,但是只要有愛和溝通,便可以化解傷痛。
劇終,想起張愛玲的那段話: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曆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