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良知就沒有真正的忠誠---東海客廳論忠德
余東海
【史眼】忠於暴君暴政,那是小忠;忠於天理良知,才是大忠。當然,如何對待暴君暴政,因人因時而異,不可一概而論。文王三分有二以服事殷,宜也;武王革命,亦宜也。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皆不失其宜者也。故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史眼】儒家強調君臣大義,君禮臣忠。對於君主的錯誤,臣下有勸諫匡正之責,而且應該揚君之美而掩君之惡。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君子修養也;善則稱君,過則稱己,忠臣本分也。《禮記坊記》:“子云: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民不爭;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怨益亡。詩云:爾卜爾筮,履無咎言。子云: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民讓善。《詩》云:考卜,惟王,度是鎬京;惟龜正之,武王成之。子云:善則稱君,過則稱己,則民作忠。《君陳》曰:爾有嘉謀嘉猷,入告爾君於內,女乃順之於外,曰此謀此猷,惟我君之德。於乎!是惟良顯哉!”
但這是一般情況,不可一概而論。對於罪惡分子,就應該惡惡罪罪;對於暴君,三諫不從則可以去,甚至不妨革命。君臣大義之上還有人道大義。君而非人,不配君人也。
【史眼】有一句名言:“沒有忠誠,能力一文不值。”泛泛而言,此言沒錯。然復須知,忠誠有大小真偽之別。忠於暴君邪派,小忠也,往往還是偽的,是為了一時之特權利益而已。忠於民忠於國,忠於真理良知,才是大忠。沒有良知就沒有真正的忠誠,沒有良知的忠誠一文不值。
【君父】父高於君,並不意味着為了盡孝就可以不忠不義不要君臣之義,更不意味着父權可以侵犯君權。君權、忠德和君臣大義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君父忠孝之間,兩全其美當然最好。如果產生衝突,需要根據仁義和時中原則處理。是為父絕君,還是移孝作忠,可以因事制宜。古來無數忠臣烈士移孝作忠,伍子胥為父絕君,都合乎仁義,值得表彰。
【忠誠】有人說:“男人無所謂忠誠,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太低;女人無所謂正派,正派是因為受到的引誘不夠。”讓吾想起一句掛在袁世凱名下的名言:“沒有人不會被收買,如果有,那肯定是價格不合適。”這都是利益主義思維,小人思維。古今中西,忠誠的男人,正派的女人,無法被收買的君子豪傑,殺身捨生、殉道殉國的仁義之士,多乎哉太多了。
【忠誠】儒螞兩家沒有共同語言。文化政治立場截然不同,三觀截然不同,連忠誠觀都截然不同。螞幫要求絕對忠誠,對領導唯命之從。不管領導決定的對錯好壞,都無條件叫好、鼓掌和支持。殊不知,這對人民對國家、對自己對領導都極端不負責任。所謂絕對忠誠,恰恰是絕對不忠誠,不是蠢奴懦夫,就是大奸大惡。其實,一入螞門,便與忠誠二字絕緣。蓋螞學螞制可以將人的惡習邪欲最大程度地解放出來,而螞幫又將詐力的作用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惡習邪欲加上欺詐暴力,內自絕於良知,外自絕於人道,上自絕於天道,忠誠云乎哉。蜀道難,大海撈針更難,在螞門中尋找忠誠者,難上加難。
【答客】或說:“我問過這麼多次,從沒有一個主張新儒學的正面回答:歷朝歷代的儒者,有主張不忠於當代當朝的嗎?有不跪本朝人主的嗎?”特此正面回答:如果說忠君意味着永遠擁戴,湯武革命顯然是不忠於桀紂的。別說湯武非儒,那是可以代表儒家的聖王。孔子八世孫孔鮒,參加陳勝吳廣起義,叔孫通、酈食其等儒生加盟劉邦集團,顯然是不忠於暴秦。歷代儒家王朝開國,往往有儒生參與並成為功臣,那些儒生顯然是“不跪本朝人主”的。注意,儒家忠君有兩大特色:一有糾錯諫過之責,並非惟君是從;一對君主有一定的道德要求,君要合乎禮制,使臣以禮。2022-12-14餘東海集於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東海客廳二號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