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良知就没有真正的忠诚---东海客厅论忠德
余东海
【史眼】忠于暴君暴政,那是小忠;忠于天理良知,才是大忠。当然,如何对待暴君暴政,因人因时而异,不可一概而论。文王三分有二以服事殷,宜也;武王革命,亦宜也。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皆不失其宜者也。故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史眼】儒家强调君臣大义,君礼臣忠。对于君主的错误,臣下有劝谏匡正之责,而且应该扬君之美而掩君之恶。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君子修养也;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忠臣本分也。《礼记坊记》:“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不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诗云:尔卜尔筮,履无咎言。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让善。《诗》云:考卜,惟王,度是镐京;惟龟正之,武王成之。子云: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忠。《君陈》曰:尔有嘉谋嘉猷,入告尔君于内,女乃顺之于外,曰此谋此猷,惟我君之德。於乎!是惟良显哉!”
但这是一般情况,不可一概而论。对于罪恶分子,就应该恶恶罪罪;对于暴君,三谏不从则可以去,甚至不妨革命。君臣大义之上还有人道大义。君而非人,不配君人也。
【史眼】有一句名言:“没有忠诚,能力一文不值。”泛泛而言,此言没错。然复须知,忠诚有大小真伪之别。忠于暴君邪派,小忠也,往往还是伪的,是为了一时之特权利益而已。忠于民忠于国,忠于真理良知,才是大忠。没有良知就没有真正的忠诚,没有良知的忠诚一文不值。
【君父】父高于君,并不意味着为了尽孝就可以不忠不义不要君臣之义,更不意味着父权可以侵犯君权。君权、忠德和君臣大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君父忠孝之间,两全其美当然最好。如果产生冲突,需要根据仁义和时中原则处理。是为父绝君,还是移孝作忠,可以因事制宜。古来无数忠臣烈士移孝作忠,伍子胥为父绝君,都合乎仁义,值得表彰。
【忠诚】有人说:“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让吾想起一句挂在袁世凯名下的名言:“没有人不会被收买,如果有,那肯定是价格不合适。”这都是利益主义思维,小人思维。古今中西,忠诚的男人,正派的女人,无法被收买的君子豪杰,杀身舍生、殉道殉国的仁义之士,多乎哉太多了。
【忠诚】儒蚂两家没有共同语言。文化政治立场截然不同,三观截然不同,连忠诚观都截然不同。蚂帮要求绝对忠诚,对领导唯命之从。不管领导决定的对错好坏,都无条件叫好、鼓掌和支持。殊不知,这对人民对国家、对自己对领导都极端不负责任。所谓绝对忠诚,恰恰是绝对不忠诚,不是蠢奴懦夫,就是大奸大恶。其实,一入蚂门,便与忠诚二字绝缘。盖蚂学蚂制可以将人的恶习邪欲最大程度地解放出来,而蚂帮又将诈力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恶习邪欲加上欺诈暴力,内自绝于良知,外自绝于人道,上自绝于天道,忠诚云乎哉。蜀道难,大海捞针更难,在蚂门中寻找忠诚者,难上加难。
【答客】或说:“我问过这么多次,从没有一个主张新儒学的正面回答:历朝历代的儒者,有主张不忠于当代当朝的吗?有不跪本朝人主的吗?”特此正面回答:如果说忠君意味着永远拥戴,汤武革命显然是不忠于桀纣的。别说汤武非儒,那是可以代表儒家的圣王。孔子八世孙孔鲋,参加陈胜吴广起义,叔孙通、郦食其等儒生加盟刘邦集团,显然是不忠于暴秦。历代儒家王朝开国,往往有儒生参与并成为功臣,那些儒生显然是“不跪本朝人主”的。注意,儒家忠君有两大特色:一有纠错谏过之责,并非惟君是从;一对君主有一定的道德要求,君要合乎礼制,使臣以礼。2022-12-14余东海集于青秀山下独乐斋
首发于东海客厅二号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