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流行前线 > 帖子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送交者: Box 2017年12月19日21:47:28 于 [流行前线] 发送悄悄话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中国的发展现在到了一个转变的时代。转变是说,没有不可能的事情,既然可以从
东往西转,那就肯定可以再从西往东转,问题在于,我们对社会、对人心、对文化
敏感不敏感。

我把过往一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化分为清流、浊流和乱流三个时期,当下我们处于乱
流的末期,人心已经厌倦了几十年来的庸俗文化、庸俗价值。中国的庸俗文化从庸
俗价值而来,对没有尝过的东西,谁都想尝一下,但尝过了、尝遍了,人心就开始
厌倦肤浅,而时尚文化的香火,也就差不多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回归文雅、回归心灵的价值,这是人心所向,至少在社会“高端”群体是这样,而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社会文化、时尚、风气就会转变,当然这种转变的方向就是回
归中国传统,那种经过几千年积淀的精华。谁都知道钻石好,谁都不是傻子。

比如像《朗读者》、《见字如面》这样的节目出来了,吸引许多优秀的年轻人,它
意味着什么?会给未来带来什么?值得深思。对我而言,这意味着一个时代,在从
野蛮向文明回归。

0017tVfjzy79icCPSnRe7&690.jpg

当然中国文化广义得多,最深刻的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当一个国家一个文明强
大,它的文化、它的思维方式就会被其它国家、其它文明视为真理,这是西方人的
思维方式,非常好,因为中国开始强大了。

当然中国人自己也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现在也搞不清楚老祖宗的许多奇怪的想法。比
如桦树提到中国人的情、理、法。为什么中国人不把清楚简单的摆在前面(法、理、
情),而是先一塌糊涂,再想办法把它慢慢搞清楚(情、理、法)。

其实情治与理治纠结了了两千年,它的表象就是儒家逻辑与法家逻辑,我们因为无
知,才不明白所以然。情与理、或者情与法,两者并不是共时的、对等的概念,用
今天的话来讲,两者既不是apple to apple,也不是apple to orange,两者本质上
属于第三类的对境。

picture20171219.png

首先理和法的对境是社会,而情的对境是人心,我们无法说面对社会比面对人心优
胜,我们只能说面对社会比面对人心简单。由两者对境的差别,我们又可以晓得社
会属于共时概念,而人心属于历时概念。又由对境概念的不同,我们又可以知道共
时现象是可以迅速改变、立杆见影的,但历时现象却要假以时日,慢慢培养。再由
共时与历时,我们还能够知道这还涉及远与近的抉择,两者无法兼得。最后我们观
察抉择更能发现,历时的努力包含了未来的所有共时,但任何的共时却不可能包含
或影响历时。

所以中国人对于情与理的抉择,有许多层深入的权衡与思考,说实话,我都有点把
自己绕糊涂了。Anyway,中国人治理国家从古以来就有两种抉择,所谓霸王道杂之。
当面对危机救亡图存,当然是法度为先把社会搞定,但它有个后遗症,孔夫子称之
为“民免而无耻” ── 法治民主的美国社会当下的乱象,就是一个“求仁得仁”
的最好样本。从另一面看,当国家兴盛长治久安,自然是教化天下转变人心为要,
而感化人心,当然要从人的情感入手。

可见我们在比较情、理、法的时候,常常是把教化治心以期长治久安和谐社会的情,
放置到拨乱反正搞定社会肃清混乱的理和法的对境之下,这样论人情,当然就成了
鸡兔同笼。

 

20161124054359546.jpg

说中国是人情社会,显然是对焦不准,中国文化是一种人类高端心智的情理文化,
由情理文化而有情理社会,它成功教化吾土吾民三千多年,而且队伍好带人心不散,
尤其是覆水能收,人心散了还能拢回来,因为由情入理符合人性,符合人类的天性。


当然情理文化如果育人失教,也有严重后果,那就是人情泛滥、以情昧理。如果说
法理社会的民免而无耻是一种硬伤的话,那么情理社会的以情昧理则是一种软伤。
哪一种伤更严重更难治,我们还可以继续讨论。

 

最后讲到同情心与同理心,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它告诉我们东方文化远高于西
方文化,对于许多概念,中国人比西方人的定义要准确得多,它的原因非常简单,
西方理性是把人当成客体来观察的,而中国人是把人当成主体来体验的,那么观察
与体验,哪个更深刻、更准确呢?当然是体验。

比如斯滨诺莎最伟大的伦理学著作,名为《依几何次序所证伦理学》(Ethica Ordine
Geometrico Demonstrata),无独有偶,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名为《作为意志和表
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你要是二十岁,真会被这
些古怪的概念组合吓得一楞一楞的,等你到了三十、四十岁见多识广,就能发现这
都只是西方文化的一种传统固化的思维模式的精神呈现,它们与伦理、人心、与人
的生命和心灵体验的微妙无穷的奥秘、与人的意志的内涵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以但凡讲到与人的心识、情感、精神、理性有关的理解与概念,中国文化是整个
世界的唯一文本。也就是与扣扣的想法刚好倒过来,凡事都应该看看中国人怎么说。

 

Portrait-of-a-baby.jpg


比如同情心与同理心,在汉语中这两个概念是不需要被定义却又一目了然的,两者
的差别只在一个字 ── 情与理。同情心不必问理,孟子论证过;而同理心也不必
问情,比如契约。同理可以与同情有交集,但并非必然有交集,更不是同理建立在
同情之上,尽管它可以建立在同情之上,反之亦然。但毕竟在中国文化之中,情与
理合,情中有理、理中有情,说同情与同理,在共时语境下是情、理各有侧重,在
历时语境下则当然是情先理后 ── 同情是天良,同理是良知。同情是先天的,同
理是后天的,没有先天就不会有后天,这是在情理合一语境下理解的,最经典的表
达式就是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的同理心,要由同情心作为先决条件。
但在西方语境下,我们已经说过,同理不必然来自同情,它是或然,不是必然。另
外中国思维还有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因地”思维,比如老子重视有生于无、儒家说
君子务本。西方思维刚好相反是“果地”思维,只问收获不问耕耘,两种文化的命
根子不一样。

现在我们再回到西文中同情与同理的定义本身:

sympathy ── understanding between people; common feeling.
empathy ──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share the feelings of another.

很显然,这两种定义基本上是同意反复。这就是我所说的,凡事都要看看中国人到
底怎么说的。

西方文化中许多语涉人文的概念,基本上是一个不知所云的陷井,从我讲的原因来
看,毫不奇怪。还是无独有偶,别人可能会奇怪我为什么好几次感谢小K,其实就是
为了他推荐过的一本书 ── 《The Hacking of the American Mind》。而该书的
作者在访谈中曾经提到,Pleasure 与 Happiness 这两个词,在许多注解中都是彼
此混用甚至互为文本,界限并不清晰。当然如果从词源上认真考证,我们也许能够
找出各自的严格定义,但基于这位畅销书作者和高端学者的陈说,这两个词在文字
上就是一笔烂帐,以至于他枚举出两者在七个方面的差别,算是亡羊补牢了一把。

BabyThinker.jpg

 

但问题并不在于概念和定义本身,问题的源头在于 object oriented 世界观的认知
错位,而这种认知错位,还表现在西方人文、社会、政治、哲学思想的许多方面。

 

 

 

 

 

 

0%(0)
0%(0)
  我好像又明白了一点儿 - 致良知 12/20/17 (284)
      一言以蔽之, - Box 12/20/17 (337)
        盒子老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时候,最好先给出定义 - Cocoa 12/20/17 (315)
          子坛的那个牛经沧海写得蛮有意思 其中之一  /无内容 - awatcher 12/20/17 (265)
          链接在这里 - Cocoa 12/20/17 (292)
        坏心做坏事不对,好心做坏事也不好。 - 致良知 12/20/17 (299)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无内容 - Box 12/20/17 (268)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好分的  /无内容 - 致良知 12/20/17 (258)
  还是匣子体好看! - 致良知 12/20/17 (322)
  同情心与同理心咱评一句,嘿嘿 - 老黑鱼 12/19/17 (313)
    刚听了你组织的生日晚会,太牛了。:)  /无内容 - Box 12/19/17 (288)
      嘿嘿,小菜一碟,哈哈哈 - 老黑鱼 12/19/17 (302)
    还有桦树呢?:)  /无内容 - Box 12/19/17 (294)
      咱另有打算,哈哈哈 - 老黑鱼 12/19/17 (307)
        我哪儿会录音呀,这种电脑技术的事我一窍不通。  /无内容 - 我是桦树 12/19/17 (293)
          有咱在你一百个放心,嘿嘿,实在不行 - 老黑鱼 12/19/17 (316)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长款羽绒服点睛搭配法则
2013: 确实漂亮 李雪主白富美穿搭之道分析
2012: 基本上我看不起外嫁人。她们存在本身就
2012: 温村知名大眼先生,此时此刻也难过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