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希望自己長壽,許多老人道出高壽的秘訣之一是無私。
無私者康而壽,確實有科學道理。無私,是一種大德。對於“德”與“壽”的關係,我們的先哲早有灼見,孔子提出“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無私方為
“德”。春秋末期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在其《道德經》中提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還提出“去甚、去奢、去泰”。他提倡在道德修養上要清心寡欲地質樸,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即所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西漢儒學代表人物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中說“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身”,也是主張以物質的東西保養形體,以高尚的道德來保養心靈,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他還對孔子的“仁者壽”從“中和”養生的角度做了闡述:“敬愛他人的人之所以能多有長壽的,是因為他(她)對外沒有貪慾,身心平靜無為無邪,心態平和而不失中庸之道,能效法天地間包容萬事萬物的美德而修養其身心,所以他們才得以多壽。”
現代醫學研究和實踐證明:心底無私,樂善好施者,血氣和順,情緒樂觀,心理健康,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革命老人帥孟奇,一生實踐這一養生觀念,幾十年如一日布衣淡飯,生活儉樸,胸懷坦蕩,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始終保持“有德容乃大,無私心自安”的心態,壽高102歲。冰心在95歲高齡時,寫過一副養生聯:“事因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知足常樂,無求品高,這是延年益壽的心理法寶,是老人長壽的經驗總結。
與此相反,那些自私者,其思維世界總是為追求私慾而冥思苦想,煞費心機,有甚者夜不能寐。長此以往,這種心理猶如一具無形的枷鎖,對人的精神反覆折磨,心理學稱之為“欲求不滿”。這種心理又會引發各種偏離行為,如有人變得情緒憂鬱;有人變得暴躁或瘋狂發泄;有人變得對家庭、社會及周圍一切事物皆反感……整天生活在憂鬱、悲觀、消極、暴躁之中,哪會有臟腑協調氣順暢,氣血本固壽而康?還有人甚至變得理智全失,或為爭名(權)奪利與人兵戈相見;或不擇手段、孤注一擲、鋌而走險。而貪得無厭、損人太過和斂物積財太多,這些都會為自己帶來禍患天亡。君不見,那些盜竊搶劫、坑騙拐賣、使假銷劣、貪污受賄甚至圖財害命者,雖暫時獲得了私利,但整天過着提心弔膽、日夜惶恐、噩夢驚魂的日子,何有康壽而言?
有道是:“心底無私天地寬,清心寡欲體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