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種防禦機制 |
送交者: 陽光空氣 2014年06月04日19:32:47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
口欲期:0—3歲
1、投射:你把自己的東西加到別人身上。
在嬰兒看來,把他餵養的很舒服的乳房(母親)是好的,並且是一切好東西的代表。此時,他覺得乳房(母親)是好的,社會是好的,自己也是好的。相反,如果嬰兒經常被餓着活着沒有得到適時的照顧,那麼他會認為乳房(母親)是壞的,社會是壞的,自己也是壞的。長大以後,就變成自己是好的,社會是壞的,形成反社會型人格。
很多人認為自己知道的別人也應該知道就是一種投射,把自己的東西加到別人身上。
2、內射:你形成了一個他人的意象。
一位男士的父親經常指責他,而且在他看來這些都是無端的惡毒的指責,他想要自殺,心理諮詢師告訴他這是想用自殺的方式報復他的父親。之後,在他再度想自殺的時候,他想到了諮詢師的話,沒有自殺。這位男士形成了諮詢師的意象。
內射與內化的對比:
內化是指這個人的意象永遠活在自己內心。
比如:一位父親告訴兒子在生活中要堅強,當兒子遇到困難時,他想到了父親的話,這是形成了父親的意象,也就是內射。在以後的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告訴自己要堅強,這就是內化,把父親的教誨內化成自己的信念。
3、幻覺:你看到或者聽到你想聽到或者看到的—願望、評論、想象或者批評—沒有現實檢驗。
肛欲期:1.5—5歲
4、投射性認同:三種使用方式。
A投射給B,B認同了A給予的投射。
a) 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給他人,以至於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變;
例:父母反覆說孩子的數學成績不好,孩子的數學成績果然不好。
b) 刺激他人產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戀人夥伴”)
例:你不高興,刺激別人跟你一樣不高興。
c) 刺激他人產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這個人像那個曾經讓你不快的人一樣對待你。
出現投射性認同時,諮詢師要警覺,可以採用面質技術:你剛才指責我,讓我很難受,我想知道你在以前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感覺。
可以在網上搜一下這篇文章《投射性認同在夫妻治療中的運用》
5、投射性指責:你因為自己的問題不公正地指責他人。
例:一個部長放了個屁,大家看向部長,部長看着科長,科長連忙說:不是我不是我。回去之後,部長對科長說:本來要提升你,現在看還是算了吧,屁大的事你都擔不起。
6、否認:假設你自己感知到了現實:
a) 本質否定:儘管現實明確存在仍加以否認。
b) 行為中的否認:用行為象徵性地說,“那個骯髒的現實並不是真的!”
c) 幻想中的否認:堅守不正確的信念,所以不願意看到現實。
d) 言語上的否認:使用特殊的詞彙讓自己相信現實是虛假的。
7、失區別(自體-客體混亂):你變成了別人要你變成的那個人。
有一些來訪者,會讓你幫他做出決定,總是說:你說怎麼辦?你告訴我怎麼辦吧?這時候,諮詢師可以採用面質技術:你這樣好像是讓我代替你做決定,我想知道你以前是什麼樣的狀況?
這樣的來訪者往往是在生活中總被要求的人,已經變成了別人要他變成的樣子,以致自己什麼事情都拿不出自己的主張。
8、分裂:你認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愛的。或者,你現在恨着你愛過的魔鬼。
最常見的就是認為“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的女人。
9、泛靈論:你將人類的屬性給與非人類。
小孩經常做這樣的事:與桌椅板凳說話等。這是一種將孤獨投射給桌椅板凳的方式。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個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擔憂。
“不跟地球人一般見識!”
很多咨客會把諮詢師去生命化,神化諮詢師,諮詢師暴露個人生活時,咨客會有崩潰的感覺,所以諮詢師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是必要的。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覺。
總被人看不起的人反而成了成功人士,這個人就是反向形成。
12、抵消與儀式:你做着違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讓自己感到內疚的事,作為彌補你又在另外的象徵形式上懲罰自己。
有外遇的丈夫給妻子買車、買鑽戒,以顯示自己是盡責的,抵消自己的自責感。
不陪孩子的父母給孩子買衣服、玩具,以顯示自己是愛孩子的。
父母生前未盡孝道,作為子女深感內疚,辦起極其奢華的葬禮,以減輕自己的負疚感。
13、隔離(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在地震中,有些人的親人已經遇難,但他仍能救人,這說明他已將自己的情感隔離。
14、外化:你認為“社會”批評你,而事實上是你感到內疚。
潛逃的罪犯往往一聽到警車的聲音,看見警察,以為都是抓自己的,其實是他自己內心感覺應該被抓的。
這是投射的一種,把自己對自己的監視,變成了外界對自己的監視。把自己內心的東西投射到了外在的世界。
15、轉向自身:你對某個人生氣,轉而攻擊或者殺掉自己。
自殺是孩子反抗父母的方式,這是把攻擊轉向自身。
16、消極主義:你拒絕合作,並且以謙卑的態度對待他人。
與被動攻擊差不多。
某些人很容易承諾幫別人的忙,態度很好,但很少真的幫人忙。
17、小團體化(compartmentalization):你通過建立關係來限定自己。
有些人只和老鄉,或者同學交往,這樣的人“玩不出去”。中國自古以來,就存在黨同伐異的現象。
18、敵意的攻擊:你進入爭鬥以隱藏不愉快的情感。
生活中有一些不扯皮就難受的人,這是滿足攻擊驅力和性驅力。
打人是有性快感的,尤其是父母打孩子。
第一生殖器期:2—6歲
19、替換:你感到跟一個人親近,但卻轉變為親近另一個人或者狀態。
A愛上B,卻親近C,與C結婚了,後來才明白自己愛的是B。
20、象徵化:你賦予一些心理功能以不合理的意義。
很多女人相信夢的預示性。
21、凝縮:你把完全不同的想法聚在一起,使它們成了整體。
一位咨客認為樓下的豪華轎車是諮詢師的,原因是他岳父很有錢,開着豪華的車,諮詢師應該也是很有錢的,所以那輛車就是諮詢師的。顯然,在分析的過程中,咨客把很多不同的想法聚在了一起,中間丟掉了很多信息。
22、幻想形成或者白日夢:你持續地幻想一些沮喪的或者高興的場景,並且知道那是幻想。
幾乎每個人在與人爭吵之後,自己獨處時都會在腦海中繼續構思吵架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自己句句是理,把對方駁斥的體無完膚,而我們都知道這是幻想。
23、搪塞:你為了一個目的和因為某個原因撒謊。
24、閒聊:你對不知道的事情撒謊,以減少低自尊感。
男人閒聊時經常講中央領導的事情;北京的的士司機經常講“宮廷”里的事情。
25、壓抑:你忘掉不應該忘掉的想法或情感。
26、否定性幻想:你對發生在你面前的災難視而不見。
汶川地震後,仍能好好工作的人就是否定性幻想。
隔離與否定性幻想的區別:
隔離:承認事實存在,否認情感。
否定性幻想:不承認事實。
27、力比多壓制(精神上的性壓制):你對性或者武斷感到害怕,所以你變得依賴(口腔)或者固執。
固執、嚴肅的男人也有可能是力比多壓制,性功能不行。
有一個笑話:有一個男人說,我跟我老婆同名同姓!另一個男人說,我最討厭日本人了!
28、自我壓抑:三種使用途徑
a) 一種功能受到干擾:你的自我功能或自我強度停止工作,所以你不能感受某事導致的不愉快;
日常生活中,會聽到很多人說:我不在乎別人說什麼。而實際上沒有人會不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的。
有一個老和尚被別人在臉上唾了一口,老和尚一點也不生氣。
b) 退回到早年的防禦機制:你開始使用心理發展早期的防禦機制;
不知道汶川地震後,煙酒的消耗量是否增大,如果增大就說明人們退回到口欲期的防禦機制。
c) 無效的防禦措施:你的防禦再不能切斷情感,通過這樣的失敗懲罰你來減輕內疚。
親人去世,過度悲傷。這樣的人可能會有優越感,指責那些沒有如他們一樣嚎哭的人,而沒有表達悲傷的人,可能會受跟深程度的內傷。
29、現實壓抑:你關注過去的時光,不考慮現實衝突。
回憶。
30、形態學壓抑:你通過做夢來迴避痛苦的現實。
31、壓制:你有目的地試圖去遺忘。
想忘掉一個人,用盡辦法都忘不掉。
32、向幻想認同:你向你喜歡的英雄一樣行事。
33、向父母潛意識的和意識的希望和幻想認同:你父母禁止什麼你就做什麼,把他們墮落的願望見諸行動,並受到懲罰。
很多優秀的父母孩子卻非常糟糕!原因可能是父母的潛意識中壓抑了很多墮落的東西,這些東西投射給了孩子。孩子向父母潛意識的希望和幻想認同,就變成了如此糟糕的孩子。所以,教育孩子關鍵的是看父母怎麼想,而不是怎麼做。
三種基本情緒:
恐懼——現在,現在正在發生可怕的事情。
抑鬱——過去,可怕的事情已經發生。
焦慮——將來,可怕的事情即將發生。
34、向理想形象或者客體認同:你向你認為偉大的某個人一樣思考和行動。
35、 向攻擊者認同:你虐待一個人,因為別人曾經虐待過你;這使你不感覺到痛苦的情感。
36、向受害者認同:類似於“替代性創傷”
37、向喪失的客體認同:你像一個你失去了的親人一樣行事。如果你總是收集他的紀念品而從來沒有悲傷過,那你就處於“確定的病理性哀傷”中。
《哀傷與抑鬱》——弗洛伊德
38、向內射物認同:你使內射物成為自己的超我的一部分。
39、誘惑攻擊者:你通過色情或者阿諛奉承誘惑他人,以減輕恐懼。
潛伏期:6—11歲
40、升華:你積極參加一種活動,這種活動可以在象徵層面使夢想成真。
一切藝術活動都是性驅力的變化層面。 41、挑釁:你誘惑他人發生性關係或者懲罰你,或者二者同時。
42、 合理化:你找個藉口來減輕張力,通常是在否認某些現實之後。
咨客在約定會面時總是遲到,他找到各種藉口諸如“塞車、生病……”之類。
43、窮思竭慮:你“過度分析”和“徒勞無益”地試圖解決問題。
44、逆恐行為:你越怕什麼,越做什麼。
爬摩天大樓,可能是恐高的人,把人際關係的敵意投射到了空間關繫上,只有潛在的可傷害性。
45、理智化:你被一種特殊的行為理論所激勵。
看勵志書的人就是典型的運用理智化防禦機制的人。
46、社會化與疏離:你用你的社交能力使你遠離痛苦的想法。
社交就是讓自己處於人群中,以免碰觸傷口。
47、自我功能的本能化:你賦予一種自我功能以一種象徵性的含義。例如:“洗碗是女人的事情,”這是不合理地將一種特定的工作與性別等同起來。
48、某一種自我功能的壓抑:你將自我功能轉化為本能,並受到內疚感的衝擊,所以你關閉了這一功能。例如:你不能閱讀,因為閱讀等同於被禁止的性行為。
孩子都有弒母嫁父或者弒父娶母的想法,想獨占自己的父親或者母親,慢慢地知道這是不可以的,於是這些想法就壓抑,長大後就轉向其他方面。考試焦慮症就是怕自己考好了,因為一旦自己考好了就是對父親或者母親的一種攻擊。
49、理想化:你過高評價某個人,因為—
a) 自戀:減輕自己不完美而導致的恥感;
自戀=自卑,我吹噓別人,就是減輕自己不完美而導致的恥感。
b) 自戀:你將此人與你過高的自我意象(自體客體)融合起來;
吹別人就是在吹自己。
c) 愛:避免體驗失望;
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就猛吹這個女人好,否則豈不是自己很沒品?
d) 移情:他們就像你小時候的完美的父母一樣。
50、貶低:你瞧不起某個人,以便保護你的自尊。
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青春期和後青春期—第二生殖器期(13—20歲以後)
51、幽默:你到處搞笑以迴避痛苦的情感。
52、具體化:你停止使用抽象思維(本來你有的);你譴責某種“化學失衡”,或者尋找一種病毒,以迴避思考那些讓你沮喪的關係。
把原因歸結到一件具體的事情上。
53、反認同:你努力變得跟父母不一樣。
54、小團體形成:你身處人群中以對抗性衝動。
小團體化與小團體形成的區別:
小團體化:形成一個人際圈子進行排外——黨同伐異
小團體形成:身處人群中逃避孤獨。
55、禁慾:你迴避與人交往。
56、同性客體選擇:你的同性別的“夥伴”減輕了你對同性戀刺激的恐懼。
雜類:
57、一種情感對抗另一種:你專注於一種情感,而迴避另一種。
爸爸媽媽擔心孩子出事,於是不允許孩子出門,爸爸媽媽專注於“安全”這一情感,而忽略了其他情感。
丈夫專注於“友情”,而忽略“愛情”,這肯定要出問題的。
58、過度抽象化:你濫用理論。如果你也否認或者重建現實,那你有可能是精神病。
59、緘默:你停止說話以避免被發現。
60、饒舌:你說得太多,而沒有顧及場合和話題。
說的太多其實是不想說,這是阻抗的一種。
面對這樣的阻抗,諮詢師可以面質咨客:我發現你說了那麼多,可是有用的不多,你能不能再說一遍,不說沒用的。
61、 迴避:你遠離某些環境,因為那些環境會製造衝突。
62、被動:在面臨攻擊時,你自動選擇選擇順從的或者軟弱的態度。
63、自大/無所不能:你是上帝給與地球的禮物,有着神奇的力量。
可以在網上搜一下這篇文章:《新中國以來封帝一覽表》
64、從被動到主動:“你不能向我開火;我走了!”你掌控着你自己的謊言。
受父母虐待的孩子往往會主動激惹父母,原因是與其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還不如自己先動手,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65、軀體化:你專注於自己的身體,以避免口欲、性和仇恨的衝動導致的衝突。
過度關注自己的健康,反覆查體,但不一定真的有疾病。
66、正常化:你不顧自己明顯的精神症狀,而確認自己是正常的。
正常化的病理狀態基本上等同於自知力的喪失。
67、 戲劇化:你將你的情感投注到你的言論中,以減輕被關注的衝突。
一位女士只要一開口說話,就能逗得大家笑掉牙齒,當她說的時候,我們關注的是她的語言,如果她不說話,她會覺得被關注很難受。
語言包裝——掩飾內心的虛弱
奇裝異服也是一種戲劇化的表現,我們關注的是他們的衣服。
68、衝動化:你用性、吃或者仇恨緩解張力或者不愉快的情感。
張力:英文是stress,繃得很緊的意思。衝突。
69、物質濫用:你使用某種物質來平息不愉快的情感。
濫用藥物、濫用煙酒
70、依附:抓住一個拒絕你的人。
皇上選女婿,派兩個大臣到國子監選人,監生們趨之若鶩,只有蘇東坡躺在東床上睡覺,於是大臣就說:就是他了。看來拒絕也是可以勾引人的。
71、抱怨:牢騷滿腹,你看不見你的嬰兒般的希望被照顧的願望。
推薦書目:《不抱怨的世界》
72、假性獨立:你變成了獨行俠,不允許任何人幫助你。
73、 病理性利他:實際上是向受害者投射和認同—你否認口欲期欲望,將其投射到窮困者身上,然後替代性地感到被滋養。
你幫助的對象不可以過的比自己好,否則就是病理性利他
74、煤氣燈:你引起他人精神紊亂,或者相信他人精神紊亂了。
75、最小化:你意識到了痛苦的現實,但你卻輕視它。
來訪者告訴諮詢師:這件事已經過去了,沒什麼了,但實際上不是。
76、誇大:你在某件事情上付出太多。
超價觀念
77、普遍化:不恨某一個人,將其視為魔鬼中的一員。
78、重建現實:你否認現實之後,重造一種情景。
79、移情:你將既往情景和關係的記憶轉移到現實中的一個人。然後你用舊的防禦忘記過去,或者通過象徵性生活其中來掌控它或者是改變它的後果。 80、分離:a)你完全忘記你自己;b)你讓某個人評論你,然後你拒絕他或者她的觀點。
a)一個男人有兩個家,他在第一個家中睡覺,不知道怎麼的就到了第二個家,在那他也有份工作,20年後,又不知道怎麼的又回到了第一個家,妻子問他:這20年你去哪了?他竟然什麼都不知道。
b)一位咨客反覆問諮詢師如何評論她,但諮詢師評論完,她都會否定他的評論。
邊緣型人格障礙反覆使用分離防禦機制。
81、拍照恐怖:你迴避光線,以迴避你的偷窺衝動。
兒童的一個欲望:窺視父母在做什麼。偷窺到會內疚,所以發展到最後就是“我偷窺了,但光線不好,我什麼也沒有看到。”對什麼敏感表示喜歡什麼。
82、冷漠:你對啟動情感沒有任何興趣。
汶川地震中,趁機拐賣兒童之人,一定是在早期受到飢餓、暴力,甚至可能是性暴力的狀況,所以才會高度冷漠、高度分離。
83、脅迫他人—欺凌弱小:你使別人處於警覺狀態,以減輕自己的焦慮。
黑社會威脅平民,以減輕自己隨時被警察打掉的焦慮。
84、匱乏補償:你排斥那些比你整合得更好的人。
如果你非常好,一定要忍住某些人排斥你,嫉妒你。
85、精神性痙攣:抖動,以減少張力或憤怒。
坐在椅子上不停抖動的人。
86、內省:你全神貫注於內在反省以減少張力,或者迴避外在現實。
過度內省,就是迴避外在現實,就有問題了。
建議大家看看《正念療法》、《抑鬱症的內觀療法》。
87 、限定協議:你部分同意以避免反抗。
“我同意你的說法,但是……”
88、弱化的自我功能的本能化:你的情感耐受力和衝動控制力(肌肉的或者性的)較弱,你賦予其溫柔的內涵。
89、偽裝:你騙人,或許是習慣性的
90、過度現實化:你使用次級過程以避免情感。
日子過得非常具體,沉溺於生活的瑣碎,而不讓自己介入情感。
與“理智化”有重疊的部分。
91、曖昧:你隱藏細節。
當來訪者使用“曖昧”的防禦機制時,諮詢師可以採用面質技術:你十幾年的經歷,你幾分鐘就說完了,你隱藏了什麼?或者,你能講講你小時候的故事嗎?
92、過度唯美:你沉溺於美與真理,以迴避現實和情感。
美是一種讓人沒有欲望的東西(西藏的美),女性過度追求美本身就是一種性壓抑。愛情中美是第二位的,性感是第一位的。
男性追求抽象真理也是過度唯美。例如:舊社會時,在現實家庭中,尤其是大家族中生活不好的男性就離家追求革命真理。
93、油腔滑調:你說得很快,但內容空洞。
94、軀體暴力:你“廢掉客體”,以終止你的仇恨。
落後的政治表現:在肉體上消滅對手。
95、與受傷客體認同:你弄傷一隻你認識的(有時候是所愛的)小鳥,然後再模仿它。
一位媽媽帶着女兒學琴,女兒學不好,媽媽就打女兒,女兒就哭,媽媽覺得心疼也哭。
96、形式上的退行:你停止使用邏輯的、時間定向的思維。
自由聯想也屬於形式上的退行。
97、過度警覺:你永遠睜着一隻眼,儘管有時完全沒有必要。
98、現實置換成未來:你想象“假如…”或者“有朝一日…”
99、疲乏:你感到疲勞,但你身體沒生病。
勾引別人照顧的一種方式。
100、坦白:你真誠而生硬,但這些掩蓋了你真實的想法和情感。
刀子嘴豆腐心:假坦白和生硬來掩蓋真實的想法和情感。
101、把自我批評轉變為批評別人:你批評他人,以替代指責自己。
攻擊性轉向他人。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3: | 別忽視掉頭髮 或預示5種致命疾病 | |
2013: | 金玉良言—夠你用一輩子!(ZT) | |
2012: | 現在就看--再決定吃不吃蘑菇! | |
2012: | 風娉:柚子吃太多會中毒! | |
2011: | 會員分享小故事系列二:美樂家產品多功 | |
2010: | 世界十大最健康食品 | |
2010: | 生活中的有害食物,你沒吃過哪種? | |
2009: | 一個讓反中醫乏走狗哀鳴的簡單問題 | |
2009: | 中醫不是醫,是文化 / 作者:goodh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