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美國普通人的長壽智慧
送交者: 劉以棟 2022年12月10日10:47:52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美國普通人的長壽智慧 劉以棟 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頭死。我第一次見到這幾句詩詞的時候,在讀大學。當時雖然記住了這幾句話,其實我沒有深刻的理解。現在我孩子也讀大學了,最近又聽了一本美國人關於長壽老人訪談的書 (Happiness is a Choice You Make: Lessons from a year among the oldest old by John Leland),所以就編譯一些主要理念,供大家參考。有興趣的朋友最好去讀原著,內容非常清晰流暢。 書作者里蘭德(John Leland)是紐約時報的記者,今年63歲。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跟蹤了6 位住在美國療養院的老人,觀察他們的生活,聽他們講故事。這六個人裡面,還有一位華裔女性 王萍(Ping Wong,音譯)。這些人當時都在85歲到95歲之間,處於人生的最後階段,所以他們的人生理念,值得我們借鑑。他們的經歷,我們可能以後會遇到。如果我們沒有遇到,則可能是我們沒有活到他們那個年紀。無論哪種情況,他們的智慧都值得我們學習。 我個人認為,我們人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學習階段,從出生到工作;工作階段,從工作到退休;退休階段,就是退休以後的階段。 退休階段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三個階段:早期階段,身體健康,精力充沛,頭腦清醒,可以到處旅遊,尋找新的生活樂趣 …… 中期階段,精力體力都不行了,不能遠距離的旅行和運動,參加社會活動的精力也不足了,但是生活能夠自理。 晚期階段,身體的一些功能失去了,基本生活難自理,譬如,不能自己購物,不能做飯洗碗,不能讀書,不能洗澡,不能梳頭等。 這本書訪談的人都處於退休生活的中、晚期階段,事實是那幾個人在兩年內基本都先後去世。是的,我們可能認為書的內容會傷感,其實不然。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樂觀心態,早領悟他們的生活智慧,可以幫助我們愉快地過好現在的每一天。 這些人不是富人,沒有權勢,就是美國的普通人。他們依靠有限的社會保障金收入和美國國家醫療保險(Medicare),在普通的家裡或者療養院度完餘生。 第一,學會與疾病共存。 到了一定年紀以後,我們就會明白,很多病是治不好的。不管我們是否願意,很多疾病會陪伴我們直到死亡。 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聽力衰退,視力衰退,腎功能衰退,消化功能衰退,肌肉失去彈性, …… 所有這些疾病或者症狀,都沒有根治的辦法。如果你一定要治好這些病,最受傷害的是你自己的身體和壽命。 我們的智慧,就是要學會與這些疾病共存。不去刺激它們,儘可能順從它們,避免它們發作,學會和它們和平共處。 現代醫學的發展,是降低了很多疾病的死亡率,但是也給患者留下了很多後遺症。如果沒有現代醫學的發展,中風,心臟病患者基本都會死亡,能夠活下來的可能性很小。現在醫生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搶救過來了,但是病人往往都有後遺症。 想着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部20年的車,身體各個部位都有磨損。不同的是,車的部件可以被換掉,最後可以變成一個全新的車。但是,人的很多部件不能換掉,也沒有配件。如果都換掉了,那麼還是原來的你嗎?以後如果心臟和頭都換掉了,算不算還是以前那個人。 年輕的人可能認為,與其這樣活着,還不如死。有這樣想法的人主要還是年輕,老人們自己不這麼看。不信你去問問那些有殘疾的老人,他們是不是應該死了算了,回答會讓你驚訝。 有這樣的一個普查,問老人和老人的家屬,與其這樣病着,你願意少過多久,換來健康的活着?老人們最多願意少過一個月,照顧老人的家人願意放棄更多時間。 第二,忘掉不愉快的記憶。 長壽的老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只記住愉快的事情,忘掉了不愉快的事情。 人的記憶是靠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的記憶跟書本上的記錄不一樣。書本上的記錄不會改變,但是人的記憶會隨時間而改變。 我們都記得兒童時代的美食,尤其是物質貧乏時代的美食,那時的美食是那樣的甜蜜而細膩。但是,我們再品嘗那樣的食品的時候,絕對不會再有記憶里的美好。我們可以說,因為食品的質量下降了,也可以說我們的味蕾的敏感度下降了,這樣說有一定道理,但是應該不是根本原因。其實根本原因是,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們的大腦在不斷強化當年的美好記憶,最後到了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達到的高度。 同樣,我們的大腦會記住愉快的事情,淡化或者忘卻過去痛苦和煩惱的經歷,這樣其實有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這也應該是人類進化的一部分。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記住自己當年美好事情的可能,比記住痛苦經歷的可能性多很多。我們給孩子講過去的事情,也喜歡講自己過去的輝煌,而不是講自己過去的失敗。這就是人性。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即使我們講我們自己過去的失敗,我們也容易歸於別人的錯,最多是承認自己運氣不好。 改變痛苦的記憶可以通過感恩和理解別人的動機來實現。聖經里,耶穌讓我們愛敵人就是想改變我們的痛苦記憶。痛苦的記憶,只會傷害我們自己,不能傷害別人。 年輕人容易同時記住高興的事和痛苦的事情,但是老人會選擇記住愉快的事情。年輕人記住失敗的事情是為了吸取教訓,但是老人不想再吸取啥教訓了,所以就選擇記住愉快的事情。 一年一度的美國感恩節即將來臨,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感恩是人類最健康的身心活動,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我們都要學會感恩。感恩我們的父母,配偶,子女,同學和親屬等,他們在我們的一生中幫助過我們,但是,我們卻可能忘了他們愛和幫助。 學會感恩,利人利己。 第三,活在當下。 所有的宗教和心理學都讓大家活在當下,但是老人可能是真正做到活在當下的人。 一位老人說,已經發生的事情不值得擔心,因為已經發生了,再擔心也沒有用。沒有發生的事情也不值得擔心,因為還沒有發生,幹嘛去擔心。 我們不應該給高興加上外界條件,譬如,等我買了新車以後,或者買了特斯拉電車,我就會很高興。一位老人說,你可能永遠也不會買新車。即使當你買了新車以後,你可能有新的煩惱,仍然不高興。 同樣,如果我們把高興寄托在提薪升職上,或者子女成長上,我們也不會高興。提薪升職並沒有完全的把握,並且也是沒有止境的。子女成長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並且子女有自己的煩惱,所以最好不要把高興加上額外的條件。 你如果選擇高興,現在的生活就值得高興。你如果選擇不高興,那麼未來的生活仍然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完全有理由不高興。 年輕人生活在現在和未來,所以不能完全做到生活在當下,因為他們需要擔心未來。 老人生活在過去和現在,他們不去想未來。他們的未來是死亡,所以他們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他們不知道他們明天會不會醒來。 他們的身體,會變得越來越差,不會變得越來越好,所以最好的心態,就是過好現在的每一天。 書中有一句評論,年輕人親吻青蛙,期望他變成王子(美國有一個青蛙被親吻後變成王子的故事);老人親吻他們的孫子輩,享受現實。 活在當下,是最現實的人生。 第四, 讓自己有用。 書中跟蹤的六個人,都是普通美國人。美國華人總體條件好一定,他們的資產和收入應該都高於普通美國人。但是,我們老了以後,我們也會面對美國老人同樣的問題。 老和窮本來就可以帶來很多煩惱。在人生的後期,老和窮以外,還有病。老,窮,病 結合在一起,對誰都是很大的煩惱。這個時候,就要自己去尋找生活的樂趣。 書中提到一個老人海倫,她在養老院找了一個情人。海倫的丈夫去世早,以前她也沒有想着再找一個伴侶,但是她在養老院愛上了一個老男人。那個男人以前出過車禍,身體不好,很多事情需要海倫幫助,這樣讓海倫感到自己特別重要,並且有價值。她對情人承擔了母親和妻子的責任。他們也計劃着結婚,但是海倫的女兒反對,所以一直在計劃階段。直到他們都去世,也沒有結婚。 王萍每天最高興的事情就是下午打麻將。他丈夫去世了,兒子也在中國去世了。她在紐約唐人街打工,沒有正規收入,就領不到社會保障金。但是,因為她是低收入人員,她拿到低收入住房,吃飯和住宿沒有問題。她給大家的建議,就是掙錢,享受生活,留下美好的記憶。 弗蘭克是一位黑人。他的目標是活到110 歲。他父親早逝,他媽媽和奶奶含辛茹苦把他和他的兄弟養大。他當過兵,退伍以後用老兵的福利,上了大學。他有糖尿病,腿腳不變,又住不起有電梯的公寓,所以上下樓梯對他就是極大的困難。他沒有結過婚,但是他跟四個女人生了六個孩子。孩子中只有一個女兒對他好。 弗蘭克認為,健康的時候,生活就像吃一口袋炸土豆片。年老以後,生活就像吃一小口袋炸土豆片。去世了,就沒有炸土豆片吃了。他說,他小時候的夥伴和工作的同事都去世了,所以他感到生活非常值得感恩。 老人們認為,天堂是家,但是我現在不想家。我們可能會認為老人們的生活很無聊,但是他們自己卻過得津津有味。當然,如果他們不是這樣的話,他們也不會活這麼大歲數。 人老了以後,如果一條腿不方便了,我們可以為不好的那條腿煩惱,也可以享受那條方便的腿。生活越往後,越要學會享受剩下的部分,而不是煩惱失去的部分。 第五,親情最重要 人老了以後,最有價值的事情是親情。子女來看望老人,是老人生活中最高興的事情。 中國文化講養兒防老,但現實情況是,女兒對老人更有價值。 海倫的女兒經常來看她,她女兒在她心中的重要性,無異於上帝。雖然她有時候也擺母親的譜,但是她還是真心愛她的女兒和她自己的情人。 王萍也有一個女兒在她身邊照顧她。王萍最高興的事情,就是她兒媳帶着家裡人來看她,讓她四代同堂。她本來腰疼,但是見到自己的家人以後,腰也不疼了,也能坐車出遠門了。 弗蘭克也有一個女兒照顧他。後來他女兒得了癌症,就不能照顧他了。他女兒去世以後,他自己很快就去世了。 人生的一件憾事,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如果我們有老人在世,一定要儘可能經常去看看他們。對老人來說,子女的來訪,就是他們生活中最高的期盼和回報。 我們都期望子女有出息,是因為我們還年輕。等我們老了以後,子女是否有出息根本就不重要了。子女能夠經常來看看我們,就是我們最大的福分。 多培養跟子女的感情,期待我們老了以後,子女能夠有時間和心情來照顧我們。 有研究表明,單身的男人比結婚的男人總體壽命短。單身的女人,跟結婚的女人比,總體壽命差不多。65 歲以後,女人比例高過男人,所以男人應該找個女人過日子,女人則不一定需要。兩個人過日子,經濟上會好一點,畢竟花費可以共同承擔,但是不愉快的老人婚姻,還不如自己過。 第六,長壽和健康 中國以前的文化,是長壽,譬如長命百歲,壽比南山等。 有一個笑話,前國民黨高級將領何應欽99歲的時候,最討厭人別人祝福他,長命百歲。 以前醫療條件差,很多人有病得不到應有的治療,所以能夠長壽,就是好事。 現在醫療條件好,很多以前可能導致死亡的病,在現在社會,可能會被搶救過來。譬如心臟病,中風等,現在如果搶救及時,都可以被救過來。 問題是,現代醫療的發展,延長了人的壽命,卻不一定能夠延長人的健康。健康長壽最好,但是健康和長壽只能選一個的話,那麼我們選擇健康不長壽,還是長壽不健康? 老年以後的健康,跟年輕時候的生活習慣相關。很多老年時期的疾病,是年輕的時候埋下的根子。要學會接受自己的疾病,因為我們的不健康是我們年輕時候不良行為的結果。 每個人都會變老,所以要學會高興。如果不學會高興,可能就不會長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飲食才是靈丹妙藥! 勝過任何“神藥”
2021: 新的研究表明: 二合一注射! 更好的控制
2020: 常樂我淨,才能自性定
2020: 放下執着,拋開煩惱,學佛就是改變現在
2018: 兒童日常中醫保健知識
2018: 每天按耳朵,可防健忘、防感冒、防治高
2017: 古稀之年經歷大劫,重獲新生感激涕零—
2017: 讓人迅速衰老的不良習慣 再不留意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