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間歇性斷食療法 (二)
曾華 寫於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八日
看了我在八月十六日寫的關於間隙性斷食療法的回覆後,第二天另外一位朋友給我發信息說 “您的文章很有建設性意義,您自己在實施這項療法中的體會是什麼?身體狀況如何?”
我那陣子正在忙於寫一些散文隨筆,心思不在功能醫學上,所以我告訴這位朋友,等我有時間的時候一定給你回復,結果我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一拖就快三個月了,今天索性就寫一個回復,這裡對那位朋友說聲“朋友報歉了!”
養生保健對大多數人來說屬於私人領地,飲食習慣更歸為自留地的範疇。我的生活我作主,即使是想了解養生健身的知識,也是要根據我的喜好來選擇話題,不合口胃的通通不要聽,隨便你怎麼說,老子不想聽,誰拿我都沒有辦法!哼哼,好像也是的哈。
說實話,在我五年前剛開始接觸到美國功能醫學時,也是抱着觀望的態度,對間隙性斷食療法並沒有太多的關注,因為我是由於自幼體弱多病身體素質不好,飽受長期失眠,焦慮症,甲狀腺功能低下,偏頭痛,便秘,胃腸易激綜合徵,食道反酸,加上四十五歲後出現的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但不夠診斷標準)及經絕期綜合症等等一大堆問題,腦力,體力,耐力,免疫力,恢 復力和精力全面下降,也就是中醫所說的陰虛陽虛,氣血均虛,從頭虛到腳。我一直以來都比較偏瘦,所以自認為間隙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與我沒關係,我不需要減肥,我經常拉肚子,營養都不夠,還斷什麼食?不是要整死餓死我嗎?
我當時的注意力集中在怎麼解決睡眠問題,服了二十多年的安眠藥,把我都快弄成日本電影《追捕》裡的“衡路勁二”了,成天“木呆呆“的,頭暈腦脹沒精打采的樣子,我心裡明白,這不是原來的我,但又無法抗拒這個現實,每天都要服大把的西藥,日子總得過!
其次急需解決我嚴重的胃腸易激綜合徵,這是一個隨時要我命的疾患,常常毫無徵兆的出現,忽然劇烈的腹痛伴虛脫,每次發作都像是在死門關走一趟的感覺!再就是代謝功能紊亂的問題,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這令人敬畏的三高在向我招手,儘管表面上沒有任何臨床症狀。
還有就是我的肝功多次檢查結果顯示兩項轉氨酶持續升高,可能與我長期頻繁的口服大劑量非處方藥物泰諾(Tylenol)對付嚴重的偏頭痛有關。什麼雌激素黃體酮分泌紊亂的問題就聽天由命了,隨着年齡增長,誰也逃不過!
就在我走頭無路,萬念俱灰的時候,有幸在幾位思維開闊的美國醫生同事的引導下,逐步接近了解到美國前沿醫學領域的功能醫學,從剛開始不以為然嗤之以鼻,到慢慢領悟其深入淺出的理念,逐步實踐證明的效果,讓我喜出望外,驚喜多多,相繼在相對安全合理的情況下及時間段內,把我上述長年淤積的身體狀況和疾患一樣樣的拋掉了,這個詳細的過程和經歷我在《保健品究竟該不該吃?》(一)至(五)篇里有講述。
隨着自身身體狀況的好轉和對功能醫學的步步深入探索,我開始關注更多更廣範圍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對間隙性斷食療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三位醫生對我的影響很大,一個就是我以前在文章里數次提到過的加拿大腎病專科醫生Dr. Jason Fung,他對飲食習慣及間隙性斷食療法對二型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有比較深入的研究。第二位是美國加州的著名心血管外科醫生Dr. Steven Gundry, 在目睹了一位患者通過改變飲食結構和習慣加上合理使用一些保健品後的明顯逆轉心血管阻塞,經過長時間大量的研究實踐,毅然改專業方向,至今活躍在功能醫學領域近二十年。第三位是加州脊骨神經醫生Dr. Michael Vanderschelden, 他在油管上播放的關於超級食物(superfoods)的講解對我影響很大,他在間隙性斷食療法上也有很多見術,他寫的書《The Scientific Approch To Intermittent Fasting》列舉了大量的科學依據。
這些年來,通過與身邊的親友同事及國內的同學朋友探討交流,總的感覺是還有很多人根本不相信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基本上否決了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睡會決定他或她的命運,他們更相信是遺傳基因的原因,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生病受苦受累只怪自己運氣不好,如果說醫院的醫生給的藥物和治療方法不管用,那就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其實我以前也是這樣認為的,而且我還比大多數人固執偏執,因為我從小在醫院這個環境長大,成年後又是學醫搞醫的,一輩子認識交往的人絕大多數是醫學界的。這麼近距離接觸現代醫學,享受先進的醫療資源,還是受疾患之苦的話,不是命苦還會是什麼呢?
以前我是絕對不接受保健品的,不僅不接受,而且還很反感,啥玩意兒,藥物治療都拿我的問題無法,什麼這維生素那維量元素,這抗氧化那抗炎症的鬼東西,誰說得淸楚呀?都是騙錢的,瞎吹的吧!哼,我這種堂堂學醫搞科學的人,什麼事都講證據講數據,我才不會上你們的哈當嘞!
且等下一篇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