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Yiyi11
万维读者网 > 健康生活 > 跟帖
中医理论--五行法则
送交者: 炎黄子孙 2008月12月27日20:56:54 于 [健康生活]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中医不可能有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熊印钢 于 2008-12-19 20:49:00
中医理论--五行法则
熊先生,恕我直言,你的长篇大论,只显示出你对中医理论认知与见识的肤浅。请看中医理论当中的著名论点之一,“诸血者皆于心,”这来自《黄帝内经》的论述,即在血液中发现的病症皆从心论治,请注意!《黄帝内经》成书于2500年前。对比之下,号称现代医学发达的美国在07年6月中旬出现连续几起因服用降糖西药而导致突发性心脏病而死亡的事件中,这些糖尿病专家才说出治疗糖尿病要开始考虑心脏这一因素。这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西医是根本不明白在人体中五脏六腑之间有机联系及其内在的活动规律,也就根本谈不上如何根治糖尿病,否则,西医就不会作出这一结论以及糖尿病者需终身服药这一荒唐的结论,这就不难理解在美国为数不少的糖尿病患者因长期服用降糖西药而出现视网膜损坏、下肢坏死而被锯掉、糖尿病综合症即肾中毒。至此,谁优谁劣自见分晓。

我作为一位中医工作者在美国纽约,正是运用“诸血者皆于心,”这一千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巳初步成功地治愈一些糖尿病患者,并将这一题目的论文发表在《中医杂志》2007年第六期增刊第274页上,其理论探讨部分巳在研讨会上作了发言,因而其理论探讨部分未能与论文一起刊登在该刊物上,

你要明白,现今的中医教科书没有中医理论,这不等于中医没有理论,更不等于中医理论落后与不科学,中医理论根本没错!而是把持在中医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各类决策人物持偏执已见所致之误而葬送了中医理论,正是现在认钱不认人的风气下,为数不少的不伦不类的中医博士;专家;大师们破坏了中医理论的独立性,这是中医的不幸。

下面再举一例用中医五行法则指导一例晚期大肠癌症治愈的论述:
《黄帝内经》所述的阴阳五行与五色五味入五脏的法则作为理论指导并展开讨论。病例:一位女士五十五岁,患大肠恶性肿瘤,部位离肛门约5cm,尺寸为0.9cm。先叙述西医的治疗方案,西医将采用手术切除,我们都知道,西医对待人体的疾病其指导思想是,少了些什么就加点什么;多了些什么就拿掉些什么。那就是一把手术刀切除一个肿瘤、1-1=0, 这似乎天经地义,要知道这样的思路,连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懂的算术应用题,因它无须考虑在身体内部其它脏腑器官的有机联系,这样的结果将是该患者必须附加一个屎袋时刻挂在身旁,而且直至终身,这是由于手术后大便改道了。这里,实际上是1+1仍等于1,肿瘤若被切除了,却多了一个身外物-屎袋。

中医的辩证观点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有机联系,而且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活动着,因此,要解决在大肠出现的肿瘤,就必须要考虑其它脏腑器官作为变量的参数,如同在高等数学中建立具有变量关系的函数式、即导数求最佳值。现在,关健的是如何表征五脏六腑与中药在这一变量函数式的关系,并推导出在中医治疗中用什么中药、多少味药,才真正反映出该患者最佳方案,表征这一变量函数式的理论基础就是《黄帝内经》所述的阴阳五行与五色五味入五脏的法则。下面,我就这一推导作如下的论述,以下凡有“*”的标记则为《黄帝内经》的论述。

循经辩证

该患者的脉浮实有力,舌干燥淡红,中医八纲辩证为蕴热为毒,属实证,即所用先行的中药必须为凉,鉴于这一肿瘤出现在大肠,因“大肠手阳明经与肺手太阴经互为表里。*”且“白色入肺,*”也就是白色既入肺又入大肠,又因大肠在下;肺部在上,且交会于少商穴在人的肢体大拇指上,同时因“味薄则通,厚则泄,*”且“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即要用的中药必须性凉、味薄、白色,这样药力产生的清阳之气才能先通过少商穴这样曲折的走向循肺经而出上窍,同时药质必须重,往下走大肠即浊阴出下窍由大便排出,又因少商穴在人的肢体大拇指及脾统四肢,且“甘味入脾,*”因此,药味必须为甘味,且味薄,为此,白茯苓、薏米,药性凉、味甘、薄、白色,为必用之药,这里不能用大黄,它虽能输泻大肠阳明,但因大黄味厚,味厚则泄,且不符合上述条件,将导致上述的药力循经走向完全改变,又“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且“甘味入脾,*”白茯苓、薏米味甘淡符合前后两个条件,而薏米具有利尿的作用,则完全符合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所有条件,这样脾气散精实现了,即清阳出上窍鼻孔与浊阴出下窍即由小便以及大便排出正如前面所述。

又“大肠手阳明经与胃足阳明交会于迎香穴,”即上窍鼻孔,且“胃腑与脾脏互为表里,*”指出了脾气散精的另一条出路即清阳之气通过胃腑升至口腔--上窍,而与此同时又升至迎香穴引伸升发从前面所述的大肠经交会而上来的清阳之气达到协同效应,(这里指出了一个事实,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疾病的病人,由于长期服用西药,口腔里会发出一般恶臭难闻的气味,这是因为西药系人工合成药物,并不具备升清降浊的天然功能之故,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终生服药一条龙,服药越多病越多,而多病又增加另一种药这种恶性循环则成为必然,)可见,要达到各药力的走向与整体的方向一致升清阳至上窍,所用的中药必须味薄。

由于该患者的眼白微黄且浊,但在化验报告中并未显示出什么,在这里,检验不出来的并不意味疾病不存在,中医辩证提示肝热,清浊分化失司,于是轮到了肝脏作为变量参数,根据五行法则“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心生血,血生脾,*”即所用的药必须能入肝,同时入心最后达到生脾,以协同如前面所述的脾气散精的效果。山楂性凉、味薄、味酸入肝,红色入心,因此,为必用之药,同时,“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会于中府穴,”即山楂在这里有一条出路,循肝经走向肺经而出上窍。与此同时,还存在另一条主通道的走向,即由于“小肠腑与心脏互为表里,*” 红色入心即入小肠,又“小肠经的听宫穴交会于膀胱经的晴明穴,” 也就是山楂的药力使清阳之气循小肠经听宫走向至膀胱经的晴明穴,即上窍分别为耳朵与眼睛,而浊阴之气则循经下至膀胱即下窍由小便排出,(值得正视的一个事实是,为什么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病人服用西药一段时期后,往往会出现听力与视力严重下降,这是因为这些人工合成药物不但不具备升清降浊的功能,而且破坏了膀胱的清浊分化致使浊阴之气无法完全从小便排出,而倒行逆施回升至睛明穴导致眼睛损坏。)由以上的推导可知,药力的循经走向必须是局部服从整体,使升清降浊在整体始终保持一致,这样,白茯苓、薏米、山楂如同被表征的变量参数引入函数式被采用。由于以上的药性均为凉,则需要用温性的药以平衡 寒热,沙参,性偏温、味薄、味酸入肝,黄色入脾,白色入肺,以相生相克的关系制约以上各药达到寒热、虚实及阴阳平衡,其意义如同函数求导而得出的药方为白茯苓、薏米、山楂、沙参。

疗效
根据患者的辩证每星期一次调整方药中的比例,即取最佳值。服用了两个月后,经检验显示,肿瘤从0.9cm缩小为如芝麻大,并由恶性转为良性。需提示,白茯苓、薏米、山楂、沙参,这药方只适用于该患者,对于其他的大肠癌患者,则需要根据辩证重新推导。

由以上的结果可见,恶性肿瘤实质上是阴阳错乱,清浊混乱,蕴结成毒的结果。由于现代医学的理念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仅仅看成只具有机械结构的硬件板块组合体,

完全无视人体组织内部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要解决如糖尿病、癌症等世纪医学难题就无从谈起,在21世纪医学发达的今天,西医具备了极其先进、尖端的检测技
术以及精湛的外科手术,但对于癌症的治疗,其思路仍停留在连小学一年级学生都懂的一减一等于零这样的算术应用题的思维水准,马克思说过:“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话,科学是多余的。” 那就说明,多了些什么,就拿掉些什么,即1-1=0、这条思路在治疗癌症是根本没有抓住本质,也就无科学可言。而不可思议的是在3000年前《黄帝内经》就以六经六气的阴阳五行为中医建立了具有变量函数式思路的理论基础,其核心五色五味入五脏的法则巳成为千古不变的永恒定律,它与天地同在,运用这一法则在治疗小儿不名高热、急性肺炎、阳痿、妇科崩漏……糖尿病、癌症等疾病都是屡见奇功。前后对比,其思维差别之悬殊。我们应当感谢我们的祖先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这份瑰宝,我是炎黄子孙,并为我有这样聪明与智慧的祖先感到自豪与骄傲。

同时我们都要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在常用治病的中药有500种左右,那就是说,中医治病的思考方案如按数学排列组合来计算,其思考方案近乎于无穷!也就是说,中医生的思路与视野可以在无限的思维空间去发挥。爱因斯坦说过:“想象甚至比知识更为重要。”“独立思考放在第一位。”它用来描述中医的辩证思路是很生动的,那就是即使有一万个中医生治不好的世纪疾病,却将会有可能第一万零一个中医生创造奇迹,相比之下,西医内科医生就不存在这个可能性,如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张三医生根治不了,李四医生也没办法,陈五、黄六医生也无招,因为他们要用的西药均由药厂生产,医生只有遵照生产厂指示的份儿,而无发挥思考创新的余地,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无可否认,西医的检测手段到了微观世界的境地,这是它的优势,但也是它的致命弱点,思维与视野被困在局部,因而葬送整体则成为必然。为此,我认为中西医之间不要对立门户、偏执己见,而应该遵循互相取长补短的原则有机地结合,造福社会,中西医之间就如同一个人的左手与右手的关系,缺一不可。由此可见,中医理论体系一定会独立,亦必然会独立。这是中医发展中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

炎黄子孙
New York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7: 冬季皮肤干燥的7大元凶
2007: 杨贵妃与赵飞燕不孕之谜
2006: 水果与体质10大巧搭配(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