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如何累積病情
送交者: wu6 2005年03月18日16:44:38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南懷瑾先生講述

   慳貪不止累積病情      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      佛說世界上還有很多很多無量眾生,喜歡聚積財寶、物品,他自己本身都捨不得用,更何況他的父母、妻子、兒女、奴婢以及來乞討的人。      慳吝是捨不得施捨,吝比慳好一點,吝是比較上捨不得,即使拿出來給人家也不過是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慳是內心堅固的捨不得,一毛不拔。慳吝就是對他人不肯慷慨,不肯幫助人,不願付出仁慈。不過,節省不是慳吝,如果對自己要求淡泊,嚴格地管制自己的欲望,卻對別人慷慨則是節省。中國文化儒家的教育是‘躬自厚,薄責於人’,躬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嚴格培養自己的厚道,對自己的要求很厚很嚴格,別人則寬容體諒,不要嚴厲責備別人。這類行為就屬於布施。      然而,我們看到人與人之間,夫婦之間、兄弟之間、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幾乎沒有一個人真正做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責備人家,要求人家都嚴格得很,道德標準都是拿來要求別人,不是要求自己,這就是凡夫眾生。菩薩道的道德標準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如果做不到就是慳吝。凡是慳吝的人一定貪,貪的人必定兇狠,這種心念是連帶的、必然的。為什麼呢?因為貪慾得不到滿足,相反的作用就是兇狠。一個寬大淡泊的人,一定是仁慈的。世界上一切眾生幾乎全體都在慳吝中,慳吝是不能舍;貪慾是侵占別人,在別人那裡沾到一點利益就高興,乃至在言語上占了便宜都高興。總之,想盡辦法以損害他人為滿足。      所以,慳貪是一切眾生基本的心理,這是心病,這種心病只有心藥才能醫,心藥就是自己了解道理後懂得布施。慳吝的心念久而久之會轉變成身體上的疾病。我常對中、西醫的朋友說笑話,但也是真話;我說不管今天的醫學如何高明,如何發達,中國人有兩句老話:‘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一切醫藥再高明只能醫假病,不管中醫也好,西醫也好,真正醫不好的是死病,人要死的時候,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怎麼都醫不好,如果能把人醫到無病,人就不會死了。所以儘管醫學那麼發達,人還是照死不誤。      佛法標榜‘了生脫死’,醫治生老病死的病,事實上,佛法在世間,一般信佛、學佛的人照樣生老病死,原因就是人始終沒有醫好自己的心病。有慳吝心理的人,立即被一個智慧高、定力深或者定慧等持的人一眼看穿。不僅是人,一切眾生乃至動物如有慳貪心理,很容易被看出來,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心理會轉變生理,心有慳吝的結,他的表情、神氣、生命的四大就呈現出來,一望而知。所以無量眾生慳吝不止,就已經在累積病情。      提一件小事,有一天香港有個朋友打電話來,這個朋友一家人做了很多好事,全家五、六口擠在一個小房間。我們這裡的同學到香港,他都儘量不讓同學花錢住旅店,招待到他家住,連我的兒子從美國回來經過香港,他也把他拖去住。後來我的孩子寫信告訴我,很感激香港那位朋友盛情招待,可是回去病了一個月。夏天香港很熱,那位朋友又捨不得裝冷氣,有一點錢寧可做好事,一家人擠在一起,把房間讓給客人住,結果我的孩子說他痛苦極了,熱出病來了。昨天夜裡,那位朋友打電話來說:‘老師!挨了您的罵,我下狠心啦!買了一台冷氣。’我說:‘好啊!你裝冷氣可別當土包子啊!把冷氣開的非穿棉襖才過癮,你那個小房間我雖然沒看到,但是同學回來都跟我提過,只要開到涼快就好啦!’他說:‘我知道,我知道,我還捨不得電呢!’      他這種捨不得是節省,不是慳吝。為什麼告訴你們這件事?很多人有電風扇,夜裡貪涼吹一整夜,告訴他不要這樣,會受寒啊!結果不聽,天天到這裡來拿藥吃,再不然頭也痛,身上刮痧刮得紅一塊、紫一塊的,你告訴他這樣會生病,他還是要貪涼。什麼叫貪心?你不要認為我不貪錢、也不貪名、不貪利就是不貪,你錯了,我們的心理行為隨時都在犯貪,貪了得病又捨不得看醫生,一方面捨不得,一方面倔強。有時候我拿藥逼着他還得拜託他吃,拜託不了,我罵起來,他怕了,只好吃藥。實際上我這一包藥成分也是好幾百元,他不知道,當便飯吃,那你夜裡不要貪涼吹風吹一夜好不好呢?他不干。所以眾生處處犯慳貪的毛病。      回想我們小時候那裡有什麼電風扇,天氣熱得要命,頂多穿條短褲,套件汗衫;有些老太太們上身脫得光光的,兩個大奶子像口袋一樣掛在肚皮上,反正老了,倚老賣老,我們看見也不覺得怎麼樣,對老太太一樣恭敬,老太太搬把椅子坐在弄堂,過道風一吹,手上的扇子一搖,不時喝口茶或吃口綠豆湯,那種享受勁兒,好像到了色界天天頂上啦!那樣的日子我們也過了,而且過得很好。現在有電風扇又有冷氣,還覺得這樣受不了,那樣不舒服。物質文明越發達,人類慳貪的心理越嚴重,不知名的病痛也越來越多,怎麼來的?心理慳貪來的。      所以‘藥師經’提慳貪和布施這些道理,有什麼關係呢?其中意義很深,能在心理上解脫得開就是內布施。譬如夏天出出汗也蠻舒服嘛!從生理衛生和養生之道來看,夏天應該出汗,一個人夏天不流點汗,毛病都積存在體內無法排出。冬天則講究時髦,暖氣開得像夏天一樣,要穿夏天的衣服才舒服。在西洋,由冷暖氣引起而醫不好的病特別多。      再講一件事,有一個年紀大的老學生,是坐在辦公室上班的,膀子酸,抬不起來,各醫院都檢查遍了,沒有毛病,只有一點風濕,風濕藥吃了也醫不好。有一天跑來看我,向我訴苦,連字都不能寫,痛苦極了。我問他看醫生沒有?他說中西醫都看過啦!我說:‘你的辦公桌很大,桌上有玻璃板。’他說:‘對啊!老師沒有去看過怎麼都知道?’我說:‘知道,因為你的兩隻手風癱了嘛!’他說:‘這有什麼關係?’我告訴他我以前也學時髦,辦公桌上擺塊玻璃板,夏天兩手肘一放,很涼快,幾天以後打坐,這個地方氣脈通不過,我就知道問題出在玻璃板上。我叫他們把玻璃板統統拿掉不准用,也不准用尼龍、塑膠,改用厚紙板,上面鋪一層布就好了。辦事的同學捨不得,說一塊玻璃板要一千多塊,換新的墊板又要花錢。我說花錢就花錢,那樣氣就通了嘛!      我告訴那位膀子酸痛的老同學,把辦公桌上的玻璃板拿掉,也用不着吃藥,過一陣子就好了。結果照我的辦法做了,不藥而愈。為什麼?因為手放在涼冰冰的玻璃板上辦一天公,他貪圖享受,玻璃板下面墊一塊布,綠油油的多神氣啊!又有專人伺候泡茶,當主管的雖然不是一呼百諾,那種氣派也很夠味,可惜兩手風癱了,這個道理何在呢?講病情病症是如此,講原理則歸咎於心理慳貪。所以科學文明愈進步,大家又不曉得求心理解脫,一味過着物質的機械的生活,慳貪愈厲害,疾病癒多。又如燈光要越亮越好,所以眼睛的病也多了。      那麼,這與布施有什麼關係呢?內布施就是解脫、放下,一切外境都能夠擺開。外布施是把自己的財物、一切的好東西給別人用,你要拿去用,眾生慳貪嘛!滿他的願。所以藥師經要講慳貪的道理      功名富貴最迷人      ‘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資是資產,是有形的物質:財是金錢、鈔票等。積累財物,拼命賺錢,賺了又賺,多了還要多,有了更想有。我也玩過名利,也玩過權位,功名富貴,我清楚得很。我常常聽同學們講對名利一點都不想,我說放狗屁,他們被我罵得愣頭愣腦。我問:你看過名利沒有?你求名利求得到嗎?功名富貴不想,你做得到嗎?功名富貴很可愛啊!你到了那個位子就會曉得,心裡想喝茶,眼睛這麼一看,一排茶葉就擺過來了,烏龍啊!鐵觀音啊!鐵羅漢啊!清茶、花茶、菊花茶,應有盡有,因為你是名利中人、權位中人。你如果想一樣東西,馬上擺在面前,那多麻醉人啊!隨便講一句話,明明講錯了,下面站着幾千人喊‘是’那個味道是很好,自己馬上覺得長高了。我當年就有這個經驗,站在台上隨便說一句話,自己心裡都覺得講錯了,可是大家卻表示很對。我心想完了,不能再這樣下去,再搞下去會把自己埋掉,這得自己有警覺性。      所以說功名富貴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越多越好,那真是好玩。隨便到一個地方吃飯,吃完了結帳,結果一餐一萬五,好!連小費給兩萬,五千塊小費,功名富貴要錢哪!下一次再來,隨便要什麼位子有什麼位子,要什麼菜就有什麼菜,都是錢玩出來的。你們不要功名富貴,嘗過這個味道沒有?充其量吃碗牛肉麵,還你請我,我請你的,以為這樣就不要功名富貴?不要吹了,你到了那個位子一定昏頭的。像你們年紀輕什麼都不要,到這裡來試試看,‘老師早!老師好!老師不得了!’恐怕你頭都暈了!你自己也會覺得很偉大,而且越看自己越偉大,與積集資財一樣,有了錢要啥有啥,山東話說:‘要兮麼,有兮麼。’那是可愛啊!迷人啊!      慳貪積聚      慳貪積聚是連着來的,慳貪後馬上喜歡積聚,要了還想要,多了更想多。像我現在別的什麼都可以不要,一聽到香港或其他地方有本好書就貪了,只要有人打電話告訴我‘老師啊!這裡發現一本好書。’‘什麼書?’‘唔!好!好!快寄來!不管多少錢。’還是貪啊!佛像莊嚴的,好啊!買啊!趕快寄來!一大堆佛像圍着,想想自己真是慳貪,對不對?我是有錯就要坦白出來,學佛人自己要隨時反省。不要認為積聚資財是光指錢而言,錢比較明顯而已,任何物質都算,所以出家人的衣服只准有三件,不能有第四件。我過去也守這個戒律,西裝始終保持三套,有第四套非送人不可。不過我有好幾件長袍,送也送不出去,如果送給跟我個子一樣高的年輕人,穿着長袍在街上逛,人家看了會說不像話,什麼東西!沒有資格,只好把長袍掛起來。想把這個衣缽傳出去,無奈傳不出去。      下面佛說的是感嘆的話,‘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佛說那個有慳吝又貪的人所喜歡的東西,他自己本身都捨不得好好享受。你們想想看,不要看別人,看看自己,好東西藏在冰箱捨不得吃,一個月下來,壞了,只好仍。捨不得給父母、妻子、兒女、奴婢,更不願意拿給別人。現在講的是我們的心理狀況啊!不要看文字好像勸世文,佛經講一切眾生的心理狀況就是如此,藥師經的秘密在那裡,他明白地告訴你,身上的病是心理慢慢形成的。      不但自己捨不得用,也不給人家用,更不肯給乞討的人,世界上都是這樣的眾生。因為有如此的心態,所有變成了疾病,如果是錢財損失了,那種內心的痛苦、煩惱、懊惱,不知不覺就形成身體上的病。所有一切眾生,隨時要反省自己的心念。      講到這裡,我要提一件幾十年前的往事。有一次我講經講到布施,我的一位朋友坐在下面聽,聽完了回去大罵我,他說:‘他講布施的意思是叫別人把錢拿出來給他,因為他曉得我有五萬塊美金的存款。’其中我真不曉得他有錢,唉!你說有什麼辦法?眾生慳吝。所以,你們在座的有好幾位都有經驗,想在這裡捐錢,無論如何我們這裡不接受。為什麼呢?這要看你是否真的能舍,否則你將來想起來,後悔的痛苦不得了,那個果報不可思議。不是我們這裡接受的果報不可思議,而是你自己心裡痛苦、煩惱的果報不可思議。痛苦的果報形成後日的病,日後指的還不是來生,就是這一生,這就是修行的道理。      慳貪的果報      現在佛繼續說因為慳貪心理,來生所得的果報的情形:      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嘆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余財物。      日夜在慳貪中的人,死了以後墮落惡道變成餓鬼。餓鬼的果報就是從慳貪心理而來,佛經上形容餓鬼呢?餓鬼眾生的體積大,喉嚨食管非常小,或者胃不好,接受不了食物。你問那裡可以看到?研究生物的就知道,深海中有些生物,除了極少數如鯨魚會浮到水面吐水外,許多都不會游到海面上,很可憐!深海下面是黑暗的,有形生物本身帶電發光,但是喉嚨很小,也不太容易找到東西吃,如果活上幾百年,幾百年大多都在飢餓狀態中,這就是餓鬼道。      人的餓鬼道在醫院也可以看到,好多人患‘吃不消’的病,嘴巴插一根管子,但是吃的欲望仍大得很,現在醫學發達,打葡萄糖補充體能,病人飽嘗‘吃不得’的痛苦,實際上已經進入餓鬼道的境界了。所以,看世界眾生相,天堂、地獄在人間都看得很清楚,只因你智慧不夠,觀察不出來。      傍生趣,什麼是傍生呢?傍生就是畜牲;什麼是趣呢?趣就是趣向。這一條路上,有許多人是活着的人,但是心理的結使影響到生理,已經變成畜牲道了。世界上畜牲道的人很多,非人形的也不計其數,尤其到很痛苦的地方,如醫院、麻風病院就會看到。不過你們不要輕易地去接觸,麻風病傳染得很厲害。      可是話說回來,我有一個同學在麻風病院已經服侍病人十六年,我真佩服他,我問他不怕嗎?他說怕呀!可能現在已經被傳染了,所以跟老師講話站得遠遠的,我問他不難過嗎?他說不難過,願意這一生奉獻給他們。這位學生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其他宗教徒,真是偉大,我只有相他合掌。我說你不要叫我老師,我要叫你老師了,你這個行為就是菩薩道嘛!他說這沒什麼了不起,我說我都做不到啊!那裡面的人都變形,痛苦得很。差不多的動物、生物都是橫行或爬行,所以叫傍生。      佛說,這些眾生或者在畜牲道,或者在餓鬼道,如果多生多世以前聽過佛法,聽過‘藥師經’或藥師佛如來名號,在遭受極痛苦的刺激下,不知不覺突然念出‘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或‘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畜牲的身體死了,解脫了,馬上可以投胎變人。      這是真的,在座很多人都有經驗,從來沒有學過佛或念某個咒子或結過某種手印,突然自己會念咒會結手印。有位同學有一天問我是不是有‘這個’手印,我問他怎麼會?他說打坐看到自然曉得,我說對啊!這是某某佛的手印。這就涉及到阿賴耶識的問題,多生多世,你聽過一下,那個種子留在你的八識田中,因為痛苦到極點,刺激阿賴耶識功德智慧的靈光發現,偶然把握住,自己念起來。因此,阿賴耶識那一念的種子之重要可想而知,‘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人於一念之間,不要隨便輕易動貪嗔痴的念頭,否則隨便一動,阿賴耶識的種性便種下了惡根,將來結惡果,種下的善根將來就會結善果。      以苦為師      要成功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因緣具足,用現代話來講,就是要具備充分而必要的條件,學佛這件大事更是如此。所以學佛的人都發願他生來世再得生命時,不要遭遇三災八難。三災即世界上的劫數:刀兵劫、瘟疫劫、饑饉劫。      刀兵災難就是戰爭,你們這一代大都沒有碰到;我們這一生可是親眼看到,戰爭一來,首遭其害的就是老弱婦孺。當年我坐在車上逃難,車行之處,只看到老人、小孩、婦女,像錢塘江的浪翻下去一樣,一排一排倒下去,回頭一看,眼淚都沒有了。你救誰啊?人的生命相螞蟻一般。所以古人說:寧為太平雞犬,不作亂世人民。亂世的人,生命不值錢,你要知道,這個色身都是母親懷胎十個月所生,含辛茹苦所帶大,一個戰爭一來,一聲命令一下:‘開槍’,機關槍一掃,人就那麼一排排倒下去,沒有把人當人,那裡有人就往那裡打。一顆炸彈下來,只看到血肉橫飛,一條大腿吊在樹上,一隻胳膊掛在電線杆上……真是慘不忍睹,這是刀兵劫的災難。      瘟疫劫就是傳染病,情形嚴重的,一天當中,一個地方乃至全縣的人全都死光。      饑饉劫,就是饑荒,如山洪爆發,海水倒灌,龍捲風等等還是小災難。當大水災或大旱災發生時,家就沒有了,連人影都沒有,房子也沒有,吃的也沒有,持續好幾年,當然要餓死了。那還不是命啊?      所以古人發願他生來世再投胎,第一先避開三災。但是你真避得開嗎?能避開三災,已經是多生多世修行,累積功德所得的結果。      八難,其中一難是生北俱盧州,還有一難是生長壽天,因為這些地方永遠沒有痛苦、沒有煩惱,沒有苦惱的刺激,所以也沒有佛法,活着快快樂樂的,無病無災無煩惱,要什麼有什麼,就在神仙境界中,何必學佛修道?所以佛說,以苦為師啊!這個婆娑世界有苦有樂、有煩惱、有和平,一切都是一半一半,一陰一陽,因為痛苦從刺激,激發你自性中善念的靈光現前,此所以阿賴耶識種性如此之重要,一念經過八識田中,有了這麼一點種子,在極苦的時候,善心就會發現。      再看看世人的心理,最壞的人在臨死的時候也會起善念。中國人講:‘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這是必然的。你看許多土匪、強盜,真要殺他,一身都軟了,然後告訴旁人不要學他,這是在遭受最大的刺激時,善念出現了。這種心理是阿賴耶識的作用。      再說天才是怎麼來的?都是多生多世喜歡在某一方面貪執,他生來世種子爆發,所以有些人生來就會畫畫;有些人生來就認得字,像唐朝白居易三歲能認之無二字,家裡人不信,拿一堆亂七八糟的字試驗他,他也能找出來。這就是阿賴耶識根性的問題。      所以佛說有些眾生在極大苦難當中,在三惡趣中,‘暫得憶念彼如來名’。阿賴耶識的種子忽然爆發,‘藥師如來’的名號莫名其妙地閃現腦際,就是這一念,當時受痛苦業報的身體即刻死亡,或在畜牲道死,或在餓鬼道死,然後還生人中。不過,生在人中也要看他的業力重不重,如果業力重,從餓鬼中來,或是從畜牲道來,或是天人中來,或是阿修羅道中來,他身上所帶的業習未斷,稍有定力的人一望而知。

藥師經的濟世觀http://www.hhfg.org/fjyj/f66.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似是而非的運動誤區
2002: 辦公室三分鐘健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