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人們工作節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外就餐的機會增多,稍不注意,急性腸胃炎、細菌性痢疾等腹瀉性腸道疾病便會找上門來。究其原因,在於吃進肚子裡的東西有細菌或其他病原體,不衛生。那麼如何在享受美味的同時,讓外出就餐吃得更衛生、更安心呢?
Part1:選擇放心的就餐環境
在外就餐時,首先應該選擇一家放心的餐廳。就餐時,應注意查看準備吃飯的地方是否在餐廳醒目處掛有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員工健康證明等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公示牌;注意就餐環境是否清潔,餐館有無配備有效的防蠅、防塵、防污染設備,是否採取紫外線燈消毒,並配以相應的電熱消毒櫃進行餐具消毒。除要選擇證照齊全、衛生條件好、食品衛生信譽等級較高的餐飲單位外,還應儘量避免顧客爆滿的餐館,因為餐館超負荷經營,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隱患,切莫因為貪圖美食而導致腸胃不適。
Part2:自帶筷子和餐巾紙更放心
在外就餐時,人們往往喜歡使用一次性筷子,以為這樣更衛生。殊不知,很多一次性筷子都是“三無”產品。因此,為了安全消費,在使用一次性筷子時,要查看包裝上是否印有生產廠家的名稱、商標及聯繫方式。並且可以聞一下筷子的氣味,如果有股酸酸的硫磺氣味,最好不要使用。其實,外出就餐時,可以在自己的包里裝一雙短的不鏽鋼筷子,需要時就用自己帶來的.這樣更方便衛生。
此外,外出就餐時,幾乎所有攤點、飯店都提供有免費的餐巾紙,人們往往隨手拿上一張用來擦手抹嘴,一不留神,大量細菌趁虛而入。因為不少餐點提供的免費餐巾紙都是劣質餐巾紙,其中摻雜大量滑石粉,產生大量細菌,長期使用的人群很容易引發腸炎、傷寒、痢疾等疾病,甚至是膽腎結石,嚴重的可能影響兒童的智力。因此,外出就餐時自帶質量合格的餐巾紙吧。
Part3餐前洗手習慣需堅持
餐前洗手是一項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最大程度地控制了細菌的繁衍,確保了人們的飲食健康。在外就餐時也應增強自我愛護意識,堅持餐前洗手的好習慣。
在外就餐時,一個普遍被普遍忽略的衛生細節就是菜單。由於菜單在不同的消費者之間頻繁活動,其骯髒程度堪比流通使用的鈔票,即使沒有明顯污漬的菜單,也沾滿各種細菌,一不小心就會把從菜單上沾染的病菌吃進肚子。因此,無論是在就餐前點菜或就餐中途再點菜,摸了菜單後都務必洗手或用消毒紙巾擦手,特別切忌不能點完餐後不洗手消毒,就用手抓取食品。
Part 4提倡分餐更衛生
有專家曾經做過統計,導致胃潰瘍的幽門螺旋菌以及導致肝病的乙肝病菌,在全世界範圍內就數亞洲人攜菌率最高,而造成這種結果的罪魁禍首,就是筷子帶來的交叉感染。因此,在外用餐時,尤其是在人較多的聚餐時,最好使用公筷、公勺,或者實行分餐制。通過實行分餐制,可以預防、減少各種疾病的交叉感染機會。
分餐製作為安全、健康、衛生的用餐方式,其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形式包括服務員在餐桌分餐、上菜前分餐、自助餐、擺放公筷、公勺和一人一份的用餐方式等。因此,下次參加聚會時,試試分餐用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