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計步軟件的流行,越來越多人熱衷於每天在網上曬出自己的步數,還有人為了得到靠前的排名而“搞突擊”。每天堅持鍛煉很好,但這種盲目攀比,只求量不管質的鍛煉方式存在隱患。
那麼,怎樣才能讓計步走更有效果呢?
1、保證運動強度和量。值得肯定的是,計步軟件能提醒大家堅持鍛煉,我有時也用計步器看有效步數(設定75厘米為有效),但它與真正健康的運動還有一定差距。運動效果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強度,二是量。計步軟件主要反映的是量,顯示不出強度,即使有熱量換算,很多也不準確。熱量消耗不僅取決於走路的距離和速度,還要考慮自身的體重、運動方式和運動時的重心波動等因素,多數軟件達不到這個要求。
衡量運動強度主要看心率,一般而言,年輕人運動後心率達到150次/分鐘,老年人為120次/分鐘,可達到安全有效的運動強度。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同,運動後要達到這個心率標準也有所區別。因此,單純看步數排名相互攀比不可取。
2、長期堅持才有效。有的人用計步軟件鍛煉只是出於一時興趣,沒有長期堅持。通常建議每天集中鍛煉45分鐘到1個小時,零散的走路看起來步數很多,但效果可能有限,建議長期堅持。而且,室外活動一定要建立在良好的空氣環境下,如果霧霾天還堅持在外面走路,很可能增大毒性物質的攝取,危害健康。走路時,應選擇路面硬度合理、平整的地方,以免傷害膝關節和踝關節。
3、太晚影響睡眠。適度運動能促進睡眠,但很多上班族計步走集中在晚上,大量運動後,人體神經系統可能過於興奮,影響睡眠。建議平時本身就容易失眠的人,不要在晚上(尤其是睡前1~2個小時)計步走。
4、配合上肢訓練。走路主要鍛煉了腿部的骨骼和肌肉,對上身的鍛煉有限。建議大家豐富鍛煉的方式和種類,例如打太極、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運動時最好結伴,不僅能相互督促,加強交流,一旦發生意外,還能相互照應。
7類人不適合計步走
對於“曬步”,這個在微信朋友圈中火熱的行為已經滲透到了現實的生活中,許多市民都樂此不疲。但一味地暴走,對身體真的有益處嗎?
健身不能單純求走路多,鍛煉身體應當更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如果一味為了和大家在“步數”上爭高低、爭排名,是不理智的行為。即使“曬步”,也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體能來,這樣的數量比較容易達成,也有利於長期堅持。邊秋蔚舉了個例子,如果心率在110左右,走40分鐘或者慢跑半小時的運動量就足夠了。
潛在惡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臟病的人,快步走後甚至可能誘發心臟病。因此,當你走路後發現有明顯的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就該馬上停下來休息。如果症狀不能緩解,或者持續幾天都出現類似症狀,應及時到醫院排查是否有心臟問題。
另外,這7類人,如老慢支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鬆、骨關節病、腰椎間盤突出等七類患者參加計步運動前,應諮詢相關醫生先做評估。
|